第四章

第四章

中州京畿以外,全國凡十九州,分由十九位地方州牧管理;歷代由帝王分封的諸侯貴族,則散據在各州當中被獨立劃分的土地上。

上天眷顧皇朝的子民,賜予中州一片肥饒的平原;十九州以外,分屬歸化皇朝的四夷--西邊是海,南邊是險要的叢山峻谷,東邊是草原。

海外,則有數不盡的國家,各自爭鋒鼎立。

倘若有一天,這國家不再強盛,那麼被崛起的強國并吞的局面將無可避免。

聽說在遙遠的西方大陸上就有一個強大的國家,號曰「天朝」,目前在孝德帝的統治下,國家日益繁華。兩國雖因距離遙遠,不曾派遣使者往來,但皇朝一直都不敢小覷四海之外的遙遠盛國。在中州這塊大陸上,皇朝雖是當前最為強大的國家,但這局面能永遠維持下去嗎?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倘若有一天,他做錯了事,或是下錯了決定,導致這個國家衰微,那麼他將無法推卸責任。

背負着千千萬萬人民的福祉,他的人生,甫一出生,便不屬於他自己。不是沒想過,假如他是個昏庸的帝王,也許,日子會輕鬆一些?

然而「那個人」是不會容許他變成昏君的吧?

還記得那年,他剛滿六歲,父皇派了三個年輕的臣子來到東宮,從此,他的這一生便被引領着,走向連他自己也不確定的方向。

他分不清楚自己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是否完全出於自己的意志?或者,在不知不覺里,耳濡目染了「那個人」的意志?

麻煩的是,「那個人」的意志他從來也沒弄懂過。

對於那位帝師、臣民口中的婁相,倘若有一天,他倆的想法走向了兩個極端,屆時會是誰留在這朝堂上?他不敢想像。

朝議在當朝群臣之長婁歡的主持下,如往常一般順利地進行。

大臣們依照輕重緩急,討論了幾項刻不容緩的政務。首先是去年新式稅賦制施行后,各地州牧向中央回報的反應及處置,檢討是否有修改的空間;其次是農田水利設施的改進和建設,由目前在外監督的冬官長負責這項工作的統籌;而後群臣們又逐一報告各部門近期的施政情況。

新修訂的法令與國家的重要政務,稍後會有邸報館編印成朝廷公報,每三天刊印一次,由驛館分送各地州衙,以確保地方與中央保持聯繫,不會脫節。

待所有例行的政務進行到一段落後,婁歡才抬起頭,微詢帝王的意見。

「陛下,您覺得這樣做是否可行?」

只見帝王當着群臣的面,打了個大大的呵欠,語氣疏懶地道:「你說好就好,朕沒有意見--」

婁歡微微一怔,但面具遮住他泰半張臉,因此無人察覺他微妙的表情變化。

「陛下辛勞了,昨天為了國事煩憂,一整夜未合眼吧?」

朝臣們一聽見婁歡這話,紛紛訝異的看着他們的國君道:「還請陛下保重凰體,眼下舉國安定,實在不宜如此勞累。」

少帝正揩着眼角淚水,根本還來不及反應,便聽大臣們你一句、他一句地要他「保重」,當下尷尬了起來。

什麼一夜未合眼?什麼煩憂國事啊?哪有這回事!他昨晚睡得可好勒。

偏偏,他也真的當着群臣的面,忍不住打了個打呵欠……好吧,也許這舉動是有點挑釁,可要他承認他不過是覺得無聊,臉上實在無光。

婁歡,你到底是在替我解圍,還是根本就是陷君王於不義呢?

瞥了婁歡一眼,少帝不禁懷疑起來。

這男人曾教過他,不管對任何事物都必須保持合理的懷疑,說是唯有如此,才能找到能使自己信服的答案。

所以,他懷疑了。以前覺得太傅可靠,一直很相信他,可隨着年紀越長,看事情的角度越廣,他心底的不確定就越深了。

總覺得,他的太傅,城府太深,心機太沉,不是一個應該輕易相信的人。

為此,他存疑,而且打算總有一天要親自找到能使自己信服的答案。

而眼下呢……順着婁歡給的台階,他乾笑道:「眾卿不必為朕憂慮,有婁相在,朕不會太過勞累的。」

事實上也確是如此,不是嗎?大臣們私底下也都是這麼傳揚的吧?

有婁相在,天下才能太平,百姓才能安樂。就算沒有國君,只要有婁相在……他從來就沒有信心能夠端坐在這萬人之上的高座上。

他不天真,很清楚身為一個帝王會遇到多少麻煩與困難。

六歲那年,父皇駕崩的那一夜,婁歡承諾會陪伴在他的身邊一輩子……他當然沒有真的相信他的話,但他不能否認,這十年來,是因為凡事都有婁歡站在他的身前,為他擋下可能發生的內亂、後宮干政、諸侯蠢動,以及海內外夷狄與海外諸國趁機坐收的漁翁之利……他是一個真正有才幹的人。

有婁歡在,他便可以安心當一個長不大的帝王,把國家交給他賢明的宰相。

彷彿知悉少帝心中的想法,婁歡那面具后的黑眸若有所思地凝睇着他。

「臣感謝陛下的信任,不過若沒有陛下的支持與大臣們鼎力協助,想必也很難不辜負陛下的期望。說到底,還是陛下有識人之明。」

是嗎?他有識人之明,可為何他偏偏就是看不透婁歡呢?

少帝覷著婁歡一笑。「宰相真是太謙虛了。呵,又一項美德。真不愧是我皇朝統領群臣的天官長啊,朕畢竟沒看走眼。」

這機關重重的對話,只有婁歡聽懂了帝王言辭里的機鋒。他眯起眼,看着一臉嘲諷的少帝,不明白他究竟是怎麼回事,近幾個月來,老是處處與他作對,言語行徑讀帶着挑釁的意味。是少年的反叛期開始了嗎?

也是。十六歲了,正是剛剛脫離成童的年歲。他自小教導的陛下,不再是個孩子了呀。察覺都這一點,婁歡緩和了眼神,將話題一轉。

「既然今天陛下倦乏,那麼,前幾日陛下那三道聖旨的事,或許改天另外召集群臣再議?正好也可以讓大臣們多一些時間規畫準備?」

此言一出,不禁少帝瞪大了眼,就連群臣也感到訝異。

還以為……婁相已經跟陛下「談」好了的,那三道聖旨就當作是少年兒戲,假裝沒發生過的,不是?怎麼……在這眾目睽睽的場合里又提出來了?群臣們不約而同地納悶着。

少帝偏棕帶金的眸色透出訝然,眼中流動着動人澤采。

還以為……婁相根本沒把他那三道挑釁般的「聖旨」給看在眼底。經過昨日在東宮的談話后,他以為婁歡的意思,是要他收回旨意……怎麼今天卻又……面對着那一雙充滿了疑惑的眼神,婁歡泰然自若地道:

「自古以來,君無戲言。臣斗膽,臆測了陛下的深意。確實,在提升朝議的效率、兵籍的修訂,以及群臣的朝服改換上,都別有洞見--當然,國有國法,不能朝令夕改,但是這些議題何妨先放入各位大人們的心中,仔細思考可以改善的空間與方法。陛下以三道聖旨棒喝群臣,雖然有些莽撞,但臣以為,陛下確實用心良苦。」

婁歡這些話,倘若是對兩年後將行成年禮的帝王說出,可能有些不適當。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聖旨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聖旨到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