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州兵變篇

澶州兵變篇

乾佑三年(950)11月29日,李太后臨朝。郭威的拍檔王峻被任命為樞密使。一同起兵的王殷、郭崇威、曹英3人分別被任命為中央禁軍侍衛司的老大、老二、老三。大家在京城裏等著新皇帝劉贇來開工上班。突然一天賜良機從天而降,再次砸到了郭威面前:時隔一年,契丹人又來侵犯邊境!這一事件很容易讓人與9年後陳橋兵變前的軍情急報聯繫起來,但這是有區別的。郭威的這次急報是真的。不但五代史里有記載,也有記載「天祿四年十月,自將南伐。攻下安平,內丘,束鹿等城」而陳橋兵變前的急報很可能是假的,是郭威好學生趙匡胤向老師的致敬之作(本書陳橋兵變篇將有更詳盡分析)。

來算一筆賬:11月15日,郭威率大軍來清君側,16日到澶州,17日到滑州。20日到達開封北郊。只不過短短5天時間就殺到京城。而現在呢?12月1日,郭威大軍出京,15日才到滑州,16日到澶州。如此走法,哪天能走到邊境,什麼時候能去反擊契丹入侵?郭威是在幹嘛?他正是在磨這批眼裏只有錢的士兵!

士兵們開始不安起來。開始在城裏,只顧著搶錢,沒想着擁立郭威稱帝。自認為郭老大順理成章能做皇帝,自己是奉旨搶錢,無罪有功。可這會,一個叫劉贇的人正緊趕慢趕着往開封去。即便像自己這樣的龜速,總有一天也會爬到開封的。到時秋後算帳,自己腦袋只怕要保不住。這不?15日,與馮道一起西來的未來皇帝劉贇已經派人來滑州稿軍了。王殷看着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郭威,悄聲道:外面傳言,劉氏復立,全軍將無種。郭威嗯了聲,仍舊喝酒吃肉。吃飽喝足,下令:全軍開拔,往澶州而去。

在澶州休息三天,12月19日,郭威下令渡河,繼續前進。

行軍的中午,郭威突然將侍衛司(即中央禁軍)馬步軍都指揮使(侍衛司老大的官銜)王殷叫了上來:小王啊,你看沒看到前面那個東西啊?王殷瞪大了眼:沒啊。沒看到。郭威又問:你仔細看,在我馬前像有什麼東西。王殷再看,再問:什麼東西?郭威看了小王一眼,再說:像是一團氣盤旋在我馬頭不散啊。王殷明白了:確實啊。我看到了。郭威再問:是什麼顏色呢?聰明的王殷馬上回答:紫色。

郭威微笑不語,策馬繼續向前。王殷也笑了。

第二日。一無名驛站,也許可叫郭橋吧。外面數千士兵在大聲鼓噪,郭威聽到了,可他不動,還下令把門關上。充分表明了自己的三不態度,即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士兵們將當日搶錢時的本事全用上了,他們登牆越屋而入。郭威故作吃驚:你們幹什麼?還知道皇法嗎?眾人嘻笑:自然是請將軍來立皇法。說罷一擁上前。一人從後面沖將上來,撕開一面黃旗,迅速裹到郭威身上。眾將士伏地齊呼萬歲。郭威無可奈何,嘆氣道:你們這是陷我於不義啊。罷了!為了你們這些人的性命,我只好舍了自己了。

這一幕,24歲的趙匡胤全都看在了眼裏。也許他是那個翻牆的人,也許是那個關門的人,又或許是那個撕黃旗的人……

郭威回京了。12月25日又回到了汴梁城外七里店。20日兵變,短短5天,郭威又從澶州回到汴梁了。而當日從汴梁到澶州,郭威整整用了15天,加上休息的3天,共19天……

什麼?你問我契丹軍隊呢?見他的鬼去吧!我們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攘外必先安內。而且你能想像剛搶劫了本國都城的士兵們會對邊疆百姓的苦難感同身受嗎?

眼下汴梁城裏已亂成一團,郭威又殺回來了。且這回不是清君側,是自己要做皇帝了。李太后費盡心思,機關算盡,還以為能躲過這一難,然而該來的還是來了。怎麼辦?招百官來商議。可人也找不到了。百官們紛紛出去迎接新君。他們這回已不用做選擇題了,只需交一命題作文就能交差。題目是勸進。這不難。很多人都有腹稿,將其中主角名字一改就可抄出交上。

春風得意的劉贇隨着馮道一路西來,現在到了宋州。又有人來接他了。是侍衛司馬軍都指揮使(侍衛司老二的官銜)郭崇威和七百騎兵「澶州兵變,郭公派我來保護陛下。請放心,沒惡意」然而劉贇叫郭崇威入城,他竟不敢進來。直到馮道出城來請,郭才與馮一起登城。郭崇威怯怯縮縮的異狀已被人察覺,擺明了劉贇再往汴梁去,只能是送羊入虎口。劉贇秘書董裔給他判斷了形勢:必有異謀;指明了前進的危險:陛下深入不止,禍其至哉;更提供了應變之策:奪兵(命張令超夜以兵劫崇威)搶錢(明日掠睢陽金帛)招兵(募士卒)撤退(北走太原)

只可惜被皇位巨大誘惑蒙蔽了眼的劉贇還在幻想:剛才郭崇威直呼郭威姓名,可見郭威並沒真正當上皇帝啊。當夜,張令超的士兵已全被郭崇威接管,而來接他的馮道要一個人先回京了。在這皇朝更替的時刻,有太多禮儀需馮道這樣的老人來主持。而這時的劉贇仍不死心,把最後希望寄托在馮道身上「寡人此來,所恃者以公三十年舊相。故不疑」還未進入汴梁皇宮,他已自稱寡人了。可這寡人只知道馮道三十年為相的輝煌歷史,卻不明白馮道是靠圓滑與世故才當了三十年大官而不倒的。

最後劉贇拒絕了手下殺死馮道的暗示。馮道走了。孤家寡人的劉贇被郭崇威請到一小小黑屋給幽禁了起來。26日,李太后正式下詔,劉贇被降為湘陰公。他的皇帝只做了個半途。只是從徐州到宋州的這一程路,跑完了他的整個人生。

事實上,劉贇還不是最慘的一個,因四大候選人之一的劉信已上吊自殺了。

郭威澶州兵變時,他最親密的搭檔王峻正留守汴梁城。兄弟倆真是心意相通。在得知兵變消息后,他馬上派出兩路兵馬,一路就是前去「護衛」劉贇的郭崇威,另一路是前往許州(劉信駐地)巡檢的馬鐸。本來劉信聽聞郭威勤王入京,他是驚慌了一陣。可沒二天,聽說郭威退了,皇位到了侄子劉贇手上。暗自慶幸的劉信忙令兒子赴徐州奉迎新帝。可情況又急轉直下,澶州兵變了,郭威稱帝了,馬鐸來巡檢了。有啥可檢的?不就是要我命嘛?輾轉難眠的劉信一下想不開,自殺了。

在後周建立前的12月29日夜,有一件事也必須交代一下。當夜,侍衛司步軍營內的將校有人乘酒醉揚言:當初郭威是由侍衛司馬軍扶立,現步軍也打算扶立一個新帝,大家pk一下。郭威當夜就斬了這不知輕重的侍衛司步軍頭領。然而回頭想想到自己為止,已曆數五代之中,由軍士隨意廢立皇帝的事件層出不窮。於是欲防患未然的郭威將中央禁軍進行了一次徹底的大改革,將其一分為二:一部仍為原來的侍衛司(老大官銜稱侍衛司馬步軍都指揮使),另新增一部稱殿前司(老大官銜稱殿前都點檢),通過兩司互相牽制制衡。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機關算盡的郭威怎麼也沒料到:正是自己一手設立的殿前司與都點檢這個官職,將成為他的繼任者柴榮與他後周王朝的夢魘。

公元951年正月初五,郭威登基為帝,改國號周,改元廣順,將李太后遷居西宮。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從陳橋到崖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從陳橋到崖山
上一章下一章

澶州兵變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