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華山行

第七章 華山行

華山派自古成文規定,傳任弟子到成年時,要由師父親自領路,從玉泉院起步攀登華山五峰,熟悉華山各處歷史古迹。楊傳簫自然明白,這一天提早到來了。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楊傳簫叫吉祥起床,吉祥眯著眼看了看錶,知道還沒到時間,不願意起來。「吉祥,師父今天帶你爬華山,不早起,可就爬不到山頂了。」

一聽要爬華山,吉祥一撩被子,來了個鯉魚打挺一下坐起來:「真的嗎?師父?」

楊傳簫笑了笑說:「師父可騙不過你呦。」

吉祥困意全無,趕緊穿好道服,混元巾往頭上一戴,迫不及待地準備出發。收拾妥當,兩人向山下走去,吉祥問師父什麼時候能爬到山頂,楊傳簫說:「我們先上北峰,晚上在中峰住一宿,趕在第三天5點之前到達東峰看日出,然後經過南峰、西峰下山回家。」吉祥聽了,勁兒頭更足了。

不多久,下山來到玉泉院,吉祥想到了什麼,問:「師父,咱們為什麼不是從住的地方直接往山上爬,還要下山再重新爬這段路啊?」

楊傳簫笑著答道:「吉祥,你上山也將近1年了,這華山上大大小小的地方你去過不少,但有很多景物的來歷你還不知道,幾千年了,這裡到處都有靈性。走,邊走邊說。」

楊傳簫已進了玉泉院,吉祥站在標有玉泉院三個蒼勁有力的金字牌匾下,東張張西望望,並不著急進去。楊傳簫徑直往裡走,突然聽見吉祥喊道:「師父,快回來,那裡有纜車。」

楊傳簫又回到門口,抬頭望了望右上方半空來來往往的纜車,笑了笑說:「坐纜車可以直接上到北峰,是能省不少力氣,可你記不記得一句話?『自古華山一條路』,其實就是說想要步行上山只有這一條路通行,一路上,會遇到數不清的困難,但是只要我們一步步闖過這些天險,爬上頂峰后,會有一種成就感,而且,沿途有很多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珍奇古迹,坐纜車看會很不清楚。好了,抓緊時間進山。」吉祥見狀,二話不說一個箭步跳過門檻,緊緊跟隨師父往裡走去。

前方是一百條台階,兩邊為大理石護欄,雕有百十個活靈活現的石獅子。不遠處,有一泓清水,中間築有石船,來到石船上,楊傳簫對吉祥講道:「『玉泉院』最早叫『希夷祠』,希夷就是我華山派師祖陳摶,字圖南,活了118歲。傳說有一漁人捕得一物,如肉球狀,外面裹有紫衣,把它帶回家后,突然雷聲大震,電光圍繞房屋閃現,漁人驚恐萬分,把東西扔在地上,只見紫衣裂開,從肉球中生出一個小孩,這個小孩就是陳摶。師祖善解人意,知人禍福,在山上修鍊時,經常採藥給人治病,後來終於得道成仙。」

吉祥聽完眨眨眼說:「那我以後也要得道成仙。」楊傳簫笑了一聲繼續往西北方向走去。

來到一顆曲屈虯蟠、老態龍鐘的古樹下,楊傳簫說:「吉祥,你看這棵樹,已有千餘年,叫無憂樹,傳說是陳摶親手種植。因為有了這棵樹,所以這裡才叫『無憂亭』。」

「為什麼叫無憂樹?」吉祥問。

「因為無人修剪,沒有任何約束,隨意生長,才長成今天的形狀,像有的人一樣無憂無慮地生活,所以叫無憂樹。來到這裡,應該把一切煩心事都忘掉,快快樂樂,高高興興的才對。」

「那師父也能把不高興的事全忘掉嗎?」

楊傳簫看了眼吉祥,聲音有些僵硬說:「對,誰都可以。」

轉到『過水涼亭』,楊傳簫講道:「這個地方還有一個故事,當年唐朝皇帝李隆基的妹妹金仙公主在華山修道,一天,她在西峰下的鎮岳宮裡看見一口玉井,井水清澈見底,金仙公主就站在井邊照她的影子,一不小心,將頭上的玉簪掉了進去。下山後,她在過水涼亭休息洗手時,竟發現了玉簪,得知原來亭下的泉水和山頂玉井是相通的。」

「我知道了,玉簪就是從玉井的下水道里直接流到山下來的。」吉祥說。

「嗯,說的沒錯。」

「那咱們要什麼時候才能看見那口玉井啊?」吉祥皺著眉頭問。

「一會兒到了大殿,有一面華山全圖碑,看了就知道還有多遠,趕緊走吧。」

吉祥見前方不遠處有一石洞,跑過去看個究竟。只見石洞裡面還有一人卧像,仔細觀察認出是師祖陳摶,連忙告訴師父自己的重大發現。楊傳簫高興地說:「小傢伙,行啊!」

「這座石像師祖是在睡覺。」吉祥手指著說。

楊傳簫解釋:「陳摶師祖在修鍊睡功,修鍊時,一睡幾百天不起,人們稱他睡仙。每年農曆三月十五,各地善男信女前來朝拜石像,以求平安。楊傳簫駐足,心裡默默為吉祥祈福。

穿過一段長廊,進入玉泉院的主體部分—大殿。這裡矗立著許多歷代名人歌頌華山的詩碑。吉祥被一座標新立異的詩碑吸引,念出上面的字跡:「第一山。」楊傳簫說道:「這是宋代書法家米芾的字體,漂亮吧?」

楊傳簫轉身找到了華山全圖碑,叫他過來,吉祥嘴裡喊著玉井一溜煙跑上前,瞧見師父所指鎮岳宮的位置,不由驚嘆:「啊!還有這麼遠呢!」楊傳簫笑道:「也別太心急,師父帶你一處一處轉,都要看全了。」說著,指著華山全圖碑講道:「你看,五大主峰分別是北峰、中峰、東峰、南峰、西峰,我們現在還在山下。」吉祥快速把華山圖瀏覽了一遍。

來到後殿門口,門楣兩邊的兩幅畫映入眼帘。楊傳簫很輕鬆地說:「這裡再熟悉不過了,你我經常在此地做道場,來,今天,我給你好好講一講。先看左邊這幅畫,畫的是宋朝皇帝趙匡胤與師祖陳摶在博台下棋賭華山,博台是在剛才全圖碑的東峰上。再看右邊,畫的是五條龍護駕師祖陳摶來華山隱居修行。相傳五龍曾化為五位老人到武當山聽陳摶講解易學,見陳摶才學不凡,便有意為他指點迷津,陳摶接受了他們的建議,準備隨五位老人到華山修行,其中一位老人讓陳摶閉上眼睛,駕在自己背上,陳摶感到像騰雲駕霧一樣,重心有些不穩,待睜開眼,已到了華山。注意這五條龍的顏色,它們是東方黑龍王,南方赤龍王,西方青龍王,北方藍龍王,中方黃龍王。還記得師祖遺願中的五龍嗎?」

吉祥想都沒想,回道:「是五龍相伴降西嶽。」

「好,好。」楊傳簫目不轉睛地看著吉祥,眼裡暗含神色。

「師父,剛才說的在博台下棋最後誰贏了?」

「哦,等到了東峰『博台』,我才能告訴你,來,先讓你看一個地方。」楊傳簫帶吉祥來到一個亭子里,指著遠處說:「看見那座山峰上的拱門了嗎?那是『通天門』,站在這裡可以望見遠處的通天門,所以這個亭子才叫通天亭。」

「通天門是什麼門?」吉祥看著師父。

「通天門就是告訴你快要到最高峰了,山頂2100多米,常有白雲浮過,好像到了天上一樣,所以叫通天門。吉祥,打起精神,前面的五里關山道開始難爬了,腳踏實,別打滑。」

出了玉泉院,進入五里關。路旁一個石穴格外顯眼。「看見這個石穴沒有?這是我道教鼻祖老子在華山開路時在此處試了一鑿,便有了這個石穴,所以叫『老君試鑿處』。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還記得嗎?我們第一堂課講的?」

「記得,那鼻祖是什麼意思?」

「哦,鼻祖就是創始人,發明人的意思,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

再往前走,出現一座峽谷,楊傳簫雙手扶腰,緩了口氣說道:「這裡是希夷峽,陳摶師祖就安葬於此。師祖過世后,過了七天,按理身體早該變涼,但他全身仍有溫熱,而且希夷峽峽口有五色祥雲飄蕩,數月不散,伴有香氣飄出。你看洞上這八個字,有的你還不認識,『雲澎生香,羽駕蓮峰』,講的就是陳摶師祖在華山上隱居修行。」

不知不覺已爬到『石門』,吉祥額頭上汗珠累累,楊傳簫不時叮囑要小心攀爬。在一處洞口前,楊傳簫停住,「還記得我講過道教四大名醫里的孫思邈嗎?想想。」

吉祥使勁回憶,望著天空,左右轉了幾下小腦瓜,突然笑著說:「我想起來了,孫思邈是藥王。」

「對,對,對,這個洞就是『藥王洞』,一會兒再給你講一個他的故事,走,前面到『十八盤』了。」

「師父,快看這上面寫的『一元一石』是什麼?」

「這叫混元石,盤古開天闢地時,就是創造大自然世界萬物時,這塊石頭就已經在這裡了。」

不多久,師徒二人走進十八盤,楊傳簫說:「在這裡要轉十八轉,別嫌繞,給你自己將來轉出個好運氣。」吉祥望了一眼前方曲曲折折的石砌台階,覺得很好玩,沖在師父前頭往上跑,楊傳簫緊跟其後。

「師父,快講藥王的故事呀。」吉祥心裡還在惦記。

「好,好,好。孫思邈是唐朝的醫學家,人稱藥王,當時住在現今的陝西耀縣。一天,他在山裡尋葯時覺得很渴,便到溪水邊喝水。遇見一個牧童正在追打一條小青蛇,孫思邈看小青蛇可憐,讓牧童放生,可牧童不答應,於是孫思邈說只要放了青蛇,他身上帶的東西要哪樣都行。牧童要衣服,孫思邈毫不猶豫脫下給他,接著,趕緊把小青蛇的傷療好后,才放心離去。過了幾日,孫思邈又到山裡採藥,看見一個少年牽匹白馬朝他走來,後面緊跟著許多人,他們見到孫思邈都上前施禮,然後,把他讓到馬上來到一處華麗莊院,少年扶孫思邈下馬,一位婦人上前叩謝道:「前日小兒郊遊,被歹人傷害,幸遇恩人相救,感激不盡,今略備酒席,以酬救命之恩。」孫思邈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少年就是前日搭救的那條小青蛇,這位婦人是青蛇之母。席間,青蛇之母為表謝意,取出一部皇宮收藏的傳世秘典,對孫思邈說:「這部秘典里記錄了很多疑難雜症的治療方法,在我這裡已封存了很久,一直無合適人選傳承,今遇恩人,乃上天之意,可放心交予。」孫思邈像得到了寶貝一樣,刻苦鑽研,從此醫術更為神通。」

吉祥聽得有些入迷,思想完全沉浸在故事裡,「那條小青蛇也是神仙嗎?」

「民間有一種說法,刺蝟、狐狸、蛇三種動物很有靈性,身上有神仙的仙氣。」

「是真的嗎?」

「就拿蛇來說,曾經有個人故意傷害了一條蛇,這條蛇家族的其它成員根據那個人留下的氣味,途經很遠的路程,還是找到了他,為死去的蛇報了仇。」

「哇噻!真厲害呀!」

「呵呵!有意思吧,故事還多著呢,等爬到那些地方,一個一個給你講。」師徒二人繞出了十八盤,這一路,楊傳簫的故事講的有聲有色,聽得小吉祥幾乎忘記了累,感覺沒怎麼走就繞了出來。

迎面又是一個洞,楊傳簫讓他念上面的字,吉祥脫口而出:「『毛女洞』,」

楊傳簫點點頭進一步解釋:「這裡曾經住過一個全身長毛的仙女。秦朝時,一個叫玉姜的宮女為躲避陪葬之災,在別人幫助下逃到華山,陪葬就是她的主人死後,她也要被處死和主人一起埋葬。在華山,她吃松子,喝山泉水,時間久了,身上長了很多毛。後來。變成神仙飛走了。」

楊傳簫把吉祥叫到登山路的西側,讓他把耳朵貼近一塊中間凹進,兩側旁突的大石頭上聽裡面的聲音,吉祥仔細聽有流水聲,楊傳簫看著石頭上的三個大字,笑道:「『響水石』,『響水石』,自然是山谷中水流的迴音,可謂水飛石鳴。」

來到『青柯坪』楊傳簫告訴吉祥,此處四周生長的樹為青柯樹,由此而生的青柯坪。在『西道院』和『東道院』,師徒參觀了道教送子神三霄娘娘以及上古神九天玄女。經過青柯坪,只見路旁一大石壁上篆刻「回心石」三個大字。楊傳簫擦了擦汗,挑逗說:「吉祥,下面的路可險了,到這裡才算真正開始上山。第一道坎兒『千尺幢』,乃太華咽喉,有370多個台階,特別陡,再往下『百尺峽』,『老君梨溝』,都不好過,看見石壁上『回心石』幾個字沒有?意思說你要是害怕了,現在回心轉意下山還來得及,等一會兒上到危險的地方,再想下來可就費勁了。」

小吉祥早已汗流浹背,可面對師父的質問,很堅定地答道:「我不下山。」

楊傳簫聽了高興地說:「好,那就抓緊時間休息,待會兒可別腿軟。」

『千尺幢』鑿石為梯,只能容納一人單排上下,往上看,如一線天,往下看,如深井。過了千尺幢,緊接著是『百尺峽』,峽長46米,石階91級,這裡石壁峭立,通道異常狹窄。吉祥有些抬不起腳,楊傳簫在前面領路。出峽后,就是『老君梨溝』,上到將近一半時,吉祥問師父老君梨溝這條路是不是道祖老子修的,楊傳簫答道:「可不光是道祖一個人的功勞呦,是他駕上一頭青牛梨出的這條路。」走完所有500多個石階,先是登上了五峰之一,海拔1614多米的北峰。

登上北峰已是黃昏,峰頭由幾組巨石拼接,渾然天成。楊傳簫指著北邊的一座山說:「你看,那便是『公主峰』。據說,漢武帝的女兒南陽公主厭倦了宮廷生活,想和一個叫王鹹的人到華山修道,王咸不從,公主便一人來到華山此處。不久,王咸在朝中受夠了明爭暗鬥,來華山尋找公主,可是只找到了公主的一隻繡花鞋,俯身去拾,鞋卻化成了這座大山。」

途經『擦耳崖』,楊傳簫告訴吉祥,古時,因為這條路特別窄,登山時只好臉貼石壁一點一點前行,所以,此處得名擦耳崖。

走不遠,一座巨石立在路旁,吉祥搶先幾步跑到石頭前念上面的標字:「『卧牛石』,哪裡有牛啊?」

楊傳簫趕到跟前:「牛就是這塊石頭,還記得在五里關的石穴和老君犁溝嗎?」吉祥看著師父用力點點頭。「太上老君的青牛卧在這裡休息時,看到華山美景就不想再走了,天長日久,便化作了這座巨石。」

吉祥聽完胸有成竹地說:「青牛一定藏在石頭裡。」

前面又是一處險境,楊傳簫在後面喊道:「前面是『上天梯』,走慢點,一定要抓緊鐵索。」說著,趕上了吉祥。此時此地,楊傳簫猛然想起自己成年之日,師父也是像現在這樣帶他遊歷華山,不厭其煩、細緻入微地講評歷史典故。今天,同樣的場景,輪到了自己,不過事先怎麼也不會想到面對的是一個孩童。

過了擦耳崖,見一大一小兩塊石頭並排矗立路旁,大的好似太陽,小的好似月亮,緊鄰相伴左右,故名『日月岩』。

在王母宮參拜過王母娘娘,師徒來到了『三元洞』,站在塑像前,楊傳簫講道:「三元洞也叫三官洞,就是面前的這三個官人,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負責監督人們日常功勞,罪責和善惡;地官監督人們的一切行為,如要免除罪行,需拜求他;水官可為人間消災免禍保平安。」

經過一段石欄護起的御道,二人上了『蒼龍嶺』。山嶺倉黑,蜿蜒盤繞,長約百餘米,寬不足三尺。走在上面,只聽耳旁風聲呼嘯,兩旁山谷深不可測,令人目眩,吉祥往下看了一眼,不由打了個寒顫。

天已近黃昏,二人上到『五雲峰』。楊傳簫示意休息片刻。爬了一天的路程,吉祥已習慣了衣服反覆被汗水浸透后又自然風乾,硬是挺到現在也沒抱怨什麼,不過累還是藏不住,剛開始的那股興奮勁兒瞧不見了,無精打採的表情老半天掛在臉上,這種表情對小吉祥來說也真是難得一見。他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想說話,靜靜地望著天空。

楊傳簫坐到他身邊,說道:「這裡的雲彩有時會是五種顏色——」沒等話說完,吉祥搶先回道:「沒有,都是白色的,沒有其它顏色。」

楊傳簫看著上方慢慢移動的雲朵說:「總會有一天出現的。」

楊傳簫遠望四周景觀,目光停留在東峰危崖附近。「吉祥,看見那邊斷崖上的手掌印痕迹了嗎?離得遠,肯定不清楚,只能看見大概輪廓。」吉祥順著師父指的方向望去。

「很久以前,華山與中條山相連,黃河水流到這裡被山攔住,河水經常泛濫,就是流的哪裡都是水。有一位河神叫巨靈,他腳踏中條山,手推華山,大聲一吼,劈開了兩山,所以黃河水從那時起才向東流。於是,那座斷崖上就留下了巨靈手推華山時的那枚掌印。從這裡可以看出是五個大指印形,像不像一隻手掌?」吉祥也想試試身手,起身用力在石壁上猛擊一掌,疼得趕緊縮回拳頭。楊傳簫看見,笑著說:「咱們看到的五指印是『華岳仙掌』,你現在還不是神仙呢!好了,該動身了,天黑前到中峰好好睡一宿。」

不多時,見前方一處鐵鏈上掛滿各式各樣的鎖。

「我們到『金鎖關』了,這些鎖是人們許下心愿后鎖在這裡的,很多人隨手把鑰匙拋得老遠,鎖就永遠打不開了,代表永不改變,天長地久。」

「您帶鎖了嗎?」

「沒有,下次吧。」吉祥有些失望,干瞧著一把把令人眼花繚亂的掛鎖羨慕不已。

「沒關係,等哪天你想好了心愿再帶一把來。」吉祥默默點了點頭。

走著走著,路旁一個動物模樣的石頭吸引了吉祥:「這是一隻雞,師父。」

「看出來了?這塊石頭叫錦雞玉函,玉函就是玉制的匣子。古代,華山有個道士叫陰長生,把一樣門派寶物藏在玉函里,派錦雞把守,天長日久,錦雞化成了石雞,玉函化成了石函。注意看,函蓋與函體沒有合嚴,留著一個大口,奇怪的是,它們之間就像被粘住了一樣,至今沒人能挪動石函蓋。」

吉祥站在石函旁,手使勁拔了蓋子,發現確實一點也動不了。低頭從開口處往裡看,裡面什麼都沒有。楊傳簫已走出老遠,見吉祥沒跟上來,喊道:「快過來,看看這個門還記不記得?」吉祥應了一聲,趕緊動身,幾步一回頭,直到視線被樹木遮擋。

「是什麼呀,師父?」

「在山下玉泉院通天亭,我讓你往上看的通天門就是這個。」

天已完全黑下來,二人腳步慢了許多。不多時,抵達第二峰中峰。四周遍地不知名的奇花異草,穿行其中,香氣漂浮。在住所安頓好后,到了晚飯時間,吉祥點了一盤名叫「八仙過海」的菜,端上來一看還真不錯,是用魚肉、各中顏色蔬菜、水果配製而成,光是瞧上一眼就有食慾。面對這道栩栩如生的菜肴,吉祥都不知道從哪兒下筷好了。猶豫片刻,看準海里的一條魚就是一筷子,楊傳簫笑著說:「吉祥,好久沒吃魚了,慢點兒吃,別扎著。」小吉祥吃魚的功夫還是師父一手培養出來的,一般像他這麼大的孩子很少自己剝魚吃,為安全起見,大人會一塊一塊剔除魚刺后才放心讓孩子食用。吉祥吃的很自如,輕輕咬下兩邊,再順著大刺一口一口咬下魚肉。每次看吉祥吃魚時,楊傳簫都覺得好有意思。

二人尚未在八仙身上動筷,楊傳簫津津有味地講道:「吉祥,這道菜中的八位神仙你還不知道是誰。」隨手指著盤中的人物依次介紹:「張果老、韓湘子、呂洞賓、何仙姑、曹國舅、漢鍾離、藍采和、李鐵拐。其中只有何仙姑是女子。八位都是我道家神仙,手中各有一件寶物,仔細看,張果老手中的道情筒可為人算命,預知未來;韓湘子的洞簫令萬物生有靈氣;呂洞賓的寶劍斬殺群魔,為民除害;何仙姑的荷花清潔純凈,任何污濁之物不曾沾染;曹國舅的玉板萬聲回蕩;漢鍾離的芭蕉扇能起死回生;藍采和的花籃里有神奇花果,四季常在;李鐵拐葫蘆中的葯丹可救人性命。這道菜正是他們乘各自寶物過海的一幕。那天,八位神仙參加完王母娘娘的壽宴,大醉而歸,路過蓬萊仙島時,呂洞賓指出駕雲過海易如反掌,一瞬而過,無樂趣可言。於是,八仙各拿出自己的寶物,拋到海上,一個接一個駕乘寶物飄過了海。」吉祥聽得別提多上癮,故事講完,盤中已所剩無幾。

晚飯後,楊傳簫不知去了哪裡。一陣簫聲響起,吉祥順著聲音找見了石亭里的師父。吉祥的到來並未打斷簫聲,他依然眺望遠方,專心致志吹奏。吉祥站了一會兒,有些厭煩,決定自己在附近逛逛。轉著轉著來到了『玉女祠』,進去一看,裡面擺有洗臉盆、化妝台、梳子……可就是沒有一個人,吉祥一轉身跑回去問師父。此時,楊傳簫一曲結束,臉色很陰鬱。

楊傳簫把吉祥叫到身邊,講起了故事:「春秋戰國時,秦穆公有一個女兒叫弄玉,長得一臉清秀模樣,而且聰明伶俐。她從小練會了吹笙的本領,一天晚上,她夢見華山上有一男子簫吹得很好聽,於是,秦穆公派人在華山明星崖下找見了這個男子,名叫蕭史。帶回宮中,弄玉很喜歡,後來結為夫妻。有一天,蕭史吹xiao引來了龍和風,兩人乘龍跨鳳遠走高飛。秦穆公為紀念女兒,便在這裡建造了玉女祠。這個亭子就叫『吹xiao引鳳亭』。」

吉祥聽完眼睛還在看著師父,好像還沒講完一樣。楊傳簫轉過頭看他想問什麼,吉祥若有所思地說:「我好像以前聽過這個故事。」楊傳簫沒再說什麼,向遠處望去。

這一天下來累得才叫一個結實,別說小吉祥,就是楊傳簫也感到渾身不得勁兒,師徒在客棧美美地睡了一覺。第二天天還沒亮,楊傳簫叫醒吉祥直奔東峰看日出。為節省時間,兩人從通往東峰的捷徑『天梯』前行。路十分陡峭,出發前,楊傳簫還是問他敢不敢上,吉祥早就等不及了,拿出一副毫不畏懼的姿態,只等師父一聲令下。

日出前,師徒爬上了海拔2090米的華山東峰,峰頂生滿巨檜喬松,濃蔭蔽日,兩人從松林間穿行,登上朝陽台,檯面積約十平方米,崖勢向外懸空伸出,如同鷹嘴一般。吉祥左顧右盼,興奮不已。楊傳簫讓他盯著東邊注意看天空的變化。日出前天邊的景象千變萬化,起初,有些發紅,顏色越來越深,直到太陽露出一個邊緣,慢慢的,一點一點往上升,上升的一瞬間肉眼根本看不到,每隔一陣兒會發現太陽露出的部分又多了一些。

不多時,大半個太陽把天邊照得火亮火亮。

吉祥問道:「師父,還差一點兒沒露出來呢。」

「看著吧,馬上就全部升起來了。」

最後的期待總是那麼扣人心弦,趁人不注意,太陽底部的那一小塊一下跳了出來。東方上空一片大亮。

太陽已完全顯露出來,很多遊人仍沉浸在回味中。

楊傳簫指向東方說:「吉祥,看那條像帶子一樣的河水,是黃河。」

繼續向前行進,來到了華山著名險道『鷂子翻身』。此處崖高10餘丈,路鑿於懸崖上,往下看鐵索垂於凌空,人是從上往下攀岩,面壁挽索,以腳尖探尋石窩,交替而下,步態如鷹鷂一般,左右不斷翻身才可通過,故名鷂子翻身。楊傳簫緊跟吉祥兩旁,一步一步指導他前行,絲毫不敢大意。崖壁有些里頃,鐵鏈很鬆動,左右搖擺不停,吉祥停了下來,楊傳簫大聲提醒:「眼睛看著腳下一步要踩的地方,要看準,踩穩了,手抓緊,膝蓋用力頂住。」吉祥逐漸掌握了要領,再加上人不大身體靈活,容易翻轉,硬是爬了下來。經過這番驚險,剛下到平地上時,吉祥雙腿好一陣打顫。

穿過一組怪石,來到了『博台』,進入石亭,見石桌上一盤未下完的棋。吉祥問道:「這是誰和誰下的棋啊?怎麼不下完就跑了,真不像話。」

楊傳簫解釋:「你還記得玉泉院後殿門楣上那幅師祖陳摶和趙匡胤下棋賭華山的畫嗎?你還問我最後誰贏了。」

「是他們下的棋呀?」

「趙匡胤當皇帝之前,一日從華山下經過,陳摶用神風引他上山,趙匡胤不知為何,有了上山的感覺。於是,二人便在下棋亭下圍棋,陳摶要他以華山作賭注,三局兩勝。趙匡胤年少好賭,圍棋又下得很好,覺得有把握,而且華山又不是自己家的,輸了又能怎樣,就滿口答應下來。結果,第一盤下了個平手,后兩盤陳摶得勝,趙匡胤寫下了輸華山的字據。沒過多久,趙匡胤真的當上了皇帝,陳摶便以當年字據討了華山作為修道之地。」

眼前的黑白棋子對吉祥早已不陌生,他看了看石桌上的棋局,突然說道:「這張棋盤和咱們那副不一樣,中間那顆圓點變成太極圖了。」

「對,這是一副古時的棋盤,圍棋和太極陰陽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嘛。」

「對了,你的太極圖畫得怎麼樣了?」

吉祥笑著抬起頭:「太極圖裡的黑白陰陽不用畫就能出來。」

「怎麼會?」

「畫完其它地方,在白點和黑點的位置上放黑色和白色棋子就行了。」吉祥滿意地說。

「呵呵,好,就這麼畫。」楊傳簫回道。

「師父,他們下的到底是圍棋還是五子棋啊?」吉祥看著棋盤問道。

「是圍棋。」

吉祥一聽又皺起了眉頭,「您不是說要教我下圍棋嗎?怎麼還不教啊?」

楊傳簫一怔,不知如何回答,想了想輕聲回道:「師父還有好多東西想教你!」

上到南天門,前方是華山又一險境『長空棧道』。棧道上下是懸崖絕壁,鐵索橫懸,由條石搭成,尺許路面,下由石砫固定。楊傳簫看了看路,問道:「我們又要開始了,還行嗎?」

師徒一如既往,上了棧道的第一段,路依危崖鑿出,長20米,寬二尺許,楊傳簫怕有半點閃失,隨時引導吉祥移動。到了第二段,路即為崖隙間橫懸鐵棍,形如凌空懸梯,兩人挽索而下,楊傳簫不斷囑咐腳心踩緊懸梯。一番周折后,終於到了下段,此段是在峭壁上鑿出石孔,揳進石樁,萬樁之間架三根木梯為路。二人面壁貼腹,腳踏木椽,橫向移動,膽戰心驚地闖過這一險道。下來后回頭望去,只覺身上陣陣發涼。

途徑『避詔岩』,東西兩岩相對而出,中間形成槽溝,東岩前傾懸空,岩壁布滿石窩狀蜂巢。岩腹間鑿有一長方形石穴,3平方米大小,通西岩架獨木為橋,洞口鐫刻『避詔岩』三字,乃陳摶親筆手書。

楊傳簫知道吉祥會問地名的來歷,趕緊說道:「趙匡胤欽佩師祖陳摶的才學,曾多次派人召他進京城做官,而陳摶婉言謝絕,為躲避征詔,隱居於此。因而得名『避詔岩』。

功夫不負有心人,師徒二人穿過重重險阻,終於登上華山最高峰,海拔2160.5米的南峰—「太極華頂」。立於峰頂,頓時感到與天空從未有過的近,環視四周,群山起伏,平原茫茫,一切盡收眼底。

欣賞過無限風景,楊傳簫語重心長地說:「吉祥啊,咱們經過了那麼多難走的山路,千尺幢、百尺峽、鷂子翻身、長空棧道,最後才登上最高峰,如果這一路上你在哪個地方心一軟,不敢爬了,那現在站到這裡看風景的就只有師父一個人嘍。」吉祥看著師父,師徒開心極了。

「看見西邊那座山峰了嗎?那是孝子峰,當年一個叫沉香的青年來華山找母親,一時找不到,在這裡大哭。人們稱他孝子,就是孝敬父母的意思。」

「那後來找到了嗎?」

「一會兒到蓮花峰你就知道了,走,先帶你去看看『仰天池』。」

吉祥一聽又要等,有些不高興:「師父每次講故事都說一半。」

不久,兩人來到一處岩石上,『仰天池』為岩石上一不規則凹陷處,深約1米,池水面積約3平方米,水色清澈,呈綠色。楊傳簫說:「你還記得院子里的小水桶嗎?下雨時,水滿了就會灑出來。雨停后,等太陽出來,在強光照曬下,桶里的水會慢慢揮發掉。」

「我想起來了,那次下完雨後陽光特別曬,桶里的水都快曬沒了。」吉祥回想起當時的情景。

「可是你看這個池子里的水,雨下得再大,水滿到池口也不會流出來,沒有雨時,不管太陽照多少天,池中的水也不會被晒乾。有意思吧?」楊傳簫饒有興緻地說。

吉祥蹲在池旁,一下一下撩起水來。

楊傳簫立於池畔仰望上空,青天若即若離。

他面色略顯凝重,說:「知道嗎吉祥,道祖太上老君煉金丹用的就是仰天池裡的水。」

「哦。」吉祥應了一聲,繼續撩水玩。

休息片刻后,師徒向第五座主峰西峰出發。途中,路遇一座青銅蟬紋八卦大爐,楊傳簫說:「這就是太上老君老子煉丹用的鼎爐,還記得嗎?你以前問過我鼎爐是什麼樣。」吉祥回憶不起來,楊傳簫提醒道:「神農架,老君山。」

「哦,想起來了。」吉祥說「哦」字時拉了很長音。

「如果秋季來這裡,楓葉就全都變紅了,周圍像爐中的焰火一樣火紅火紅的,可好看了。」

吉祥沒有馬上離開,一心想看看鼎爐里是什麼樣。

「裡面是空的,沒什麼。」說著,楊傳簫轉身朝前走去。

吉祥還是忍不住,貼近鼎爐的八卦形漏風口往裡看,這一看不得了,一顆玻璃球大小的金丹在裡面金光閃閃。吉祥又驚又喜,打開爐蓋伸進胳膊去夠,不想,離金丹只差一個手的距離時胳膊不夠長了,剛想縮回去,鼎爐里的金丹突然大放金光,刺得他趕緊閉上眼,等睜開時,嚇了他一跳,金丹不知何時蹦到自己手裡來。吉祥早已垂涎若渴,一時間手忙腳亂,找遍全身上下,可就是沒有放金丹的地方,急得他一拍腦袋,手剛好碰到混元巾露髮髻的圓孔上,頓時,靈機一動,興奮得樂出聲來。吉祥是小平頭,沒有髮髻,他把這顆沉甸甸的金丹往混元巾的鏤空圓孔上一放,不大不小,正好在金丹二分之一處緊緊卡住,可把他美壞了。

「爽!!」說完,轉身離去。

趕上師父后,兩人直奔西峰。四周風景無限美,孩子很快忘記了剛才的事,全身心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盡情享受。一路上,楊傳簫並未看出什麼。

吉祥哪裡知道,這顆金丹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已存放了上千年,吸收了「日月」精華。

西峰為一塊完整巨石,海拔2082米,陡峭巍峨、陽剛挺拔,形狀好似蓮花瓣。師徒先在翠雲宮裡拜祭了三聖母像,隨後來到一條巨石下。

「這裡就是剛才在南峰給你講的沉香救母的地方。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的女兒三聖母和凡人劉彥昌私下結緣,」

「什麼是私下結緣?」吉祥搶先問道。

「呵呵,就是還沒等家人同意,兩人住在了一起。」

「那凡人呢?」

「神仙你知道,凡人是和我們倆一樣的人,說完楊傳簫想到了什麼,停了一下,說:「你——」

「後來呢?」沒等師父說下去,吉祥耐不住性子追問。

「好,接著講,三聖母的哥哥二郎神見她與凡人結婚,違反天規,用法把她壓在這塊大石頭下。三聖母在石頭下生了沉香,由仙女靈芝救出,交給父親劉彥昌撫養。沉香長大后,受霹靂大仙指點,扛著一把寶斧來到這裡,憑藉寶斧威力打敗了二郎神,劈開山石,救出母親。石旁這把巨斧就是沉香當年用過的那把,你看,這塊石頭被他劈成了三段,厲不厲害?」

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經過一片林蔭道時,吉祥突然抬頭問:「師父,您給我講的好多都是假的吧?」

「啊?」楊傳簫只顧朝前走,猛然間這麼一問沒反應過來。

楊傳簫低頭笑了笑,摟住吉祥肩膀,一起走進『鎮岳宮』。

吉祥一眼看見一口井,幾步跑過去趴在井邊看個不停,「這個井怎麼這麼深啊,都看不見底。」

「這口井就是『玉井』,深30米,裡面的水一直能流到山下玉泉院的過水涼亭。」

吉祥回想起在玉泉院時,師父講的金仙公主玉簪失而復得的故事,豁然開朗:「玉簪就是從這個井掉下去的呀,那我也找個東西扔進去,再到過水涼亭看看有沒有。」

「走吧,也該回去了。」楊傳簫碰了碰吉祥,示意下山。

回程路上,楊傳簫心又重起來。

又走了好長一段,楊傳簫腳步慢下來:「吉祥,我還沒給你講過內丹是什麼。」

吉祥思維被打斷,抬頭問道:「嗯?內丹是什麼?」

「用鼎爐練出來的丹是外丹,比如說金丹。內丹則不同,它是以人身體為鼎爐,修鍊體內的精、氣、神,達到強身健體,乃至成仙的目的,需要很長很長時間,甚至一生。」

楊傳簫停住腳步,轉過身,向遠山望去。

吉祥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猛然想起頭上的金丹,下意識摸了摸混元巾,還在,見師父並沒問他,自己也沒想說什麼。

途經獅子嶺,師徒特意過去看了一眼,不出所料,仍是一片茫茫山林,再無它物。

離宅地已不遠,從西峰一路下來,楊傳簫幾乎無語。他心裡有話,但還是沒能說出來,情緒一波動,有些哽咽,他不想讓孩子看見,緊緊拉著吉祥往山下走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五福齊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五福齊天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章 華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