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俾斯麥的安全策略(2)

6.俾斯麥的安全策略(2)

俾斯麥希望為新生的德國建立寶貴的和平環境,但卻將其外交策略稱之為「仁慈的中立」,其意在與法國路易十四、拿破崙的依靠武力擴張的政策形成鮮明對比,樹立德國愛好和平,但卻不懼於武力的形象。***

所以,在德國建立后,俾斯麥立即再次揮高超的外交手段,於1873與奧匈帝國、俄羅斯締結了「三帝同盟」。不過,三國之間的利益衝突並不能讓俾斯麥的策略持久。1877年,俄土戰爭爆,俄國擊敗土耳其,迫使其簽訂《聖斯提法條約》,由此深入黑海及地中海東岸,這嚴重威脅到了英法在地中海的利益,英法要求沒有參與此次戰爭的德國居間調停。1878年,各國在柏林舉行會議,以解決巴爾幹問題。由於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地區擁有傳統勢力範圍和利益,俾斯麥表面公允,實際上偏袒奧匈帝國,結果此次會議俄國成為最大輸家。德國與俄國關係惡化,俄國因此退出「三帝同盟」。1879年,俄國與奧匈帝國終於因巴爾幹問題爆利益衝突,俾斯麥為保持自身的安全以及維護德意志民族的利益,立即與奧匈帝國結成「德奧同盟」,但是他同時又擔心俄國會轉而與法國結盟,於是又於1887年6月18日與俄國也建立同盟關係,雙方秘密簽訂「再保險條約」。此條約分為兩部分:一、德俄同意,如果對方與第三國交戰,己方保持中立;但此條款不適用於德國攻擊法國或是俄國攻擊奧匈帝國;二、在附加的議定書中,如果俄國干預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達達尼爾海峽(黑海的入海口),德國將會保持中立。換之,德國以支持俄國向黑海、土耳其擴展為誘惑,誘使俄國接受了秘密條約。對德國而,黑海及東地中海地區還是一個較為遙遠的地域,暫時沒有多少利益關係,相反,俄國與英法在此地矛盾深刻。俾斯麥有意以此加深俄國與英法的矛盾,防止俄法接近,間接孤立法國。

俾斯麥費盡心機地孤立法國,就是擔心「法國突破孤立的噩夢」,但是在他下台的當年,法國就突破了他苦心經營多年的孤立之圍。「再保險條約」有效期三年,至1890年期滿。然而在1890年,俾斯麥已經被迫下台,威廉二世立即放棄了俾斯麥的政策,多次拒絕俄國再續條約的請求——威廉二世的拒絕理由竟然出人意料地幼稚,他認為,他與俄國沙皇有親緣關係,因此俄國會與德國保持良好關係;同時由於俄國在巴爾幹地區已經擁有強大影響力,俄國與英國關係緊張,德國不希望因此與英國交惡,甚至希望能與英國結盟,因此拒絕了俄國。俄國在感到可怕的孤立后,轉而與法國結盟,這終於打破了俾斯麥多年經營的「孤立法國」的外交安全系統。

由於俾斯麥的整個安全體系是以防備法國為主,因此在軍事方面不斷鞏固和提高陸軍的優勢地位,在海上為避免刺激英國,採取了暫緩展、保持弱勢的策略。

俾斯麥的高明之處,在於他能夠清醒地認識到戰爭從屬於政治的道理,將武力作為外交的堅實後盾和重要籌碼,對外讓他國認識到德國的軍事實力,但絕不輕用兵。

俾斯麥處心積慮的外交政策和德國殫精竭慮地潛心展,經過20年的建設,德國終於成為歐洲大陸的主宰力量,歐洲任何一個大國都不可能單獨戰勝它——如果說法國是歐洲昔日的女管家,那麼德國現在已經成為歐洲的男主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挑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大挑戰
上一章下一章

6.俾斯麥的安全策略(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