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風水龍脈:中國境內的十二大風水寶地(3)

3.風水龍脈:中國境內的十二大風水寶地(3)

此外,處在西北高原上的太原,西倚蒙山和天龍山,東邊和南邊有汾河環繞,中間是一片開闊的平原,之間又有晉水和風峪沙河,如此三水包圍的地形在乾燥的高原上殊為難得,非常適宜農業生產,所以自古就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太原盆地東、西、北三面的山地丘陵地區,植被繁茂,水草豐沛,是理想的牧場,因此畜牧業也很達。太原的自然礦產資源豐富,早在春秋時期,太原的冶銅業就很達。歷史記載董安於建晉陽城「公宮之室,皆以煉銅為柱質」。太原的冶鐵業也很有名,唐代杜甫詩云:「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就是對太原冶鐵業精湛工藝的真實描述。太原這種農牧結合、漁獵並舉,手工業、商業相兼的經濟地理環境,為其在歷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獨特的自然、人文環境使得太原見證了中國所有朝代的興衰更替。中國古代城市所應有的各種角色與功能,太原都經歷過、扮演過,它的歷史成為我國城市文明史上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西安:金城千里、天府之國

西安古稱長安,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中華文明的祥地、中華民族的搖籃。中國歷史上繁榮昌盛的王朝周、秦、漢、唐都在這裏建都,在這一千多年的歷史中西安一直是中國的政治中心,給後世留下了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產。那麼,中國歷史前半期為何定都於關中?這與關中南阻秦嶺、北濱渭河、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的宏觀地理形勢有很大關係。

公元前11世紀,周文王作豐邑,後來周武王都鎬京,一直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近300年時間,豐、鎬二京一直是西周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也是西安作為中國都城市的開始。在周人之後,秦人也以關中為根據地統一了全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統一王朝,並先以櫟陽后以咸陽為都,對後人建都於此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定都關中,在今西安市西北郊龍原北麓興修起長安城。當年張良建議劉邦定都長安時說:「關中左函谷,右隴蜀,北有胡苑之利,南有巴蜀之饒,正可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金城千里」指關中平原四周為山原、河川所環抱,猶如一座規模龐大的天然城堡。關中南有秦嶺,西有隴山,北面是黃土高原,再向北方和西北方,還有黃河天塹為屏障,東面也有黃河阻隔,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難攻,從戰國時起就有「四塞之國」的說法。其後二百餘年,長安城一直作為西漢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這裏,「文景之治」造福百姓,「漢武盛世」建功立業。這裏也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在當時與羅馬一起稱雄東西方世界。魏晉南北朝時代,作為多個割據政權的都城,長安城一直使用到隋文帝建成大興城的583年。唐代改大興城為長安,並且增修宮殿,成為當時大唐盛世絢爛繁榮的象徵。

今天的西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的省會,中國七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在教育、科技、製造等方面走在中國大城市的前列。

由於西安處於中國的腹地,20世紀70年代,當我國決定建立自己獨立的大地坐標系統時,通過科研人員的實地考察和綜合分析,最後確定咸陽市涇陽縣永樂鎮石際寺村境內,具體坐標為「34°32′27。00″n、108°55′25。00″e」的地方是我國的大地原點,也就是我國水平控制網中推算大地坐標的起標點,利用它我們可以精確地知道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

我國的國家授時中心(陝西天文台)本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這裏承擔着我國標準時間的產生、保持任務。我們所得到的北京時間就是從這裏出的。國家授時中心是國家的關鍵技術基礎設施、重要戰略資源和國民經濟持續展的科技支撐,是我國至為重要的科研部門。

洛陽:河山控戴、甲於天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迷蹤帝陵(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迷蹤帝陵(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風水龍脈:中國境內的十二大風水寶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