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風水龍脈:中國境內的十二大風水寶地(2)

2.風水龍脈:中國境內的十二大風水寶地(2)

瀋陽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優勢。它北有外興安嶺,西有蒙古高原,東有大海,南有鴨綠江。西北高,不失為天然屏障,東南低,水域環繞。它離中原近,是關東與關西的咽喉,是漢族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交流的融合點,也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兵家必爭之地。據《清太宗實錄》記載,努爾哈赤於後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召集群臣,商議把都城由東京(今遼陽市)遷往瀋陽,有人認為這樣做勞民傷財,而努爾哈赤卻執意要遷。他的觀點是:「瀋陽形勝之地,西征明,由都爾鼻渡遼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南征朝鮮,可由清河路以進,且於渾河、蘇克蘇滸河之上流,伐木順流下,以之治宮室、為薪,不可勝用也,時而出獵,山近獸多,河中水族,亦可捕而取之,朕籌此熟矣,汝等寧不計及耶?」努爾哈赤是從軍事和生活兩方面看待瀋陽的,他把都城遷到瀋陽,奠定了滅明的基礎。

以風水學的觀點來看瀋陽,這裏也是王氣充沛。古云:「來龍不去數千里,決然不是王侯地。」中國自萬岳之尊昆崙山分出南龍、中龍和北龍三條風水龍脈,沈城屬於北龍長白山之浩瀚風水余脈,經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層層脫換,辭樓下殿,穿狹過澗,蜂腰鶴膝,回龍顧祖,承襲亘古不朽之旺氣,不遠千里迢迢綿延而來,於棋盤山、輝山收勢住形,平原結穴於瀋水之陽(渾河北岸),難得之至,是以奠定了沈城為北方眾城之的格局。

沈城的母親河渾河,是沈城祥之活水源頭,對於此地的風水意義不同尋常。在古人看來,渾河有着界合兩岸地脈,兜收天地精華,護侍沈城,並吸納東來源源財氣,以富養清朝國力,綿延八旗子弟的祥瑞之意。此外,渾河水系和平區段,水曲s形,抱北而繞南,天機造化,周而復始,生生不息,恰恰是太極圖吉形。清初渾河被闢為皇家河道,用來運輸宮廷所需物資,這就要求整個河道不得有任何侵佔和污染。

現在的瀋陽是中國七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國際大都市和政治、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及旅遊中心,在新的時代,瀋陽煥著勃勃生機。

太原:三水包圍、險關為塞

山西省的省會太原是一座有着2500年歷史的古城,歷史上稱之為晉陽,簡稱「並」。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太原一直是中國北方的軍事重鎮,史載有「控山帶河,踞天下之肩背」的盛譽。太原始建於公元前497年的春秋時期,當時被稱為晉陽邑,戰國初期趙國建都於此。秦代,太原郡為全國36郡之一,西漢又稱并州,為全國13州之一,這也是太原又稱并州的淵源。南北朝以前的前趙、後燕、前燕、前秦及北齊,都以太原為國都。隋朝時,晉陽在全國是僅次於長安、洛陽的第三大城市。唐王朝祥於晉陽,封晉陽為北都,與京都長安、東都洛陽並稱「三都」。五代時期,後唐、後晉、後漢、北漢亦以太原為國都。到清代,太原已展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商業、手工業城市。翻開歷史,可以現,在公元11世紀以前,許多對古老中國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中和許多王朝的治亂興衰之中,都曾有太原這個名字,而這些都跟這塊土地有着直接的聯繫。

2500多年來,太原孕育了悠久燦爛的文化,也造就了一大批在中國歷史上耀眼奪目的文人才俊。唐代邊塞詩人王翰、王之渙寓細緻委婉於雄壯豪放之中,抒寫了獨具蒼涼之美的千古絕唱;羅貫中開創了我國語體章回小說的先河,創作了《三國演義》;明末清初的大儒傅山以其淵博的學識與高尚的氣節為後人所敬仰。還有元好問、閻若璩……他們無不為中華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太原之所以成為這樣一座歷史與文化之都,是與它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與富足雄厚的經濟實力、人文環境密不可分的。

先,太原地處山西黃土高原的中心,周圍雄關險隘環繞,歷來是易守難攻、可進可退的軍事要地。同時,由於太原處於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過渡地帶,兩種文明導致的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之間的衝突與融合,不同程度地影響着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政權的興替與治亂。晉陽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太原人見多識廣,對於戰爭極為熟悉,在他們心裏,「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意識很是普遍。歷朝歷代統治者利用這一優勢,經常在當地招募、組織素質精良、戰鬥力極強的軍隊,這是晉陽在歷史上佔據重要戰略地位的人文因素。因此,在歷史上長期處於華夏文明和**的核心半徑之內的太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着華夏的政治格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迷蹤帝陵(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迷蹤帝陵(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風水龍脈:中國境內的十二大風水寶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