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三節服飾習俗(2)

7.第三節服飾習俗(2)

包括望謨、冊亨、貞豐、羅甸、安龍、興義、興仁等縣(市),絕大部分屬第一土語區。這個地區婦女普遍穿大襟衣、長褲腳。衣服的盤肩、袖口、襟沿鑲有蘭干。褲腳為大摺邊,或藍色褲腳鑲一截青布和蘭干。衣服的長短和褲腳的大小,各地區都不相同。冊亨一帶衣服較短,褲腳短小,包花格長帕,胸頸挂彩珠項圈,手套玉石或骨制手鐲。望謨一帶青年婦女把花格帕摺疊后纏戴。貞豐一帶的衣服較長,褲腳不折邊,青老年婦女相同。但青年婦女包的花帕形狀如牛角(人稱「牛角帕」)。靠近北部的地區,衣褲都較長。而且不鑲蘭干,衣褲和帕子多為青色。安龍、興義一帶則多包白帕,衣褲亦不鑲蘭干。望謨打易地區也穿裙,衣裙與西部地區類似,只頭上戴的方巾成蘭格花紋,垂須部分略長,有如喜鵲尾巴。西南一帶地區衣褲已漸不鑲蘭干,但還穿自織的土布衣服,頭上還包花格帕,一些地區與漢族婦女裝束完全一樣了。

(三)中部地區的服飾

包括惠水、長順、龍里、貴定、紫雲五縣及關嶺、鎮寧的一部分,多半屬第二土語區。這個地區的婦女服飾處於改裝的過渡地帶,所以表現出多樣化。大部分已不穿裙,都喜歡穿青、藍色的衣褲,但頭飾卻甚複雜。如鎮寧六馬地區,在清代還穿百褶裙,現在逢過節日和婚喪喜慶才穿。她們喜歡戴銀項圈、銀耳環、銀手鐲等,非常富麗。鎮寧與紫雲交界一帶,婦女頭上戴大銀碗,有的除戴銀碗外還橫插長銀簪;頭帕有各種顏色,戴法也因人而異,有的戴成牛角狀,有的戴成菱形,有的戴成筒狀,有的戴成帽形,有的戴成圓盤形,區域性特徵都很濃。惠水一帶女青年,喜用市場上賣的毛巾包頭,多系各種花色的短圍腰。花溪一帶則用青帕製成帽形,穿無領大襟衣及長褲,盤肩、袖口、襟沿和褲腳,都鑲有蘭干,不戴圍腰。安順一帶婦女穿著與當地漢人一樣。中部地區戴圍腰很普遍,各種式樣和花紋圖案都極精美。所有這些都顯示出布依族婦女的性格特點和刺繡技藝。

(四)東部地區的服飾

包括獨山、荔波、平塘、都勻等縣(市),屬第一、第二土語區。這些地區大部分已改穿漢裝,只有平塘掌布一帶的布依族婦女,仍在襟沿、盤肩、袖口、褲腳等處鑲有大蘭干(即寬花邊),頭戴自織的錦帕,包頭如筒狀,頗具特色。其餘地區只有系各種花色圖案的短圍腰為民族特徵罷了。

二、服飾的演變

從歷代地方史志的記載來看,布依族古代婦女都著裙裝,各地布依族古歌中也都有布依族婦女tan35kun31(穿裙)的描寫。花溪一帶的布依族家庭,母親過世,必須要給她穿裙裝。《舊唐書·南蠻傳》記載:「男子左衽,露徒跣;婦人橫布兩幅,穿中而貫其,名為通裙……」明弘治《貴州圖經新志》記載:「……婦女以青布一方裹頭,著細折青裙,多至廿余幅,腹下系五彩挑綉方幅如綬,仍以青衣襲之」。清乾隆《南籠府志》記載當地布依族:「椎髻長簪,銀環貫耳,項掛銀圈,以多為貴,衣短裙長,衣色青、藍、紅、綠,花綉為緣,飾裙以青布十餘幅,細折鑲邊,委地數寸,腰以長花帶數圍結於後,帶垂若翅。」這種衣飾非常華麗,可能反映了元明以前布依族的服飾特徵。清乾隆之後,布依族服飾才逐步生變化。乾隆《獨山州志·苗蠻》也有布依族「婦女漸改漢裝」的記載。清人愛必達《黔南識略》也載有荔波方村一帶布依族「衣服皆尚青,挽高髻,斜插長簪」的記述。由此可見清初有的地方已易裙為褲。到現在,有的地區已全改穿漢裝(甕安、安龍、興仁等縣一帶),有的還保存了一些古代痕迹(貞豐、望謨、冊亨、花溪等縣區一帶),有的地區則保存得比較完整(鎮寧、關嶺、普定、水城等縣一帶)。服飾的變遷是民族文化接觸和交流的結果。布依族婦女服飾的變化趨勢是穿裙的逐步改穿褲,在穿衣褲的地區,袖筒、褲腳逐步改小,衣服逐步改短,而且逐步不鑲蘭干,但圍腰的式樣和花紋,則更加精美絢麗。

20世紀90年代以後,原來服飾民族特徵較濃的西北部、西南部地區,人們的著裝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校女生,無論在本村還是在鄉鎮中心學校上學,大多放棄本民族服裝,統一穿學生裝,外出打工的中青年婦女也基本改穿漢裝,只有過年過節回到家鄉,才有部分婦女在個別場合偶爾穿戴本民族服飾。因此,在多數布依族地區,目前只有五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常年穿民族服裝。至於男性,將服裝製作成本民族傳統式樣的更是鳳毛麟角。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布依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布依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7.第三節服飾習俗(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