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四節居住習俗(1)

8.第四節居住習俗(1)

一、村落結構

布依族村寨因地形、氣候等條件的影響,各有不同,但大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這與布依族主要從事稻作農耕的生產活動有關。布依族是傳統的稻作民族,早就會利用水源灌溉,利用平地墾殖農田。因此,大多數村寨都后靠山林,前傍田壩、河流,村邊道路縱橫,綠樹成蔭。

布依族村寨的規模大小不等,小的十幾戶,大的幾百戶,如貞豐縣必克布依寨有六百餘戶,是黔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布依族村寨。布依族喜歡聚族而居,以一個或幾個互有親緣關係的家族組一個自然村落。這種居住模式一方面是受稻作農耕生產方式的影響,另一方面又是傳統宗族的內在凝聚力在物質文化上的表現。

布依族的民居建築非常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通常住房都建在依山傍水向陽的山麓地帶。後來,受漢文化的影響,布依族在住房地基的選擇方面,除講究採光以外,也講究所謂「志向」。建房時都要請陰陽先生來看「風水」,選擇住宅基地,找好向山和靠山。開工建房還要推算黃道吉日,按照所選定的日子進行。在「動土之日」,請地理先生下羅盤定方位,由石匠開土安基石,俗稱「定中墨」,然後按中墨砌好屋基。

二、民居建築及其類型

布依族傳統的民居建築是以木質結構為主體的「干欄」樓居建築,具有濃厚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徵。明代以後,這種建築在黔南、黔西南的布依族地區十分普遍。干欄樓居建築有「落腳型」和「吊腳型」兩種。

「落腳型」干欄建築大多數是呈「一」字型的三開間,家庭經濟條件好的也建有五間或七間,開間一般取單數。建築分為上下兩層帶矮樓,看上去線條清晰,角度明朗。

「吊腳型」干欄建築,俗稱「吊腳樓」,是布依族世代相傳的傳統建築。木質的排式結構,分上中下三層,上層裝糧食,中層住人,下層養牲口和存放農具。「吊腳樓」一般是半間落地,半間吊腳,屋基也分上下兩級,前低后高,級差五六尺,呈「廠」字形。前柱吊腳落於下一級地基上,后柱落於靠坡的上一級地基上。靠坡的後半間為平房,室內多數不隔不圈,用做廚房或堆放農具等物。吊腳的部分在與靠山半間水平處的柱腰上鑿榫眼架橫坊、樓梁鋪板,形成上人下畜的「半爿樓」。

這種房屋一般把正中的一間設為堂屋,堂屋前壁向里移三四尺,開上扇前門。堂屋後壁的正中設神龕,做供奉祖先之用。後門,有的開設在神龕的後面,但多數開在右開間和山牆的一邊。堂屋前面的兩三層樓,隔成居室,樓的底層用石木圍砌做廄,矮樓上堆放糧食,人口多的人家也住人。整個室內形成明堂暗室的格局。冊亨、望謨一帶的布依族多居住這類建築。它冬暖夏涼,適應當地氣候環境。家庭富裕的人家還在兩側開間的前檐設置小巧的走廊和欄杆,造型美觀,既避免樓房平鋪空曠的感覺,亦增添藝術色彩。

「倉房」是布依族村寨獨具特色的一道風景線。布依族山寨家家戶戶的屋旁都有一座座涼亭似的建築,底部用柱子架起來,底座為正方形,頂部為錐形,這就是人們用來裝糧食的倉房,俗稱圓倉。每座圓倉高8米左右,能裝數千斤穀子。

除「干欄」式的民居以外,布依族民居建築還有土木結構的平房和以石頭為主要建築材料的石板房。

平房建築是漢族建築文化與布依族建築文化交融滲透的結果。這種房屋建築一般為三開間,室內的格局多數由兩室一廳組成,左右居室大小不等。通風透光狀態良好,冬暖夏涼,居住舒適,修建省工省料,屋頂呈「人」字形,利於泄水。明清以後,黔南都勻附近及貴陽附近布依族修建的住宅,幾乎以這種平房為主。在稍邊遠的山區村寨,傳統的干欄樓建築還保留較多。

石板房是黔中地區的布依族群眾因木材缺乏就地取材而建築的一種住宅。石板房的造型從外觀上看與平房相似。一般以三間式為主,也有一正二廂的庭院布局。有些人家還建造一樓一底,樓上住人,樓下為牲圈。這種建築普遍用石頭砌牆、石板蓋頂,頂部呈「人」字形,只用木頭做檁子和椽皮。室內用石料間隔,石柱支撐,石階進門。整幢房屋除了幾十根木頭架設鋪板外,其餘都是用石頭修成。石板房的建築工藝精湛,造型美觀大方,風格古樸,與自然融為一體。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與文化的展,經濟較為達地區的布依族群眾已逐步改變舊有的居住空間模式,利用現代建築材料和現代技術建造鋼筋水泥結構住宅,與都市的居民建築無太大差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布依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布依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8.第四節居住習俗(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