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節生產習俗(1)

1.第一節生產習俗(1)

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布依族人民為了滿足自身生存的需要,不斷總結和積累生產、生活經驗,一方面與嚴酷的自然環境作不懈的鬥爭,一方面通過內部調節的方式,使自己的文化適應生存環境的變化和展。***布依族是一個傳統的稻作農耕民族,長期的農耕生產實踐使其形成了獨特的生產方式,生產習俗也與一年四季的農耕生產密切相關。

一、生產方式

布依族社會經歷了長期的封建制和封建領主制時期,封建地主經濟和小農經濟的結合是其基本經濟結構,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多數地區仍處在封建性質的生產關係中。分散的小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的結合,以及自然分工的男耕女織,構成了典型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農民不僅生產自己需要的農產品,還生產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業品。

生產方式決定著人們的物質生活方式,稻作農耕的農業生產方式決定了布依族謀求物質生活資料的職業取向。在布依族人的觀念中,世間三百六十行,唯有耕田種地最神聖。具有比水稻種植經濟收入更高的其他勞動方式統統被視為副業,不為人們所重視。因此,在布依族廣大農村,糧食作物收成的豐欠與否,直接決定著每個家庭的經濟命脈。

生產工具是衡量社會生產力展水平的標準,同時也是衡量物質文化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標誌。布依族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和男耕女織的分工方式,完全是建立在簡陋而笨重的勞動手段之上的。人們所使用的勞動生產工具,大多是千百年歷史沿襲下來的。鐵制農具在布依族的使用雖然歷史較長,但大多是漢族文化傳播的結果。在清鎮、平壩考古現的西漢時期墓葬,出土的器物中有的就是當地製造的,如鐵犁、鋤頭、斧、劍刀及陶器等,系當時漢族移民留下的。自從布依族開始使用鐵制勞動工具以來,其式樣和構造基本沒有什麼變化。

人們全憑這些祖宗傳下來的生產工具同自然打交道,周而復始地創造著自己的物質生活資料。就粗放的以稻作為中心的農業生產而,使用這種生產工具是可以適應的。這種對自然資源簡單而重複的利用和改造,妨礙了產業的進化和社會分工的展,使農村勞動力牢牢地吸附在單一的行業與職業上。

從耕作技術看,布依族從事農耕的歷史悠久,積累了豐富的耕作經驗。從犁田翻土、泡種育秧,到栽秧除草,從灌溉施肥到田間管理,直到收割晾曬和入倉、加工,均有一套習慣的規程。人民重視按季節泡種秧苗和栽插,注意稻種的優劣與秧田保水的深度,以及基肥和追肥的施用等各種方法。

在布依族地區長期流行著一些農諺,有的是對氣象的判斷,有的是對季節的把握。如「雲跑南,雨成團,雲跑西,披蓑衣」「有雨天邊亮,無雨頂上光」「芒種打田不坐水,夏天栽秧米顆稀」等。這些農諺具有鮮明的地方性,受地區氣候不同影響而有所不同。是人們對自然界重複出現的現象及其與農業耕作關係的認識總結。這種生產經驗的凝結,為人們世代所傳襲。

布依族的勞動生產方式,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正是這種由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緊密結合而成的生產方式,構成了布依族文化的經濟土壤。布依族的文化隨著生產方式的變化而變化,同時又強有力地制約和影響著它的經濟土壤。

二、農業生產

有關布依族農業生產方面的記載至少可以追溯到漢代,貴州省興義、興仁等布依族地區出土的漢代銅鼓上所繪的花紋圖案充分反映了這一史實。清乾隆《貴州通志》和愛必達的《黔南識略》都稱:「仲家善耕,專種水稻,兼種果木……」

布依族善於種植水稻,這可以從布依族本民族語中所保留的水稻品種名稱反映出來。這些名稱與漢語截然不同。如漢語中稱「麻粘、白粘、岩粘、毛娥粘、晚米、黃蠟糯、摘糯、白子糯、高腳糯、竹丫糯」的品種,布依語的名稱分別是「慶來、慶傲、敖吉、那顏、敖那旦、那傲、敖戛寧……」此外還有黔南地區獨有的「黑糯米」(布依語稱「那文」)這些水稻品種,長期以來一直在布依族地區廣泛種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布依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布依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第一節生產習俗(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