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二節族際關係與文化互動(5)

8.第二節族際關係與文化互動(5)

貴州瑤族一部分使用「勉語」,一部分則使用苗語,散居在布依族村寨中的瑤族大多已轉用布依語。

瑤族主要分佈的荔波和望謨兩縣都是布依族聚居地區,其中望謨縣的布依族已超過20萬,約佔該縣總人口的65%,荔波縣的布依族人口在10萬以上,佔全縣總人口的54。6%。瑤族在這些地區雖然分佈比較集中,但周邊均為布依族,走出村寨就得與布依族打交道,望謨縣油邁鄉一帶的瑤族與布依族關係非常密切,相互通婚的現象較為普遍。貞豐、安龍一帶的瑤族則都雜居在布依族村寨中,多數人已經放棄本民族語而轉用布依語。

3.布依族與仡佬族的交往

仡佬族是貴州的一個世居民族,主要分佈在貴州省北部,在貴州西部和西南部各縣,則有較少部分仡佬族散居在布依族當中。布依族用本民族語稱仡佬族為pu4zu?耷2。

歷史上仡佬族與布依族先民之間曾有過非常密切的接觸和交往,其中的一部分甚至與布依族生了融合。現在在布依族村寨中雜居的仡佬族一部分是長期世居當地,有一部分則是經過輾轉遷移,從貴州北部的遵義一帶進入西部和西南部布依族聚居地區的。如貞豐縣坡棉村的仡佬族自認為是從外地遷來的,根據村民自己傳說的搬到此地定居的歷史,並結合村寨規模考察,這一帶的仡佬族大約是200多年前遷移到這個地區的。從他們母語中所借用的漢語借詞的讀音與當地漢語有區別這一現象也證明該地仡佬族可能系外地遷入。過去,仡佬族通婚範圍僅限於本民族內部,但現在與布依族之間也可以通婚。

4.布依族與彝族的交往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貴州彝族人口共84。27萬人。其中有一半以上分佈在畢節地區,將近1/3分佈在六盤水市,布依族主要聚居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南兩個自治州以及安順市,彝族人口較少,其中黔西南州有5。7萬餘人,集中分佈在晴隆、興義、安龍、興仁和普安5縣(市),黔南州僅有彝族人口6700餘人,安順則為7700餘人。

歷史上,布依族人民長期受到彝族奴隸主階層的統治,同時也與廣大的彝族下層勞動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在彝文和漢文史籍中都有相關記載。直到明清之際,水西、普安、烏撒等處的最後一批有勢力的彝族奴隸主被當時的封建王朝派重兵鎮壓后,布依族人民才開始擺脫彝族的奴隸制統治。今天的彝族主要在六盤水市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興義、晴隆一帶與布依族形成交錯分佈的狀態。布依族用本民族語稱彝族為pu4mian2。

5.布依族與水族的交往

水族主要分佈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縣及其毗鄰的荔波、都勻、獨山以及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區,雲南、廣西也有極少數水族分佈。

布依族與水族共同來源於古代的「百越」,二者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歷史上曾長期生活在同一個地區。今天的荔波北部、三都南部、都勻和獨山東部是布依族與水族交錯雜居的地方,彼此之間交往頻繁,有相互通婚的現象。

6.布依族與毛南族的交往

據史籍記載,漢末至隋唐,毛南族同水族、侗族和仫佬族都分佈在僚人居住的黔桂邊境。在經濟文化、生活習俗諸方面,他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尤其是語,毛南語同水語最為接近,同侗語、仫佬語有1/4左右的詞語相同,這反映了他們有著共同的歷史淵源。

1990年7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分佈在貴州黔南州的「佯僙人」被認定為毛南族,成為貴州省17個世居少數民族之一。貴州毛南族分佈地區也是布依族集中分佈的地區,與布依族交往密切,在被認定為毛南族之前,曾經有一部分被認為是布依族。

二、布依族與周邊各民族的文化互動

在布依族與其他民族雜居的地區,民族間的接觸、往來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得以交流並相互影響。通常況下,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影響要顯著一些。與布依族文化相比,漢族文化處於絕對強勢的地位,幾千年來,布依族傳統文化在漢文化的影響下,其特徵在逐漸削弱,很多地區的布依族放棄了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而全盤吸收了漢文化。布依族與周邊其他少數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則往往是建立在一種平等的基礎上,相互之間是一種互動式的交流,即布依族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一些文化成分,而與此同時,其他少數民族的文化也受到了布依族文化的一定影響。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布依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布依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8.第二節族際關係與文化互動(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