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二節族際關係與文化互動(2)

5.第二節族際關係與文化互動(2)

漢代是我國天文學、醫學等各方面都有較大展的時期,這對周邊各少數民族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中央王朝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直接控制,為各族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布依族的生活活動類似漢代《四民月令》,以季節的變化安排自己的生活和農活。布依族以pu?耷6(音譯「崩」)代表時令,如pu?耷6?奩e?耷4(旱季)、pu?耷6?揲da:t7(熱季)、pu?耷6?奕o?耷1?奕an1(農忙季節)、pu?耷6se?耷4(寒冷季節),可見這個字相當於漢語的「季」,但又沒有「季」所表達的概念那麼精確。布依語有兩個詞表示「月份」,一個是?揲dian1,來源於複合詞?奩o?耷6?揲dian1「月亮」中的一個語素;另一個是?耷u?藜t8,來源於漢語的「月」,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兩個聯合使用,如?揲dian1sa:m1三月、?揲dian1la:p8臘月、?揲dian1?奕a3?耷uat8五月間、sat7pet7?耷u?藜t8七八月。布依族用十二地支計算時辰的方法很可能是受到漢族的影響。布依語稱「時辰」為?揶?捫2,同漢語的「時」,從午夜開始,十二時辰的名稱分別為sai3子、pjau3丑、?捱an2寅、mau3卯、?揶i2辰、?夼?捫3巳、?夼a3午、vat8未、?夼an1申、?奩u4酉、?夼at7戌、kai4亥,其中的sai3子、?捱an2寅、mau3卯、?夼?捫3巳、vat8未、?夼an1申、?奩u4酉、kai4亥等字與漢語對應比較嚴謹,而pjau3丑、?揶i2辰、?夼a3午、?夼at7戌等字與漢語在語音形式上有較大差別,其來源尚待進一步考證。由此可見,布依族較早就具備了一定的天文知識,在漢族文化的啟和影響下,做到了更加精密和科學。布依族除用十二地支表示時間概念以外,還用來表示空間方位,其中包含了對時空觀念的科學認識,例如一個圓周為360度,整個圓周定為12個方位,一個方位為30度,這一方面顯然也是受到漢族空間範疇表達的影響。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文化、教育、藝術的全盛時期,中外和國內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也非常活躍。國內各少數民族之間以及少數民族與中原漢族之間都有頻繁的文化交流。唐代的文化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外及國內各族交流的結果,各少數民族為唐朝的繁榮也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當時有不少朝廷重臣名士被貶謫到貴州布依族地區,同時帶來了中原漢族的先進文化,對布依族地區文化產生了較大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習俗也開始生了變化。《舊唐書》說布依族農奴見「貴人」要「執鞭而拜」,世襲的土著領「部落尊畏之」,可見等級觀念很嚴格。這時布依族婚姻「以牛酒為聘」,沿襲下來就形成「媒妁之」「索取聘金」的習俗,布依族地區父母包辦婚姻的習俗也開始形成。「女歸夫家,皆母自送之,女夫慚,逃避經旬方出」。這種風俗反映了當時布依族婚姻由於父母包辦,婚姻當事人雙方互不相識,因此丈夫「羞慚迴避」。為使雙方相互逐漸熟悉和建立感,婚後女方需在娘家繼續居住一段時間,「暫不住家」習俗可能就是這樣形成的,重男輕女的封建觀念也開始產生。儒、釋、道等外來宗教可能也是從唐代陸續傳入布依族地區的。

宋代,由於布依族上層貴族(南寧州諸番番主)與中央王朝之間往來密切,向朝廷的進貢等活動加強了漢族和布依族之間的文化交流。當時貴州個別地區已經出現了學校教育,貴族子弟和廣大布依族群眾不同程度地開始接受漢族地區的文化。從布依族民間《包公案》《包龍圖》的漢族故事以及以《包公怒鍘陳世美》為藍本創作的布依族民間說唱故事《南荷班》等的廣泛流行可以看到宋代漢文化對布依族影響的痕迹。

元代在貴陽(當時的順元路)設有書院,普定路軍民總官府判官趙將仕在普定「立學校,明禮義,通商賈」,使得當時的學校教育有了一定的展,進而為漢族文化在布依族地區的進一步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陶瓷工藝技術在這時已傳入布依族地區,貴州省平塘縣牙舟鎮陶瓷器工藝精湛,造型美觀,色彩鮮艷,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據考證,1958年在現大楓樹腳現的古陶窯遺址和許多彩陶碎片,根據樹樁年輪計算,樹齡約有500多年,由此推知當地製造彩陶歷史,距今約有600多年,相當於元朝末年。可知布依族地區的制陶工藝在元代已有了一定的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布依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布依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第二節族際關係與文化互動(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