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再解讀:孫悟空、唐僧、崇禎及其他(2)

2.再解讀:孫悟空、唐僧、崇禎及其他(2)

我必須檢討為何用盡渾身解數,卻把一個原本單純搞笑的故事寫得讓牛魔王感到不安和壓抑。***一方面大致是自己才疏學淺,缺乏搞笑的天分;或者我自己的感覺出了問題,要麼不幸如魯迅先生,皮袍中總是藏着一些經常被忽略的「小」,不時會跳出來干擾我。

我想了很久,這一切大致與我當時住在東廠衚衕有關吧。東廠衚衕在東皇城根邊上,實在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依然是破舊的四合院,衚衕里鑲嵌著幾家小飯館和為數不少的洗屋,屋裏有三三兩兩露著肥碩大腿的小姐,只需10塊錢就可以把腦袋讓她們揉上半小時。儘管我把腦袋送上去讓她們揉過幾回,但這不至於讓我給牛魔王的信寫得那麼糟糕。唯一比較靠譜的理由是,與這條衚衕相關的故事總觸動我的神經,讓我感到莫名的悲涼與不安。

2004年是甲申360周年,360年前陝北人李自成攻進了北京,崇禎皇帝跟太監王承恩一起在煤山弔死。曾威伏四海的大明朝事實上壽終正寢,所謂南明只是一場水準很低的鬧劇而已。我曾在揚州梅花嶺憑弔過史可法先生,墳前有清代詩人張爾藎「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的句子。其實國已經亡了,何必為南明的幾個混混拼上故臣的老命。據說李自成是黨項皇族的後裔,說不定跟我800年前是一家,但我並沒有與有榮焉的感覺,倒是對弔死的崇禎皇帝有着無限同。60年前,郭沫若先生寫過一篇所謂的遵命文學,對這段歷史進行了檢討,儘管這篇文章曾轟動一時,但我基本上同意陳寅恪先生的意見,不敢恭維。

360年後,為了表達對這位不幸帝王的同,我準備寫一篇類似的文章。為此我把明代的歷史又讀了一遍,讀後無限感慨。大致是因為我一邊讀明史一邊寫這36封信,這些感慨就不自然地流竄到我的筆下了。據說張學良先生被把兄弟蔣介石辦了后,在生命的凄風苦雨中曾精心地研讀明史。這位有點粗糙的東北帥哥大致想從中尋找一些答案,至於他到底是否找到了他期待的答案我不得而知,但一個年輕時吸毒、胃部分切除的人能夠活到100多歲,大致是把很多事看通透了,也放下了。相信他對人生有很多他人所不能及的感悟,可惜他沒有寫成文字流傳下來。

從我東廠衚衕住所的陽台上,可以遠遠望見紫禁城后的景山,那是崇禎自盡的地方。那段時間,夜深時我總想起這個傢伙光着一隻腳、亂覆面掛在樹上的樣子,這種低質量的死法讓人不勝欷虛欠。至於城破前父子間悲的離別,更讓我禁不住潸然淚下。

城破前,崇禎把三個不懂事的兒子叫來,讓他們脫掉身上的綾羅綢緞,換上粗布衣裳,對他們叮囑:今天是太子,城破后你們就是小民一個,各自去逃命吧,不要留戀爸爸,爸爸要為社稷殉葬的。往後一定要小心,碰到做官的人,年齡大的要叫老爺,年輕的要稱相公;遇到平民,年長的叫老爹,年輕的稱老兄或長兄;見着文人要稱先生,見着軍人要稱長官!離別時,崇禎哭喊:你們何其不幸,生在這帝王之家!

此時此刻,崇禎不過是一個慈愛的父親而已,貴為帝王,竟不能讓自己的骨肉苟全性命於亂世!更為悲涼的是,他至死都不明白,自己非亡國之君,卻成了亡國之人。即便是用盡吃奶的勁也守不住祖宗留下的家業。其實他大可不必悲憤,只要看看那些口口聲聲「以天下為己任」、天天準備「死社稷」的文武大臣們像牲口一般被李自成點來數去,就知道這場鬧劇早該結束了。能苟延殘喘到甲申年,他已經無愧於列祖列宗了。

那段時候我總是想,是誰殺死了這位優秀的君王?是李自成?是皇太極?也許都不是,真正殺死他的是他深處其中的制度與文化,其核心就是政治黑洞效應。儘管這種制度與文化曾經創造過輝煌,但在政治黑洞效應的作用下,任何一個王朝都不可避免地走向滅亡。即便他的祖宗朱元璋,雖然採取了激烈的手段,似乎也拿政治黑洞效應沒辦法。何況朱家的子孫不可能都如朱元璋一般神武,遇到敗家子就玩不下去了,比如說萬曆、嘉靖等等。等到了崇禎手中,已是無可救藥的殘局而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僧寫給觀音的36封信(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唐僧寫給觀音的36封信(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再解讀:孫悟空、唐僧、崇禎及其他(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