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一節宗教信仰(5)

5.第一節宗教信仰(5)

4。***本主信仰是多民族多宗教文化交流的產物

本主崇拜很明顯地反映出白族與漢、彝等兄弟民族密切的文化交流關係。此外,本主崇拜是多種宗教融合的產物。南詔初期,道、佛兩教相繼傳入洱海區域,儒家思想亦不斷輸入。本主信仰的思想、神系、祭祀儀式等,都受到佛、道、儒的深刻影響。如大黑天神原為佛教之護法神,後來演變為本主,白族地區素有「在天為天神,在寺為伽藍,在廟為本主」之說。這是本主崇拜能夠吸收、包容多民族多宗教文化,不斷展的基礎。

本主崇拜作為一種積極的宗教信仰,反映了白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勇於同自然和社會醜惡現象鬥爭的精神。同時,作為一種重要的宗教文化,本主崇拜在千百年的展進程中積澱了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本主崇拜及其節日活動是白族人民的重要文化娛樂活動,是當代白族的重要民俗事象。而它所體現的宗教和諧、人神和諧在當今世界尤其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三、道教信仰

道教產生於東漢中葉,從相關的文獻分析,道教應該在兩晉南北朝時期就已零散地傳入白族地區。到了唐代,李氏皇室自稱為老子後裔,奉行崇道政策,將道教列為三教之,道教進入興盛時期。通過南詔與唐王朝的交往,道教在洱海地區的影響日益擴大。立於南詔初年的《南詔德化碑》,碑文明確提到「闡三教,賓四門」,並借用道教的哲學思想,闡述了南詔立國「上應天時」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如「運陰陽而生萬物」「道治則中外寧」「我贊普鍾南國大詔,性業合道」等提法。這充分說明,道教在南詔前期流傳與影響已相當深遠。樊綽《蠻書》記載,貞元十年(794年),南詔王異牟尋與唐西川節度判官崔佐時在大理蒼山神祠舉行了歷史上著名的「蒼山會盟」。誓文說:「上請天地水三官、五嶽四瀆及管川穀諸神靈同請降臨,永為證據。」從中可知會盟採用的是五斗米道的三官手書方式。五斗米道是道教的早期教派,后稱天師道。五斗米道在巴蜀地區流行甚廣。從以上記載可知,南詔初期,道教是洱海地區主要的宗教信仰。

南詔後期,佛教興起,道教受到排擠,但因有深厚群眾基礎,在民間仍廣泛流傳。元明以後,道教又盛行起來。元代以來,全真教勢力大盛,大批全真道士來到巍寶山,傳播全真教。據明代李元陽《雲南通志》記載,大理府當時設有「道紀司」負責管理道教事務。清代後期,道教正一道又有流行。正一道奉持《正一經》,崇拜鬼神,畫符念咒,驅鬼降妖,祈福禳災。當時的道士多行呼風喚雨、役鬼降神之事。可見,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道教文化在白族地區從未間斷,道教的重要流派都在此留下了自己的深刻印記。到了近代,境內道教有清虛、火居兩種,清虛道出家,火居道從俗,平時與常人無異,只是有人請時持法器誦經,為人懺悔禳禱。

新中國成立以前,白族農村到處都建有文昌宮或玉皇閣,每逢文昌帝君和玉皇大帝誕辰日,都要舉行祭祀。大理一帶做道場也很常見,正月十六日「送龍船」是最隆重的道教「打清醮」活動,要做道場三天。從民間信仰看,許多白族人家中或供奉太上老君像,或貼掛「天地君親師位」。農曆大年初一,頭一件事就是「請天地」,到龍潭水井處「請水」。農曆六月朔日至六日禮南斗,農曆九月朔日至十九日朝北斗。人死或建房多請火居道士做齋誦經。在城鎮和很多村子中還有洞經會組織,以講傳洞經為名傳播道教,洞經會、拜佛會(又名蓮池會)多在玉皇、老君、文昌、關聖等道教神祇誕辰做會慶祝。但在白族群眾中,基本上沒有專一的道教徒。

現在白族地區只保留有過去遺留下來的少量道觀,清虛派道士基本消失,火居道士人數也很少。道教信仰除在洞經會、拜佛會的活動中有一定保留外,已經逐步融合到本主崇拜等宗教活動及其他一些民俗之中。

道教在白族地區的長期流傳影響深遠。特別是在白族本民族傳統宗教——本主崇拜的形成和展過程中,道教起到了重要作用。本主的系統、稱號、塑像、祭祀等方面,都可以看到濃厚的道教色彩。白族民間最重要的男性宗教組織洞經會或聖諭■,都是以道教文化為基礎。因此,白族民間雖然已無系統的道教信仰,但道教文化的影響卻是無處不在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第一節宗教信仰(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