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節宗教信仰(4)

4.第一節宗教信仰(4)

除了原始宗教的遺存外,本主崇拜的形成和展還受到佛教、道教的很大影響。***如本主的龐大神系與道教相似。道教神常冠以「帝」「君」等封號,本主的封號也多稱「皇帝」「景帝」等,道教神像往往手執寶劍,胸佩明鏡,形象威猛,白族本主神造像也與道教神像相同。此外,本主崇拜活動多由民間道教組織洞經會聖諭■主持。佛教對本主崇拜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一些佛教神祇加入到本主神系統,著名的如觀音、大黑天神等;另在寺廟建築、神像雕塑、祀神、求籤等方面,佛教文化也深刻地影響了本主崇拜的展。在這樣的宗教氛圍中,歷經數百年的消化和吸收,逐漸形成了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本主崇拜格局。

白族本主信仰有以下一些鮮明的特點。

1。本主信仰是一種多神崇拜

各村寨都有自己的本主神,尚未形成凌駕於眾神之上的教主或神王。其神祇既有自然物,如石頭、樹疙瘩、猴子等等,也有神靈本主,如山神、穀神、獵神、龍王、太陽神;英雄本主如杜朝選、段赤誠;帝王將相本主如南詔、大理國王及高級將領細奴邏、閣邏鳳、楊干貞、段宗牓、段思平以及「白子國」國王張樂進求等;外族(主要是漢族)本主如諸葛亮、忽必烈、鄭回、李宓、傅友德等;佛教與道教本主如觀音、大黑天神、文昌、關羽等。可見,本主神的來源是多元的。而在本主廟中,除本主神外,還有很多配神,如子孫娘娘送子嗣,財神管財致富,龍王司雨,五穀神王管糧食收成,六畜神王管六畜成長,從中也可看出本主崇拜是一種以本主為中心的多神崇拜。

2。本主信仰是一種積極的宗教文化

本主信仰在展過程中,曾受到了密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的滲透,南詔大理國時期的一些統治者也成了本主神,但白族土著的本主神祇始終居於主導地位,這些神祇,不分民族、宗教、男女老少,其主體是對人民做過好事,或是其道德操受到人們敬仰的人物。因此,本主信仰先具有十分積極的教育意義。

從本主信仰的目的上看,它追求的是人生現實的幸福,這和佛教、道教等把幸福寄托在虛無縹緲的彼岸世界不同,它對人們起到一種積極的心靈暗示作用,而不是讓人們相信「萬事皆空」的消極思想。

此外,本主信仰還給人們展現了一幅人神親和、人神和諧的理想圖景。在本主信仰中,神的世界與人的世界是息息相通的,如許多本主故事講本主與村中的女子談戀愛,本主時常變做動物到村中視察。本主的生活也一如凡人,他們有七六欲,有喜怒哀樂,一些本主還有很多人性弱點,如小偷小摸、嫉妒、自私、虛榮等等,並遭到村人的嘲笑。因此本主信仰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本主信仰中人神世界的溝通程度,可以和希臘神話相媲美。希臘神話中,神來到人間,往往捲入人類社會的糾紛,或者參與戰爭,甚至有的還是戰爭的製造者。而白族的本主信仰及神話,營造的是一個和平、安寧而又和睦的人神世界。

3.本主信仰是一種人為宗教

本主崇拜雖然沒有其他人為宗教所具有的創始人、嚴格的宗教組織、系統的教義、神學理論經典和道德規範,以及祭儀制度等,但已具備了人為宗教的基本特徵和一般宗教組織的雛形。主要表現如下:本主信仰的全民性,除了怒江白族支系勒墨人以外,其他各地的白族人普遍信仰本主;本主崇拜有固定的祭祀場所,即本主廟;本主信仰有專門的宗教組織團體領導、組織、管理祭祀活動;本主信仰有固定的集體宗教活動。除個人日常祭祀外,每年都有兩次按一套固定儀式祭祀本主的廟會,一次是春節期間迎送本主,一次是慶祝本主誕辰或忌日;本主信仰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宗教儀式和理論經典。本主崇拜雖然沒有系統的教義和統一的神學理論經典,但已形成了類似其他人為宗教那樣的祭祀禮儀和《本主經》。如人們在祭祀本主時,要上祈禱表文、本主誥、謝本主疏,念本主祭文與《本主經》,已經形成了一套基本固定的格式。此外,還有一套清規戒律和道德規範。本主崇拜中的這些內容與形式顯然已區別於原始宗教,也區別於封建迷信,具有了人為宗教的性質。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第一節宗教信仰(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