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六節民族區域自治(2)

21.第六節民族區域自治(2)

20世紀50年代前,三亞地區經濟文化較為落後,人民生活十分貧困。***20世紀50年代后,經濟文化教育等持續展,主要表現是興修水利,擴大灌溉面積,創建工廠,如糖廠、椰子食品加工廠、造紙廠、工藝廠、農機廠、藤竹廠、電冰箱廠和電視機廠等。海陸空交通順暢。城鄉通電通郵。城鄉有醫院、衛生院、影劇院、文化宮、圖書館和書店等。教育展快,從新中國成立前只有8所小學、2所中學展到現在,已有上百所各類學校。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二、五指山市

海南省縣級市,1987年1月15日建立。位於瓊中南部五指山腹地。東北部與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接壤,東南與南部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毗鄰,西部與樂東黎族自治縣相連,北部與白沙黎族自治縣相連。全境東西寬43。8公里,南北長44公里。面積1169平方公里。市府駐沖山鎮。

該市原屬保亭縣的一個鄉。1953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區(后改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政府從樂東縣抱由鎮遷駐通什,成為州府。1959年自治州與海南行署合署辦公時,曾為保亭縣委、縣政府駐地。1962年恢復自治州后,再度成為自治州府,並從保亭縣轄中劃分出來,成為通什鎮,屬自治州直轄。1986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於1987年1月15日將通什鎮改為縣級市,享受民族區域自治待遇。1987年12月31日撤州后,通什市為海南省省轄市。

通什市現轄5鄉、4鎮、7個居民委員會、45個管理區、274個自然村、1個國有農場、1個國有林場。

三、東方市

縣級市建制,1997年3月12日設立。位於海南島西南,瀕臨北部灣。市政府駐八所鎮。該市秦時稱象郡,西漢時稱儋耳郡,東漢時稱朱崖縣,隋時稱珠崖郡,唐時稱儋州,宋時稱昌化軍、黎母、山峒鎮州、瓊州,明時稱南寧軍、儋州、崖州,清時稱感恩縣,民國時稱瓊崖道、昌江縣、感恩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稱東方縣、東方黎族自治縣。1997年3月改稱為東方市。現轄8鄉9鎮、13個居民委員會、142個管理區、219個自然村、3個國營農場、2個林場、1個華僑農場、1個牧場和八所港務局、海南鐵路總公司、871電台等中央、省屬企業14個。居民有漢、黎、苗、壯、回等34萬人。

地勢為東高西低,自東南向西北傾斜,地形呈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類型。境內和邊界上,海拔622~1530米的山有48座,最高的為毫肉嶺,最低的為舊村嶺。水力、森林和礦藏資源豐富。糧食作物有水稻、坡稻、山欄稻、番薯、木薯、玉米、高粱和粟類等。經濟作物有甘蔗、西瓜、蒜頭和辣椒等。熱帶農作物有橡膠、椰子、腰果、木棉和芒果。飼養有豬、牛、山羊和其他家禽。水產有紅魚、馬鮫魚等80多種。珍稀動物有海南坡鹿。旅遊勝地有魚鱗洲、漢馬伏波井、紅興溫泉、獼猴洞、蝙蝠洞、光益洞、俄賢洞、雅隆洞、大田坡鹿自然保護區、八所海濱公園、「三月三」祥地和中沙瀑布等。

20世紀50年代前,經濟文化落後,人民生活十分困苦。20世紀50年代后,經濟文化逐步展,興修水利,興建工廠,創辦各類學校,村村通電通郵,興建各種文化娛樂設施,增建醫療機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四、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

黎族自治地方縣級建制。1987年12月建立。位於海南島南部內陸。東北與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接壤,東靠陵水黎族自治縣,南部和西部與三亞市相連,西北角和北部分別與樂東黎族自治縣和通什市毗鄰。縣境東西寬49公里,南北長54公里,面積1160。6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駐保城鎮。

該縣原稱「保亭縣」,於1935年成立。據許崇灝《瓊崖志略》記載:當時,廣東省政府把瓊崖黎族苗族聚居的五指山區劃分為白沙、保亭、樂東3縣。保亭縣是由原崖縣(現更名為「三亞市」)屬的不打(現為新政的「報打」)、六羅、抱龍(均為現在三亞市的「高峰鄉」)、弓、三弓、同甲峒(現屬通什市)、水翁峒,原陵水縣屬的保亭、六弓、七弓(什玲)、烏牙峒(現陵水縣轄的本號)、嶺門團(現陵水縣轄)、白石團(現陵水縣轄的「隆廣鎮」)、五指山、水滿峒(均為現通什市轄)、吊羅山(現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屬),原萬寧縣屬的稅可、南橋、西峒、北峒,原樂會縣屬的竹根峒、大平峒(現均為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屬)、加曹峒(現屬萬寧市三更羅黎族鄉管轄)、合水圖(現屬瓊海市轄)、加冬圖和母瑞山(現屬定安縣轄)等合併而成。此後仍不斷有變動。1959年3月,國務院批准撤銷陵水、保亭建制,崖、陵、保合併后仍稱崖縣。同年11月14日,保亭又從崖縣中分出,恢復建制,人民政府駐通什。其後20多年間,保亭縣的縣界又有幾次變動,直至1987年12月,隨海南建省改為現名,所轄區域至今沒有變動。現轄4鄉7鎮,59個管理區,461個村民委員會。有6個農場,1個茶場,4個農科所,1個熱帶作物研究所。居民有黎族、漢族、苗族、壯族,其中黎族人數最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黎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黎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1.第六節民族區域自治(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