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節族稱族源(2)

2.第一節族稱族源(2)

侗族先民被貫以「峒」類之名的原因,清代《柳州府志》卷三十《瑤僮》說:「侗人所居谿峒,又謂之峒人。」而徐松石在《泰族壯族粵族考》中所「侗族」之名與洞庭湖有關聯,1看來屬附會之說。有學者認為,「侗族之所以被別的民族稱為『峒人』,乃與其歷來選擇較平的地點聚居這一事實有關」2;又有「峒人」名稱之由來,可能與其居地被稱為「溪峒」有關,溪峒是指四周環山的平壩,該平壩中溪流縱橫3;還有的認為,「隋唐文獻中多稱湘黔桂邊境羈縻州所屬地區為洞或溪洞,宋代『峒』成為羈縻州所屬和行政單位,經常『州峒』並稱」,羈縻州一般轄有若干「峒」,「歷史上對居住在這一地區的少數民族稱為『峒民』或『洞人』,後來,『峒』或『洞』便演變為對侗族的專稱了」。4又有「侗族居處山中小壩,開若『洞天』,故謂『峒民』」等等。5至今,在侗族地區還有許多地方仍保留着「峒(洞)」的名稱,如黎平、從江的頓洞、貫洞等地叫做「六洞」;岩洞、曹滴洞一帶叫做「九洞」;黎平的潭洞、特洞一帶叫做「八洞」;黎平還有肇洞,榕江有利洞,三江有獨峒,三江、龍勝、錦屏、新晃、通道等侗族村寨,也有不少以「洞」命名的。據此,侗族的名稱是由「峒」或「洞」這樣的行政區劃單位逐漸演變而來的。

至於自稱中的「干」,則與柵欄、江西簡稱之「贛」以及「干越」之「干」等有關聯,而「金」又與古代「黔中郡」之「黔」的古音、侗語對「山沖」「洞」等稱的音近或音轉有關。1

另外,還有以地名稱呼侗族的,如「三寶侗」「天府侗」「下河壩侗」「九洞侗」「六洞侗」「七十二寨侗」等。

新中國成立后,1953年在民族識別的第一階段,侗族被識別為單一民族,並統一稱為「侗族」,從此在法律上確認了其名稱地位。

二、侗族族源

關於侗族的族源,學術界眾說紛紜,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不同說法:土著說和外來說,外來說中又有「梧州說」和「江西說」。土著說認為,侗族先民自古以來就生息繁衍在今貴州、湖南和廣西三省區,他們是形成侗族的主體部分,「侗族從遠古以來,就居住在湘黔桂毗鄰的這塊土地上。……侗族是土著民族,土著是侗族的主流。」2「侗族是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土著民族」。3在持土著說之時,還有的學者認為:「侗族是一個以土著為主,並吸收外來成分的民族,它就是由魏晉時出現泛稱的僚人土著在湘黔桂邊境的一部分,經過長時期和其他民族及人們共同體的互相交往,互相影響中展起來的,包括由廣西梧州和江西吉安府遷來的侗族先民在內。」4持此說者的根據主要是民間的遷徙史歌、史書記載以及考古掘等。5

對於「江西說」,主要是依據家譜、史籍記載及傳說。至於流入現居地的原因,則有逃荒、經商、戰亂等。6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立於從江縣上皮林寨的一塊石碑記述當地石姓侗族來源:「蓋自江西故籍,郡號武威吉安府之屬,吉水縣之氏……迨至治極亂生,三一五二之抽丁,十去而十不返;七三六四之賦稅,一不減而二增,兵殘民命,難於保身,不得已而為異域之遷移,扶老攜幼,維其跋涉,棄故土而投他鄉。至我皮林,開疆斬土……」1《我們祖先怎樣落在這個寨子上》則唱道:「我們祖先本姓楊,住在江西太和縣,地名叫做朱始巷,那裏原來很安靜,綠竹滿坡筍子壯。可依地理先生說,那裏地勢不興旺。我們祖先去算命,也說搬遷才吉祥。還說搬遷要出千裏外,子孫才興旺。」2明朝掌管通道播陽司的長官即為江西籍漢人。當時有許多入境通道的漢人為了維護自己的社會地位,與土著民族建立了人身依附關係,把自己的姓送給土著人,謂為同宗同姓同籍。當地侗族有「三百好姓留漢人,剩下六十差姓給我們」之說。3對「江西說」,不少學者傾向於是侗族在形成的過程中,融合了來自江西的漢人所致。如《侗族簡史》稱:「早在宋元時期,就有不少江南籍的漢人,因戰亂或不堪忍受封建統治者的剝削壓迫,便遷入侗族地區。到了明代,朱元璋為了鞏固地方政權,加強封建統治,除沿襲元代衣缽以『隨軍有功』人員任長官司而外,還在侗族地區安屯設堡,『撥軍下屯,撥民下寨』,對侗族人民進行軍事統治,而且這些人大都是來自江西吉安府的漢人。……侗族先民來自江西之說,實際上是民族融合的反映。」4對這種民族融合的狀況,侗款中曾說道:「東方人來起,西方人來往,來了三姓不知,五姓不難,合在一起,聚在一團,團做一寨,喜笑同樂,外患同憂,里內連裙,誰人心不平,都齊來勸解,誰人有高低,甜細語來安慰,憂患深藏,樂同笑嘻,跟隨大夥講花時。」5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侗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侗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第一節族稱族源(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