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節族稱族源(1)

1.第一節族稱族源(1)

一、侗族族稱

侗族是我國南方地區一個古老的民族,自稱為「干」(gaeml)或「更」(geml)、「金」(jeml),在湘黔桂之通道、黎平、三江的三縣交界一帶,侗族內部還有「金佬」(jemllaox)、「金坦」(jemltanx)、「金絞」(jaemljaox)之互稱。另又有「干帕」(gaemlpap,藍侗)、「乾巴」(gaemlbagx,白侗)等稱。漢族稱之為「侗家」「洞苗」「峒崽苗」「侗家苗」等,或泛稱為「苗」。苗族稱之為「呆故」(daixguv),水族稱之為「更」(geml)。

秦漢時期,侗族先民被包括在「黔中蠻」「武陵蠻」或「五溪蠻」等古代民族中;魏晉南北朝至唐,侗族先民則被包括在「僚」「烏滸」等族群中。侗族作為一個單一的民族共同體出現於史乘中,大概是在宋代。這一時期史書中所記載的「仡伶」(keeclanp)、「仡欖」等,是侗族自稱「干」或「金」的漢字記侗音的音切。1《宋史·西南溪洞諸蠻》說:乾道七年(1171年)靖州有仡伶楊姓,沅州生界有仡伶副峒官吳自由。陸遊《老學庵筆記》卷四「辰沅州蠻」說:辰、沅、靖等州,有仡伶、仡僚、仡僂、山僚,俗亦土著,「男未娶妻者,以金雞羽插髻;女未嫁者,以海螺為數珠掛頸上」「農隙時,至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數人吹笙在前導之」。這些姓氏和習俗均與現在一些地區的侗族有相類似之處。元代,侗族先民還有「佯僙」之稱。《元一統志》卷十《思州軍民安撫司》說:「蠻有佯、仡佬、木搖、、數種。」「佯」在《招捕總錄》「八番順元諸蠻」條又作「楊黃」「佯僙」,據明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六《石阡府風俗》載:「郡夷多種……洞人,即佯僙……男子帶竹笠,蓬頭跣足;婦人綰尖髻,插兩股釵,帶大耳環。婚姻論財。」至明代,尚有「伶」的稱謂,如明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七《黎平府》載:「黎平在貴州之東,界於沅、靖之間,古佬、伶、苗、僚之區。」而「僚」亦被視為侗族先民的稱謂之一,如明末鄺露《赤雅》說「狪亦僚類」,而清代顧炎武在其著《天下郡國利病書》中寫道:「峒僚者,嶺表溪峒之民,古稱山越,唐宋以來開拓浸廣。」可見,山越—僚—峒有一脈相承之源。

漢人稱之「峒(侗)」名,最早見於明代,是為「峒(蠻)」「狪(人)」「洞(人)」等。明人鄺露曾遊歷今廣西梧州、桂林、興安、平樂等地,著有《赤雅》,書中載:「狪亦獠類,不喜殺,善音樂,彈胡琴,吹六管,長歌閉目,頓搖足為混沌舞。」又《天下郡國利病書》中稱:「蒼梧有猺狪。」這裏的「狪」「猺」顯然具有歧視、侮辱意。明人田汝成《炎繳紀聞》卷四中也載:「峝人,一曰峝蠻,前代避兵流之裔,散處於牂牁舞溪之界,在辰、沅(今湖南沅陵、瀘溪、辰溪、漵浦、芷江、黔陽、麻陽)者尤多。」又載當地居民之習俗道:「男子科頭徒跣,或趿木履,以鏢挐自隨,睱則吹蘆笙、木葉,彈三弦琵琶,擘鷹逐犬為樂。」此外,明弘治《貴州圖經新志·黎平府·風俗篇》卷七、嘉靖《貴州通志·黎平府·風俗》卷三、郭子章《黔記》等,都詳細記載了黎平府屬「洞蠻」即「峒(侗)人」的社會組織、生活習俗等況。以上各書還分別記述了鎮遠、思州、石阡、思南、銅仁等府「峒(侗)人」之生活狀況。萬曆《貴州通志》卷十五亦載:「永從縣曰峒蠻者……耕用必偶出入。」「亮寨司(今錦屏等地)……曰峒人者,俗與潭溪同」。而明瞿九思《萬曆武功錄》卷四《懷遠諸傜僮列傳》則記廣西懷遠(今三江)侗人道:「懷遠,柳州屬邑也。屬右江上游,旁近楚之綏、靖,貴築之黎平。黃土絞團伶侗,與三甲殘民,鐵甲勁弩,皆其所長。……四港、東零、波浪、塘掘,屬武洛侗人。」清代至民國時期仍延續明代稱謂,如清雍正金拱《廣西通志》卷九十四錄自《歷朝馭蠻》說:「高宗(指南宋高宗,1127~1162年在位)紹興時,安撫史呂願中誘降諸蠻狑(伶)、狼(俍)、獠(僚)、狪(侗)之屬三十一種,得州二十七,縣一百二十五,砦四十,峒一百七十九。」而同書卷九十二《諸蠻》裏也有「梧(州)、潯(州)多狑(伶)、狪(侗)、蜑人」的記載。同治《桂平縣誌》卷三十一載:「諸蠻,稽其種類,見於省志郡志州縣誌,則為猺、為獞……為狪、為水……」清光緒十年(1884年),全文炳纂修《平樂縣誌》說:該縣有「犵狪狑人,凡二種,依山林居,無酋長版籍,以射生為活」。又說:「一曰獪人,一曰水人,一曰狪人,一曰蠻人。」李宗昉《黔記》卷三載:「洞苗,在天柱、錦屏二府……女人戴蘭布角布,穿花邊衣裙,所織洞帕頗精。」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侗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侗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第一節族稱族源(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