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七節歷史遺迹(2)

24.第七節歷史遺迹(2)

由此可見,鳳凰坳城牆是為防禦「虎龍賊」而修築的。***石城牆多修築在交通要道的各個險要坳口,用大塊石頭壘砌而成,牆體厚約1。5米,高達丈余。從坳口起始,沿著兩邊的山樑延伸,直到懸崖為止。在當路口處開個城門,高約2米,寬約1。5米,城門頂蓋及底座均用整塊長過2米的巨石,而且上下相對鑿有石槽,選用質地堅韌的粗木條做欄柵。清末民初,民間用的武器還是刀、矛、弓箭等,粉槍算是最先進的了。因此,遇有險,柵木將城門柵住,再加上大鐵鎖,城門便固若金湯,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有的在城牆中腰開有一排槍眼,從槍眼射擊,可以阻擊來自對面任何角落的匪賊。有的還在城牆的兩端用圓木架成平台,再用藤條穩住,平台上壘起石塊,形成一堆堆像穀倉一樣大的石垛,它們如同一個衛士,默默地堅守在密林深處嚴陣以待。一旦有匪賊入侵,守城人員立即關閉城門,同時吹起牛角號鳴警。這時,村裡的老弱婦孺立即入岩寨躲避,青壯年們則趕到城門抵禦,開槍射箭。高崖上的人們則砍斷藤條,圓木平台滑動,石垛崩塌,大大小小的石塊如同蜂群搬遷,密密麻麻沿著山勢飛滾而下,排山倒海般,一下就可把來敵埋於亂石之中。

石城牆是毛南族先民用以保護自身安全的雄偉屏障,是毛南族先民以改天換地的精神與血汗築成的壯麗文化長廊和輝煌歷史豐碑,它宏大威嚴,永昭後人。新中國成立以後,公路逐漸延伸到毛南山鄉各地,部分城牆已被拆毀,如中南鄉與下南鄉交界的鐵坳城牆、內盧屯與下開屯交界的木槽坳城牆就是如此。如今餘下的城牆也都蘚苔橫生、老藤攀附,只能供後人瞻仰憑弔。

三、干孔屯礦址

下南鄉古周村藏有水銀礦。據傳,早在清朝時期就有湖南人來到這裡開採,並就地煉成水銀。莫家仁、梁友壽編著的《毛南族簡史》中說:「國民黨統治時期,曾招雇毛南族農民數十人當礦工,於中南鄉之干孔村開採水銀礦,現尚保留有礦坑、礦砂和冶鍊水銀的爐灶遺迹。」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毛南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毛南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4.第七節歷史遺迹(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