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三節服飾習慣(3)

8.第三節服飾習慣(3)

(七)女頭巾。***中年婦女用,多用自織的黑布,少數用機織布的皺紋綢料。頭巾寬約40厘米,長約160厘米。用時,先將頭巾直折為4層,然後把一頭打開一半成兩層布,貼於額前,其餘部分沿著頭部周圍整齊的纏繞,包住鬢,巾頭扣在布圈裡面不外露。20世紀50年代以前普遍使用,此後逐步為毛線帽代替,如今只有極少數婦女包頭。

五、裙類及墊肩

(一)馬裙。又叫掛肩裙,毛南語稱「托」,長度以頸胸至膝蓋,勞動時男女皆用,主要是防備衣褲污染。至今仍在使用。

(二)腰裙。毛南語稱「齊裙」,多為婦女所用。腰裙的帶子特別講究,其經緯線是用黑白絞股棉線織成菱形圖案,寬約2厘米,尾端留有鬚鬚,長度能圍腰兩圈。紮起這種裙,好處很多,既顯示女子的手藝,又可保暖,還可防污,而且能顯出婦女特有的曲線美。

(三)墊肩。毛南語稱「塔哈」,用多層布密縫而成,圓形,中間空,以能圍住頸脖遮住兩肩為適。開口於頸喉部位,挑東西時使用,主要是防備衣肩磨爛。披上墊肩,能體現出勞動者勤勞樸實的風姿。

六、鞋襪類

(一)貓鼻鞋。毛南語稱「鞋能貓」,鞋尖上翹,形如貓鼻,因而得名,為20世紀40年代以前成年婦女走親、做客時穿用。其鞋鞋幫較淺,只有3厘米左右高。前幫亦很淺,只能蓋住腳指頭。鞋面綉有花草圖案,鞋口周邊緄一道邊。鞋跟另縫上一塊形如舌頭的墊布。因為當時婦女穿鞋是趿拉著的,所以鞋底的後半部也多加幾層布,並納成四個菱形圖案,以耐磨。

(二)圓口鞋。20世紀以前,男女穿的布鞋不分左右,後來鞋底才分左右,叫「左右鞋」。其中又以鞋面的鞋口形狀而分為圓口鞋、舌口鞋等。鞋底多用白布,鞋面多用黑布。先是沒有鞋攀,隨後做攀子。當鞋底分左右後,攀子即分為左右一律向外扣。其扣先是陶質的,扣耳容易脫掉,以後改用骨質扣子。20世紀40年代以前,人們只有趕圩、走親、赴宴及晚上臨睡前洗腳后才穿上鞋子,平時居家、下田下地均打赤腳,上山砍柴才穿上草鞋。20世紀50年代以後,打赤腳的人逐步減少。如今,犁田、耙田、插秧也穿上高筒水鞋,會衲布鞋的婦女已寥寥無幾。

(三)草鞋。20世紀50年代以前,毛南族人上山砍柴、走長途遠路一般都穿草鞋。所謂草鞋,並不是野生茅草製成的,而是用竹殼、米草、九層皮、竹棉或爛布條等為原料,製成後分別稱為竹殼草鞋、米草草鞋、九層皮草鞋、竹棉草鞋和爛布草鞋等。草鞋的帶子多用棉紗織成的「雞腸帶」,少數用膠條。如果是九層皮織成的草鞋,其帶子亦用九層皮搓成細繩代替雞腸帶。

草鞋的款式及用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起初,前面兩邊各結兩個子,用一根帶子做「之」字形串起來。後來,前面各結4~6個子,後跟各結3個子;帶子以尖頭為中點,兩頭分別串入前面子耳,然後在腳板上交叉,再串入後跟的子耳,最後返回腳板上的交叉點綁緊,這樣就顯得別緻一些。20世紀五六十年代后,開始用車輪底草鞋,其綁帶亦用膠條。那時,能穿上車輪底草鞋,也算夠氣派了。20世紀70年代以後,草鞋逐步為解放鞋代替,現在已經絕跡了。

(四)布涼鞋。毛南語稱「鞋將」,20世紀50年代以前在熱天趕圩、走親、赴宴時穿用,穿起來通風涼快。布涼鞋的形狀與草鞋相似,但所用的原料均為布料。鞋底比一般鞋稍薄。婦女穿的布涼鞋多在鞋面綉上圖案,顯得格外美觀、秀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毛南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毛南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8.第三節服飾習慣(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