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三節服飾習慣(2)

7.第三節服飾習慣(2)

二、女裝

(一)緄邊衣。***毛南語稱「骨緄」,20世紀20年代以前使用。布料為本地自織自染的黑布,手工縫製。緄邊衣袖子寬鬆,衣身長過膝蓋,一個衣兜縫在右開襟裡面不外露。它的特點是袖口、肩周及前後擺的邊沿均用異色布條緄1~2道,每道寬約1厘米,越細視為越好。前擺的左右下角各鑲一異色的雲藕圖案,其色與緄邊的布條同。

(二)便裝。毛南語稱「骨細喂」,其式樣與緄邊衣相似,但衣身及袖子不像緄邊衣那樣寬鬆,而是比較緊身,為中青年婦女所用。長度只遮住臀部,穿起來能體現出女性特有的曲線美。便裝從20世紀30年代啟用,所用布料先是本地自織自染的藍布,以後逐步用機織亞藍、上海灰、陰丹士林、安安藍等,色樣逐漸變多,縫製亦從手工逐漸過渡到縫紉機縫製,現在仍未絕跡。

(三)汗衫。毛南語稱「骨墊紋」,即墊汗衣,用白布縫製,形狀與便裝相同,但較之稍緊身,穿在貼身的便裝裡面,上下各露出一線白色,頗為別緻。

三、童裝

(一)線扣衣。毛南語稱「骨勒扣蒜」,為1歲以下的嬰孩穿用。以搓緊絞牢的棉線為扣子,扣衣時,將衣襟兩邊的棉線合攏綁牢即可。用棉線為扣子,其優點是細而軟,使嬰孩細嫩的肌膚不受壓迫而舒適。男嬰穿對開襟衣,女嬰穿右開襟衣,至今仍在使用。

(二)帶子褲。毛南語稱「花棟」,開襠,1~3歲孩子穿用。其褲頭背後用兩條布帶攀過肩上扣於前面兩個扣眼,大小便只需蹲下即可。

(三)攀肩褲。毛南語稱「花班托」,開襠,4~7歲小孩穿用。此褲在「帶子褲」的基礎上,前面從腹部到頸部的部位,加一片布料遮住胸部,中間縫一個小衣兜。腰背的褲頭縫兩條雙層布的帶子,交叉於背部,然後攀過肩上掛下來,扣於前面的扣子,不扎褲帶。

四、帽子、頭巾

(一)瓜皮帽。因形如香瓜皮的斑條而得名,毛南語稱「模稜」,20世紀30年代以前老年男人戴。其中因用面料不同又分為絨瓜皮帽和黑緞瓜皮帽。絨瓜皮帽的面料為平絨,黑緞瓜皮帽的面料為黑緞。裡層均用深藍色或黑色土布。整頂帽子分上層、下層兩個部分。下半部分是一個1寸多寬的布圈,其長度根據各人頭部的大小而定。上半部分由8瓣等腰三角形的布片(每瓣均有裡外兩層)合攏縫成。頂端加一個布球,絨瓜皮帽的布球如半個雞蛋大,其料與帽身相同。

(二)牛屁股眼帽。毛南語稱「模嚴」,20世紀30年代以前老年男人戴。這種帽子製法較簡單,把兩條約15厘米寬的布片重疊在一起,縫成布筒子形狀,外層為黑布,裡層為藍布,布筒的大小依各人頭部的大小而定。縫好后,將布筒子的一頭密密摺疊,再用粗棉先串通抽緊,中間自然形成一個像雞蛋的洞眼,外形如牛屁股眼,因而得名。這種帽子戴起來既保暖,又透氣,折下來洗也方便。後來1~3歲的小男孩也戴這種帽子,只是把它縮小而已,同時在前額部位鑲上彩蝶、獅頭等圖案。到20世紀70年代后較少使用。

(三)風帽。即遮風的帽子,形如湯匙,小孩禦寒戴。用兩層布縫製,布層之間鋪一層棉絮,前額用綵綢剪成獅嘴、獅鼻、獅眼釘上,兩角亦用綵綢剪成「○」形的獅耳釘上。戴來帽尾遮住頸背,可御風寒。20世紀60年代以後較少使用。

(四)圈帽。毛南語稱「模窮」,女孩熱天戴。此帽用兩層布製成,前額高,呈山形,外層用彩絲綉成各種花草、彩蝶等圖案,左右兩邊各釘上6~8枚銀質人頭像,周邊下沿各吊著多枚銀鈴子。20世紀50年代以前普遍使用,20世紀60年代以後逐漸少用。

(五)熊帽。女孩冷天戴,因其形如熊貓頭而得名,多用較厚的雙層絨布製成,布層之間夾有棉絮。20世紀30年代以前普遍使用,此後逐步以羊毛線帽代替。

(六)布檐帽。毛南語叫「模額」,因前額有一塊布檐而得名,青壯年男人戴。20世紀40年代至80年代普遍使用,如今亦未絕跡。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毛南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毛南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7.第三節服飾習慣(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