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三節服飾習慣(1)

6.第三節服飾習慣(1)

毛南族的服飾,明朝以前由於沒有文字記載,無法考究。直到清朝戊申年(1788年)的譚家世譜碑才有「婦女穿衣無裙」的記載。它反映了毛南族的服飾簡樸無華,便於行動,男女都喜歡青、藍、黑(用藍靛染制)的自織土布衣褲。民國(1912~1949年)以後,外地客商進入毛南山鄉,機織布匹大批湧入市場,毛南人穿著的樣式、布料、花色亦隨之生變化,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機織布、化纖、針織品、呢絨等各種檔次的機縫成衣、時裝已代替了歷史上長期使用的土布、手縫布衣、手編草鞋等,青年人西裝革履、趕時髦已是平常的事。如今毛南人和漢族人走在一起,如果單從服飾去辨別,那真是「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回顧歷史,現將毛南族的傳統服飾簡述於下。

一、男裝

(一)五扣衣。毛南語稱「骨餓妮」。意為五顆扣子的衣服。其料用自織自染的土棉布。樣式與普通女便裝相似,圓領、寬袖、右開襟,但不鑲花邊。其特點是有5顆晶亮的銅扣,故稱「五扣衣」,即領口1顆,右襟3顆,與領扣垂直相對,安在肚臍眼位置1顆,下面開襟。衣服口袋和女裝一樣,只有一個,縫在右襟裡面不外露。但裁法與女便裝不同,其特殊在衣服前面的外層。它將右襟下面第三顆扣子位置至肚臍眼扣子位置這一角的布片裁掉,使從此處起下半部的裡層和外層各露出一半。這種衣服穿起來寬鬆、舒身、四肢活動自如,為清朝所流行。當時,毛南山鄉還沒有縫紉機和車線,全用自製的棉線手工縫製。後來,人們認為其款式缺乏健美感,到民國以後便不再流行,現已失傳。

(二)寬筒褲。毛南語叫「花捏」,所用布料與五扣衣同,與五扣衣配套。其特點是褲筒寬大,一般為30厘米,有的寬達50厘米,小解時不用解開褲頭,撈起褲腳到臀部即可,十分方便。剪裁時,褲頭與褲腳分開,褲頭布紋為橫向,褲腳布紋為縱向。穿時,左手先將褲頭向前拉緊,使背部褲頭貼緊腰背,然後右手從右胯壓住褲頭,沿著肚皮往左胯移動,左手再將餘下的部分向相反的方向重疊過來,再扎入褲帶里。寬筒褲的流行與消失時間與五扣衣同步。到20世紀中上葉,雖然還有人穿「花捏」式樣,但褲頭、褲腳都已縮小,穿起來也顯得比較輕巧合身。

(三)纏頭巾、束腰帶。纏頭巾,毛南語叫「掛爪」,用自織自染的黑布料,寬1。2尺,長8尺,尾端有5寸長的布須。著裝時,將頭巾的寬面摺疊四層,然後從左至右有規律地纏繞在頭上,讓尾端露出頭頂。如此,走起路來,布須抖動,恰似小山羊,故又叫「羊角巾」。束腰帶,亦用自織自染的黑布料,長8尺,兩端用紅、綠、黃、藍、白五色絨線鑲成鋸齒形布須。纏腰時,讓有彩色布須的兩端露在外面。它與纏頭巾、五扣衣、寬筒褲配套著裝,加上白底黑面布鞋,顯得英俊威武,虎虎生氣,頗有武俠勇士的氣派。纏頭巾、束腰帶亦於清朝(1636~1911年)流行,民國以後逐步消逝。

(四)馬蹬衣、騎馬褲。馬蹬衣,用機織黑布縫製,圓領,鉗銅扣,款式緊身,長至臀部,衣背下面開有4寸長的口子,衣袖口呈馬蹄形。騎馬褲,用料與馬蹬衣同。所謂「褲」,其實只是兩隻套筒而已,它套在長褲外面,沒有褲襠、褲頭,褲筒也不相連。其長度以包住大腿和小腿為準,兩端都用絨線紮緊。馬蹬衣和騎馬褲配套使用,是有名望的長者趕圩、走訪親友或赴宴騎馬時的穿戴,於20世紀30年代以前流行,40年代以後逐步消失。

(五)堂裝。又叫便裝,有5~7顆布紐扣,毛南語稱「骨勒扣衣」,即布扣子的衣服,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普遍使用。布料多用本地自織自染的藍布,少數用機織藍布,手工縫製。開始時,只在前擺的右下角安一個衣兜,接著左下角增加一個衣兜,而後左胸增加一個,最後右胸前又增加一個,即成4個衣兜的唐裝。下面的兜子比上面的稍大。當時,有文化知識、有地位的男人,走親、赴宴時穿上長衫或中褸,會被一般農民羨慕的。褲子仍普遍用寬頭褲,但褲筒已縮小為30厘米左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毛南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毛南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6.第三節服飾習慣(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