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七節民族區域自治(2)

20.第七節民族區域自治(2)

1985年,全國人大毛南族代表譚學軍(女)在全國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上,代表環江各族人民向全國人大和國家民委送交了《要求建立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提案,得到與會的32名代表的附議支持並簽名,把要求成立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議案報送大會主席團。***會議決定由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轉交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著手研究。同年9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派工作組到環江調查,他們深入全縣各鄉鎮進行調查,廣泛聽取廣大幹部、各界民眾對成立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認識、態度、意見,了解環江縣各族人口狀況,了解環江各民族的幹部狀況以及成立自治縣後有無當家作主能力,了解環江境內各民族之間過去和現在的民族關係狀況。調查組分別召開各民族代表、各界代表、各級領導和各階層代表座談會,調查組還到毛南族、壯族、苗族聚居區去召開座談會和進行個別訪問。被調查採訪的共有121人,他們當中有毛南、壯、漢、苗、瑤、仫佬等民族,有縣、鄉、村三級幹部以及農民和退休的幹部職工,他們絕大部分都要求成立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調查組經過一星期的調查研究,認為建立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不僅是毛南族人民的強烈要求,而且是環江全縣絕大多數民眾的共同心愿和迫切要求,各方面的條件均已成熟。

1985年11月在環江縣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大安鄉、上南鄉、下南鄉、馴樂苗族鄉、木論鄉5個代表團和洛陽鎮部分代表向大會提出要求成立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經大會主席團研究,決定提交代表大會審議,經大會審議並通過大會主席團提交大會討論的《要求成立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議案》。11月2日,環江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環報(1985)01號文件向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呈送《關於上報縣八屆人大二次會議決議請儘快批准成立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報告》。1986年2月1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以桂政報(1986)27號向國務院報送《關於撤銷環江縣,設立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請示報告》。

1986年11月1日,國務院正式批複「同意撤銷環江縣,設立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以原環江縣的行政區域為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域」。

1987年2月21日,環江縣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決議,成立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籌備委員會。1987年11月7~10日,在環江縣城召開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出席這次會議的代表217人,其中毛南族51人,占出席會議代表總人數的23。5%;壯族140人,占出席會議代表總人數的64。5%;苗族4人,占出席會議代表總人數的1。8%;瑤族3人,占出席會議代表總人數的1。4%;漢族13人,占出席會議代表總人數的6。0%;其他民族6人,占出席會議代表總人數的2。8%。出席會議的217名代表中,女代表54人,占出席會議代表總人數的24。9%。與會代表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選舉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組織法》的規定,經過充分的醞釀和民主協商,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差額選舉,選出自治縣第一屆領導班子成員,他們是人大常委會主任譚亮明(毛南族),副主任覃盛華(壯族)、覃樹尤(壯族)、歐玉美(壯族)、蘭新崗(壯族)、鄒本源(苗族);自治縣縣長譚樹秧(毛南族),副縣長羅志傑(壯族)、鍾受彬(女,壯族)、蒙炳良(壯族)、揚池芳(女,漢族);法院院長韋春流(壯族);檢察院檢察長韋卓訂(壯族)。這次選出的政府領導平均年齡45歲,大專以上文化程度6人,占自治縣第一屆領導幹部班子成員總數的86%。

1987年11月24日,在縣治住所思恩鎮隆重舉行慶祝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成立大會。

(三)自治縣轄屬。成立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轄大才鄉、思恩鎮、水源鄉、上南鄉、洛陽鎮、川山鄉、木論鄉、下南鄉、大安鄉、明倫鄉、東興鄉、龍岩鄉、長美鄉、上朝鎮、馴樂苗族鄉等3個鎮,11個鄉,1個民族鄉,140個村以及2625個村民小組。1987年年底統計全縣人口316113人,其中壯族225044人,佔全縣總人口的71。2%;毛南族53605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7。0%;漢族28269人,佔全縣總人口的8。9%;苗族3108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0%;瑤族3549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1%;仫佬族1212人;侗族440人;其餘為其他民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毛南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毛南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0.第七節民族區域自治(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