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跨越三百年的民族大融合――「走西口」的歷史意義(1)

24.跨越三百年的民族大融合――「走西口」的歷史意義(1)

「走西口」雖僅三個字,卻活化為一個文化符號,衍生出一段傳奇,締造出一部名聞天下的移民史。***走西口的過程,的確稱得上是一部大傳奇,雖然其中不乏血淚和辛酸,但總有一種精神不會磨滅,那傳奇中一個個勇往直前的靈魂散著永恆的光彩。

「走西口」極其深刻、複雜、豐富的社會內涵,歷時三百餘年的過程,在晉蒙陝冀以至蒙俄歐亞廣袤的地域上,構成一種獨特的人文景觀。

走西口的山西人很能吃苦,堅強勤謹。大多數的晉商崇奉誠信,這是他們行商的根本,也是走西口的晉商們行商的原則和靈魂。過去有人說山西人「摳」,其實不公平,「摳」是被迫無奈,不「摳」就沒有出路沒法活命。正是這種「摳」使他們中的許多窮人變成了富人,一些長工變成了地主,一些小商變成了巨富……從1875年至1945年間,僅河曲縣到內蒙古定居者就近十萬,清代山西省前往口外的人口數字則更為龐大,外出移民總數達一千三百萬之多。現在的呼和浩特,80的漢人都是山西人走西口留下的後代。

一些聲名顯赫的商人,在當初走西口時,大多還是一些小商販,關口內外物資的相互需求,造就了這些生意人進行買賣的條件與機遇。而成功者的榜樣,給更多走西口的人帶來了生活的希望,從而進一步推動了「走西口」的浪潮。

口內的農民走西口後來到塞外,與草原人民聯手共同開大西北,在「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廣袤土地上,開出了良田萬頃、五穀豐登的塞上江南,開出了商賈輻輳、百貨雜陳的繁榮城鎮,可謂功莫大焉。

「走西口」極大地加強了口外邊地與內地的聯繫。以山西為例,清代以來有一句諺語:「雁門關上雁難飛,歸化圓寶如山堆。山西亢旱沒啥事,歸化一荒『嘴揪起』。」所謂嘴揪起,也就是餓肚子的模樣。雁門關在今山西省代縣西北,為山西衝要三關之冠。歸化即現在的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帶。此句諺語的意思是說:歸化為商賈輻輳之地,對於山西經濟的影響極大;山西的一些地方,即使生大旱,對於當地社會並無太大的影響;但如果歸化一帶生災荒,那這些地方的民眾就只能忍飢挨餓了。這反映出山西的一些地方對於口外經濟有著極大的依存度。

「走西口」推動了塞內外物資交流和商品經濟的展。清代的山西人不僅壟斷了旅蒙商業,活躍了內地與塞外的物資交流,而且開闢了一條從茶葉產地,經長江、黃河、蒙古沙漠、俄羅斯西伯利亞,到歐洲腹地聖彼得堡的國際茶葉商路,從而推動了商品經濟的展。

而對口外蒙古地區而,內地大批移民的到來,帶來了較為先進的農耕技術,促進了西口外農業的展。移民的辛勤耕耘,將傳統的農耕界線向北推移,使得當地單一的游牧經濟生變化,逐漸形成了農牧並舉、蒙漢共居之鄉。從歷史上看,地處黃土高原的山西、陝西,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之一,是中國內地最早得到開的地區,農耕文明有著數千年的歷史。

「走西口」促進了塞外農耕經濟的展。明代已有山西人偷渡到蒙古南部地方聚居開農耕土地,時稱「板升」,有的學者認為即「百姓」之諧音。清代,隨著走西口的展,塞外千里沙漠,已出現數十萬頃良田。歸化城(今呼和浩特)一帶已漸由牧區轉化為農耕區。口外蒙古地方農業的展,到清中葉已不僅滿足了本地需要,而且可大量向長城以南地方供應,以致有「塞上穀倉」之稱。走西口的大軍中,大部分是「打工仔」,窮苦人居多,但也有很多匠人、藝人等。窮苦人來到西口外,養成了吃苦耐勞、勇於奉獻的精神。匠人、藝人,如鐵匠、木匠、柳匠等來到西口外,把口裡的先進技藝帶到口外,加速了西口外由游牧文化向半農半牧以及農耕文化的轉變。

而大批「走西口」的經商務工者的紛至沓來,則刺激了蒙古地區商業的繁榮和城鎮的興盛。「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復盛公」是晉商喬家的商號之名,喬家的創業始祖在包頭西腦包先開草料店,后開貨棧,再開「廣盛公」商號,后展為「復盛公」商號,繼而展為許多「復」字商號。他們之於包頭城的形成和展,凸顯了昔日晉商與邊塞城鎮繁榮的密切關係,推動了塞外城鎮的展。大批晉商與山西民眾移民聚居塞外,使原為蒙古游牧地的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商販雲集,成為「塞外明珠」。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哭泣的歷史:正說走西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哭泣的歷史:正說走西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4.跨越三百年的民族大融合――「走西口」的歷史意義(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