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什麼人留下個走西口――「走西口」的歷史成因(6)

22.什麼人留下個走西口――「走西口」的歷史成因(6)

由於運糧有功,雍正皇帝授予范毓賓二品官銜,並給了他和他的商業夥伴對蒙、俄貿易的特權,這就使得晉商能先人一步進入西北市場。在當時的條件下,大宗貨物的運輸完全是靠人力和畜力來完成,這就使得成千上萬的山西農民離開土地,揭開了大規模走西口的序幕。旅蒙晉商巨擘「大盛魁」就是這樣由肩挑小販起家,直到展成為對蒙貿易的最大商號。無能力獨立經營者,則因熟悉路徑,深諳口內外行,常常為大商人、商隊、商鋪當夥計,運送貨物,掙賣命錢。

塞外邊地為商販們提供了很多機會:口外的駐防軍隊需要糧秣,大片的土地需要耕種;種地人、邊塞將士和蒙古游牧人民需要大量的生活用品;塞北的毛皮、呢絨原料是內地貴胄之家的奢侈品;商人往返的頻繁又呼喚著大量旅舍、客店、飯莊的出現。這裡就有商機,就是潛在的市場。口外在召喚,許多人都坐不住了,

於是,通往口外的路上,開始熱鬧起來了。

這一時期走西口的人非常多,最初「皆令冬歸春往,毋得移家占籍」。但後來呢,這些穿梭於口內口外的「雁行客」,一旦條件允許,「竟將全家搬出口外」,成為內蒙的定居移民。他們入鄉隨俗,「衣蒙服,習蒙語,行蒙俗,入蒙籍,娶蒙婦」,過起了「蒙化」的漢族生活。

在清初曾被一度阻隔了的走西口的路,就這樣被打通了。

清初走西口的「破冰」之原因,還有一種說法。據史載,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御駕親征準噶爾部噶爾丹,三十六年再征,大捷。康熙先後途經河口、保德、府谷、神木、榆林等地查訪民,了解到長城外東西兩千里長、南北五十里寬的黑界地土地肥沃、水草豐旺,多少年來是無人區,這區域比長城內條件要好得多,可移民。從此,歷史上農民成批地走口外謀生的大規模移民開始了。此後移民運動時緊時松,但始終沒有間斷,一直延續到民國。

到口外去展商業,展貿易,成了這一時期走西口的主流。許多人在此國家政策拉動的大環境下,歷盡艱辛去口外淘金,創出了自己的事業,湧現出了一批在商場長袖善舞的晉商。他們在遼闊的口外創下了不世之偉業,以至於後來的票號建立,誕生了欣欣向榮的金融業。所以,西口之外的異地他鄉,反倒成了晉商的祥地。

走西口開始於明朝中葉,歷經整個清代和民國。在清代,走西口的人數最多。其當時的歷史背景是:

一是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尖銳化。明末清初戰亂的結束,大一統局面和休養生息政策的推行等,對人口的增長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康雍乾時代中國人口急劇增長,形成內地人多地少的局面。乾隆時全國人口突破三億大關,道光三十年(1850年)已達四點三億,為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人口最高紀錄,以致人多地少矛盾越尖銳。在內地因土地集中和人多地少矛盾而造成無法生存的過剩人口,為謀食而背井離鄉,遊走四方,尋找新的耕地,淪為流民。在這種狀況下,地廣人稀的塞外蒙古便成為人們奔赴的地方。山西河曲民歌唱道:「哥哥走西口,小妹妹也難留,止不住傷心淚,一道一道往下流……」乾隆帝曾說:「朕臨御以來,闢土開疆,小民皆得開墾邊外地土,藉以暫謀口食。」

二是生頻仍的自然災害。「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這民謠充分反映了「走西口」的大多數民眾是因自然災害引起的饑民。他們為了生存,不得不四處逃荒覓食。據統計,乾隆五十年,山西忻、代等州災民兩萬。光緒三年到五年(1877—1879年)山西生大旱,史稱「丁戊奇災」。「晉省城災州縣已有八十餘邑之多……待賑饑民逾五百萬之眾,……往來二三十里,目不暇接,皆系鵠靣鳩形,耳之所聞,無非男啼女哭……甚至枯骸塞途,繞車而過,殘喘呼救,望地而僵。(何炳棣著、葛劍雄譯《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哭泣的歷史:正說走西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哭泣的歷史:正說走西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2.什麼人留下個走西口――「走西口」的歷史成因(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