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什麼人留下個走西口――「走西口」的歷史成因(1)

17.什麼人留下個走西口――「走西口」的歷史成因(1)

在走西口的民歌中。***有這麼一句:「天下的黃河向東流,什麼人留下個走西口」?

這個飽含辛酸的句子,其實也隱含著另一層意思:詰問走西口的起源。

走西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目前學術界的定論是從明代中期開始,其**出現於明末清初,直到清朝末年,這個時期走西口的人口數量最大,前後經歷了大約三百年的歷史。

走西口的主要是山西人,陝西、河北也有流民湧入走西口的大潮。

我們都知道,走西口的路上千難萬險,山河阻隔,關山難越。漫漫長途中,不僅有飢餓與乾渴、嚴寒和酷暑,而且有不少匪患,時時威脅著走西口者的生命安全。其艱難與危險的程度,是不難想象的。

那麼,為何還要走西口呢?

前後持續了將近三百年的走西口,之所以能夠生,有著雙重的歷史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由於當時山西人口比較多,且生存條件惡劣,所以老百姓生活比較困難。於是窮則思變,人口外遷。

另一原因就是在內蒙這一帶當時的邊防需要。一部分人走西口,就是為了適應這種要求,到口外去展商業,展貿易,以至於到後來的票號,晉商就是在明代中期時候,因內蒙邊防的需要展起來的。

先說第一個原因,也就是因山西老百姓貧窮而不得不背井離鄉這個原因。

在當時,山西有很多窮漢,他們窮困的原因並非懶惰,而是山西的自然條件實在太惡劣。清朝山西一個讀書人在談到山西時曾痛心疾地說:「無平地沃土之饒,無水泉灌溉之益,無舟車魚米之利,鄉民唯以墾種上嶺下坂,汗牛痛仆,仰天續命。」

「汗牛痛仆」的意思就是說牛已經累得渾身大汗了,主人仍要使勁抽趕。這四個字,足以令人觸目驚心。在封建時代的農耕社會中,耕牛對於農民來說,不僅是家裡最值錢的家當,是命根子,還是他們勞作的夥伴,親密的戰友。不到萬不得已,輕易不會去這樣對待牛的。

但是,天不佑人。即使這樣拚命地干,田裡產出的糧食仍不夠糊口,清朝一個叫任啟運的人說:「江南二百四十步為畝,山西千步為畝,而田之歲入,不及江南什一。」大同的地方志甚至說大同地區「歲豐,畝不滿斗」。

萬曆《汾州府志》卷二記載:「平遙縣地瘠薄,氣剛勁,人多織耕少。」

乾隆《太谷縣誌》卷三說太谷縣「民多而田少,竭豐年之谷,不足供兩月。故耕種之外,咸善謀生,跋涉數千里率以為常。土俗殷富,實由此焉」。

山西不但土地貧瘠,而且自然災害頻繁。在清朝三百多年的時間裡,山西全省性的災害就達一百多次,平均三年一次,其中最長的一次旱災長達十一年。據官方統計,死於這次災荒的山西人超過了三百萬。

樹挪死,人挪活。一方水土不足以養活一方人時,山西人就只能走出去,對於命運的如此安排,山西人只能選擇接受,選擇去開拓新的生存空間。

與其眼睜睜地挨餓坐以待斃,不如走出去,也許能闖出條活路來。於是,便有了山西人走西口。

當時山西等地的口裡人十分嚮往西口外,稱西口外是「咸鹽堆成山,山藥大如碗,銀元寶用簸箕撮,羊肉吃不完」。這話未免有些誇張,但著實點出了西口外的魅力所在。

再說走西口的另一個原因。

這個原因與當時的政策環境有關,即為適應內蒙這一帶的邊防需要,山西人前赴後繼踏上走西口的漫漫長路,去遙遠的口外尋找財富夢想。這些去尋找財富夢想的人,就是當時的晉商或後來的晉商,也包括在晉商企業中的打工者。

晉商的走西口是從明代開中制的實施開始的。眾多的山西人把糧食等物資運往邊關換取鹽引是當時走西口的主要內容。

先我們應該搞明白,什麼是開中制呢?

明朝洪武時期為了防衛瓦剌和韃靼對中原的襲擾,設立九邊進行防禦。由於九邊距離帝國的統治中心遙遠,後勤補給困難重重。為了減少這種負擔,洪武帝與山西商人達成了一個協議,山西商人向大同、居庸關等幾大邊關要塞輸送糧食,山西商人可以獲得合法販賣「官鹽」的資格。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哭泣的歷史:正說走西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哭泣的歷史:正說走西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7.什麼人留下個走西口――「走西口」的歷史成因(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