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二篇從盧梭到現代(8)

43.第二篇從盧梭到現代(8)

在大多數況下,對我們的感覺具有原因這一說法康德並不懷疑,他還把這個原因稱為「物自體」或「本體」,知覺呈現的東西稱之為「現象」。不過,這個現象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是他稱之為「感覺」的對象部分,二是能讓複雜況按某種關係整齊排列的主觀裝置部分。主觀裝置部分被康德稱作「現象的形式」,本身這部分不是感覺,因此不因環境的偶然性產生轉移,相反始終如一(因為它是隨身攜帶的),並且是天生的(因為它不依存於經驗)。感性的純粹形式被康德稱作「純粹直觀」。這種形式有空間形式和時間形式兩個,其中,一個是外部感覺的形式,一個是內部感覺的形式。

康德用兩個論點證明空間和時間是先天的形式。其中一個論點是形而上學的,是從空間和時間的本性直接得來的;另一類論點是認識論,是從有純數學這個事實間接得來的。康德認為,關於認識論的論點在根本上和形而上學的論點相同,因此,相比於關於時間的論點,關於空間的論點講得更為詳細。

康德移出了關於空間的四個形而上學的論點。一、如果要把感覺歸於某種外界事物,需要先假設空間,而外界經驗通過空間表象才有可能做到;因此,空間不是由外在經驗引出的經驗概念。二、雖然能想象空間里沒有東西,卻不能想象沒有空間;因此,空間是先天的必然表象,是所有外界知覺的基礎。三、只有一個空間,而其他空間只是它的部分,不是實例;因此,空間不是關於一般事物關係的推論或概念。四、被表象為無限和已定量的空間,自身包含各個部分,這種關係不同於各個實例的關係;因此,空間是直觀,不是概念。

關於空間的先驗論點來自幾何學。康德認為,雖然歐幾里德幾何是綜合的,只有邏輯是不能推演出來的,但是先天認識到的。他以為,幾何學的證明都依賴圖形,因此幾何學的知識不是來自經驗。

形而上學的第二個論點主張,雖然能想象空間里沒有東西,卻不能想象沒有空間。我以為,任何鄭重其事的探討都不能用「能想象什麼,不能想象什麼」作根據,但我也要堅決否認我們能想象一無所有的空間。我們可以想象,我們在一個陰暗的夜晚眺望天空,但這時我們已經在空間里了,所以你還可以想象看不見的雲彩。另一位偉人曾經說,和牛頓的空間一樣,康德的空間不僅僅是由許多關係構成的一個體系,而且是絕對空間。但我無法理解的是,在絕對空白的空間里,怎麼能夠展開想象呢?

形而上學的第三個論點主張說,空間是一個純粹直觀,不是關於一般事物關係的推論或概念。原因是我們只能想象單獨的一個空間,如果說到其他空間,也無非是說同一個唯一空間的各個部分。形而上學的第四個論點是要證明空間不是概念,是一個直觀。這個論點的前提是,空間被想象為無限和已定量。

在《緒論》里講得最好的是先驗的論點。先驗的論點比形而上學的論點更明確,因而可以更明確地駁倒。現在我們知道的幾何學概括了兩種不同的學問。第一個學問是由公理演繹結論的純粹幾何,但不問這些公理是否真實。純粹幾何不是綜合的,不包括邏輯無法推導的東西,也不用教科書里使用的圖形。另一個學問是作為物理學分支的幾何學,廣義相對論里出現的幾何學就屬於這一類。這類幾何學是一種經驗科學,公理和歐幾里德的不同,是由測量值推斷出來的。總之,這兩類幾何學一類是非綜合的先天的,另一類是綜合的非先天的。

康德哲學中的累贅成分是他提出的「物自體」,不過好在他的直接後繼者比較聰明省事,直接把累贅的「物自體」拋棄了事。但這樣一來,這些只圖一時方便的後繼者就陷入了一種很像唯我論的思想的境地。不過,這就解釋了康德面臨的各種矛盾,即:受他影響的哲學家必然要在經驗主義方向或絕對主義之路上迅速展。從實際況看,德國哲學至少在黑格爾去世之前,走的是絕對主義之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西方哲學史(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西方哲學史(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3.第二篇從盧梭到現代(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