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第二篇從盧梭到現代(5)

40.第二篇從盧梭到現代(5)

下面說的是盧梭的政治學說。1762年出版的《社會契約論》中,盧梭闡述了自己的政治學說。就性質上來講,這本書與他的其他作品都不一樣。他在書中不斷誇讚民主政治,但是他的學說中隱含著對集權主義國家的辯護。他生活過的城市和對古代生活的嚮往使他崇尚城邦制,而厭惡英國、法國之類的帝國模式。書中多次提到了斯巴達,每當提到普魯塔克筆下的斯巴達,他都抑制不住讚美之詞。他認為小國家適合民主制,中等國家適合貴族制,而大國家則適合君主制。需要說明的是,他是讚賞小國家模式的,原因之一便是小國家適合施行民主政治。但是他所謂的民主是指希臘模式的民主,就是每個公民都有權利參加選舉。而他所處時代的代議制,被他稱為「選舉制貴族政治」。他讚賞的民主只能在小國家中才能實現,這表明他在政治學說中是讚賞城邦制的。

盧梭還在書中主張,主權者沒有必要向國民誓或者保證什麼,因為組織它的那些人構成了它,人們怎麼會與自己過不去呢?他們有著相同的利害。盧梭還說「主權者只需根據它實際是什麼,便決定它應當是什麼」。讀者很容易誤解這句話,這是對盧梭的術語用法不了解的緣故。他承認政府可能淪為**政府,但是這裡的主權者指的不是政府;並且這個主權者在任何形式的國家機關中都沒有充分體現,它是略有一些形而上的實體。

洛克和他的追隨者們認為私有制財產是神聖的,應該給予尊重;洛克還同孟德斯鳩一起為權能分離搖旗吶喊過。對於這些,盧梭都不感興趣。他在後面對前面說過的話作過詳細的闡述,但是與前面說過的有一些矛盾之處。這種錯誤他在其他地方也犯過好多次。第三卷第一章中他說,主權者的職責便是制定法律,政府以及各種形式的政府部門是主權者與國民之間聯繫的中轉站。

書的最後一部分中,他討論到了政府。他認為政府部門是一個組織,這個組織也有自己的利益和總意志,並且他們的利益和總意志同社會的利益以及總意志多半是對立的。他認為,大國政府看上去比小國政府更有實力,這說明大國政府更需要主權者的約束。

政府成員的意志有三種:個人意志、政府意志、總意志,三者之間的關係應該是越來越大。同時,有的人有支配別人的權利,政府職員無論何時都要齊心協力,將這種人身上的正義和理性的部分去掉。

盧梭認為總意志是永遠不變的、無比純潔的、永不犯錯的,儘管如此,如何避免暴政的問題依然存在。這是一個老問題了,關於這個問題,盧梭的解決方案有時是在重複孟德斯鳩的觀點,有時則認為應該堅持立法部門最高的地位;這裡提到的立法部門若是民主的,這個立法部門便是指前面提到的主權者。他在前面提出了一些大的原則,這些原則應該是所有問題的總原則,但是到了後面,這些總原則總是同一些細枝末節的小問題相矛盾,失去了大原則的作用。

《社會契約論》在法國大革命中的地位就相當於基督教中的《聖經》,但是有的信徒並不願意翻看《聖經》,或者只是隨手一翻,不願意花心思去研究和讀懂它。民主政治理論家從這本書中汲取營養,用總意志的概念將領導者與民眾聯繫起來。這本書在現實中最早的影響體現在羅伯斯庇爾的執政,盧梭的學說在後來俄國、德國的獨裁統治中也都有所體現。這些學說對未來還會有什麼樣的影響,誰也不知道,我也不敢猜測。

第20章康德

第一節德國唯心論

以洛克、貝克萊和休謨為代表人物的英國經驗主義哲學支配了十八世紀的哲學領域。雖然英國經驗主義者是社會化的性,但他們的理論哲學卻是主觀主義的。其實,早在古代晚期就存在主觀主義了,那時的代表人物是奧古斯丁。到了近代,主觀主義又被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復活了。再後來,萊布尼茨的「無窗單子說」使主觀主義的展暫時達到了頂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西方哲學史(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西方哲學史(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0.第二篇從盧梭到現代(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