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三輯◎閱讀手記◎(11)

47.第三輯◎閱讀手記◎(11)

父親杜均安、母親廖超鳳1997年夏合影

2010年春作者和家人在縣城嵐河邊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文人走到一個地方就要留下一些文字。用嵐皋話說,這叫有「心計」,若來點調侃,就叫「別有用心」。辭典上說:遊記是散文的一種,文筆輕快,描寫生動,記述旅途見聞、歷史沿革、社會習尚、風土人、山川景物、名勝古迹,自然要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我說得更簡捷:把游過的地方記下來,把美麗的嵐皋記下來。

嵐皋旅遊開較晚,起點並不算低,有道是美人遲暮,大器晚成,因而更顯得有滋有味,美不勝收。南宮山的幽古,讓人百看不厭,如飲陳釀。神河源的雄闊,讓人茅塞頓開,心曠神怡。千層河的靈秀,讓人醉飲甘泉,心境澄澈。蠟燭山的俊朗,讓人氣定神閑,無欲則剛。這些開或正在開的景點夠不上遊人如織,也算得上川流不息。對於遊記作家而,並不會被你的表象和宣傳所迷惑,他們自有獨到的見解和審美趣,就是一棵樹,一泓泉,一根藤,抑或是一捧青苔,一片芳草,就會不自禁展紙抒懷,筆下生輝。

看景不如聽景,聽景不如讀景。世界上沒有一片相同的樹葉,寫同樣地方的文字自是各領風騷,千姿百態。賈平凹睿智老道,陳長吟飄逸俊秀,孔明意高境深,劉聰博厚重雄渾,張會鑒韻味十足,李大斌絢麗多彩,盧雲龍思接千載,吳建華灑脫不羈,曾德強沖淡平和,張勝利妙手偶得,田丕生動傳神,黃開林詩意綿綿,杜文娟娟秀雍容,羅佐到意到,王曉雲以小見大,李培業直抒胸臆,陳益鵬淳樸本真,婁學斌一往深,王彬懷舊思辨,陳澤芳信筆靈動,付甦輕快明麗,陳慶一吐為快,王興波故土深,李冰激飛揚,李雲細緻如微,胡樹勇靈氣畢現,劉順平繾綣雅緻,汪星華深意長,馬文艷自然曉暢,蕭竹娓娓道來,鄒釗粗獷流暢,吳應勇輕柔含蓄,李剛一揮而就,陳芳鮮活凝練,薛玉視角獨具,劉同友設問求證,許華奇思妙想,謝承海獨出心裁,李炳智簡潔從容,謝聲翠活色生香,陳忠武涉筆成章,黃遠存自由奔放,吳鳳周、劉巍信手一拈,李康漢層次分明,王曉群明快疏朗,劉歆軍點到為止,范芹恬淡味醇,龔永科隨意道來,王天仁如數家珍,王小春寫實溢趣,胡順中閑靜淡雅,余林雅俗兼有,鍾昌斌旁徵博引,曹英元小巧別緻,陳太剛樸實無華,史建華見微知著,樊軍社有感而,周全偉耐人尋味,董昕童真稚趣,洪妍處處留心,陳守益傾故園,姚澤練故土難離,江賢舉說古論今,龍華超散珠成練,劉

忠武素麵朝天,石柳山文筆小試,陳太友不舍瑣細。

把游過的地方記下來,這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一件事。把美麗的嵐皋記下來,這是每一位嵐皋人應該做的一件事。只要時時留心,處處留意,相信你一定會做得更好。

2008年1月10日於嵐皋

把美麗的嵐皋記下來

——《嵐皋記游》序

作者和兒子杜近都在一起(2009年8月攝)

窗外的雪花紛紛揚揚,我們的思緒綿綿長長。經過一年多精心搜集整理,組織編撰,補遺校訂,這本手稿盈尺的《嵐皋民間歌謠》終於在這個早春時節與大家見面了。

嵐河畫廊,山水嵐皋。南宮山、南宮湖、嵐河漂流、蠟燭山、神河源……不知擁有怎樣的地脈地氣,嵐皋成了一座天然的森林公園,成了陝西一處名聲鵲起的旅遊勝地。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要靠文化來提升。這便是編纂出版本書的最原始目的。

《嵐皋民間歌謠》編輯的第二個動因便是對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嵐皋地處巴山一隅,深植人民群眾土壤之中的民間歌謠,便是最生動的活的文化元素。這裏的民歌既有秦巴的粗獷豪放,又有荊楚的俊秀柔美,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詼諧誇張,含蓄清爽,滋潤着山裏人豐腴的生活,展示著多姿多彩的風土人。時光的隧道,使我們走向了一個滑鼠輕點便萬象奔來的電子時代,外來文化的衝擊,使我們固有的一些民間歌舞藝術正在出現一種自行消失的態勢,保護這些民間藝術,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職所在,我們必須做出自己的努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巴山深處(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巴山深處(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7.第三輯◎閱讀手記◎(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