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十一烈士暮年(一)(10)

225.十一烈士暮年(一)(10)

點燃「文革」之火

在**八屆十中全會上,**曾提出「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成輿論,總要先搞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無論革命也好,反革命也好,他先要搞意識形態。」會後,文學藝術界便開始根據這一觀點檢查工作。1963年5月,《文匯報》表**等組織撰寫的《駁「有鬼無害」論》,公開點名批判崑劇《李慧娘》和廖沫沙的《有鬼無害論》,開始了文藝界的批判運動。

1963年12月12日,**在一個批示中指出:「各種藝術形式——戲劇、曲藝、音樂、美術、舞蹈、電影、詩和文學等等,問題不少,人數很多,社會主義改造在許多部門中,至今收效甚微。許多部門至今還是『死人』統治著」。「許多**人熱心提倡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藝術,卻不熱心提倡社會主義的藝術,豈非咄咄怪事。」1964年6月27日,**在另一份報告上批示,進一步指出:「這些協會和他們所掌握的刊物的大多數(據說有少數幾個好的),15年來,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執行黨的政策,做官當老爺,不去接近工農兵、不去反映社會主義的革命和建設。最近幾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義邊緣。如不認真改造,勢必在將來的某一天,要變成像匈牙利裴多菲俱樂部那樣的團體。」**兩次批示對文藝工作的指責與批評,是不符合文藝界的實際況的。兩個批示的下達,對文藝界震動很大。根據**的兩個批示,成立了彭真為組長的中央文化革命五人小組,在文化部及文藝界各協會和文化部直屬的文藝單位進行整風,對文化部副部長齊燕銘、夏衍、徐光霄、徐平羽、陳荒煤,作協黨組書記邵荃麟,全國文聯副主席陽翰笙,全國劇協主席田漢等一批文藝代表人物,進行了錯誤的、過火的批判。並改組了文化部黨組和各協會的領導班子。在文藝理論方面,許多本來完全可以自由討論的學術觀點,被當做資產階級或修正主義的文藝思想來加以反對。與此同時,中宣部根據康生的指令,向中央書記處寫了《關於放映和批判〈北國江南〉、〈早春二月〉請示報告》,得到**的批准。從此以後,全國各大報刊開始對《劉志丹》、《李慧娘》、《謝瑤環》、《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一大批比較優秀或並無大錯的文藝作品進行政治批判。

文藝界的批判運動,迅速波及到哲學、經濟學、歷史學以及教育界等各個學術領域。哲學界批判了楊獻珍的「合二而一」論。對「合二而一」論的批判,是作為一個重大反黨事件處理的。在批判中任意上綱,認為楊獻珍提出「合二而一」論,是「用資產階級反動的世界觀,對抗無產階級的唯物辯證法的世界觀」,是抹殺階級界限,取消階級鬥爭的階級調和論,是有意識地適應現代修正主義的需要,幫助現代修正主義者宣傳階級和和平與階級合作,同時,也是有意識地適應國內資產階級和封建殘餘勢力的需要,給他們提供所謂「理論」武器,對抗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楊獻珍因此被打成反黨分子,被撤銷中央黨校副校長的職務。很多與他學術觀點相同的同志,也先後受到不應有的打擊。經濟學界批判了孫冶方及其經濟理論。孫冶方針對當時經濟管理中暴露出來的矛盾,提出要重視計劃經濟下的價值規律,要重視利潤,擴大企業的許可權等有創見性的經濟思想。但在這一時期,統統被批判成「利潤挂帥」的修正主義理論觀點。史學界批判了翦伯贊和吳晗等人的所謂「非階級觀點」和「讓步政策」論等等。上述理論觀點有的是學術界長期以來爭論的問題,有的是在黨的「雙百」方針指導下提出來研究、討論的新觀點。它們的正確與否,理應通過學術界的觀點和爭鳴來逐步解決。把這些觀點都當做資產階級或修正主義的觀點來批判,戴上「反黨」、「反社會主義」、「反革命」等政治帽子,進行圍攻、打擊,勢必傷害一大批文藝工作者和學術工作者。

意識形態領域開展的錯誤的過火的政治批判,是八屆十中全會以後,**「左」傾錯誤在思想文化方面繼續展的重要表現。在這些「左」的批判中,康生、**等人推波助瀾,使這一意識形態領域錯誤的、過火的政治批判運動日趨擴大化。在「文化大革命」以前,這種批判主要是在報刊上和有關的文化團體、機關內進行,還沒有形成社會性的群眾運動。但這種批判,很快就蔓延到其他行業和部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毛澤東傳(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毛澤東傳(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25.十一烈士暮年(一)(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