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從凡爾登到日德蘭(中)

第211章:從凡爾登到日德蘭(中)

凡爾登戰役在進行到第2十5天的時候,德國6軍的進攻終於在紛至沓來的法國援兵拚死抵抗下步入了低潮。

在這大半個月的戰鬥中,開始擔負最重要的突破任務的第3、十5、十83個精銳軍死傷慘重,基本上已經失去了進攻的能力,德軍因死傷、被俘而損失的士兵可能達到十萬。

至於法國人那邊,這個數字將會更為驚人,甚至可能會達到1個駭人聽聞的數字,德國人向這片狹小的戰場前後至少投放了兩百萬發以上的炮彈,法國人的損失至少將達到十5萬人,甚至還會更高。

同時,雖然德國的進攻已經暫停,但是包括杜奧蒙炮台在內的1些重要的支撐點都在德軍控制之下,並且佔領后便加強了工事防禦,戰場上的主動權仍在德軍手中。

不過,凡爾登雖然還是硝煙瀰漫,但是戰場已經暫時進入了消耗對峙階段,法軍暫時喘上了1口氣,不過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面。

當然,德國這1戰顯然到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開戰至今,這還是德國第1次向外求購炮彈和大炮,可見德國的工業實力着實恐怖。

但作為代價,德國的海軍發展受到了嚴重阻礙,德國暫停了「馬肯森」級及後續大巡洋艦的建造,首艦「馬肯森」號建成47%,2號艦「施佩伯爵」號建成28%,節約下來的資源向「巴伐利亞」級「薩克森」、「符騰堡」號傾斜,兩艦的建造進度均已超過80%,另外便是加快潛艇的建造。

帝國海軍預料到未來的局勢會愈發惡劣,因此決心再次策劃1場決戰,與去年的問題頻發不同,此次海軍的計劃已進行嚴謹的考量,在去年的北海海戰的基礎上進行細化和修改。

此時的皇家海軍,足足有6艘主力艦守在印度,負責保護大英帝國最重要的航道,另外,在去年的海戰中,英國已經損失了1艘主力艦了,所以,即便皇家海軍將支援法國的幾艘主力艦調回,目前皇家海軍能夠調用的主力艦數量也僅有30艘,不過,英國還有3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單德國人並不認為這些戰艦已經形成了戰鬥力。

而公海艦隊則可調用23艘主力艦,雙方的戰列艦差距則要更小1點,因此皇家海軍面對德軍並沒有絕對的優勢。

同時,為了配合公海艦隊的行動,奧匈帝國以及印度洋艦隊都得到了相對應的計劃。

印度洋艦隊的4艘主力艦要牢牢纏住皇家海軍的印度洋艦隊,盡1切可能牽制他們,甚至是牽製法國海軍。

而奧匈帝國的壓力更大1些,他們要面對意大利和法國的聯手打擊,因此主動出擊的可能性不大,更多是作為存在力量牽制對方。

不過時間已經不由得德國人在猶豫下去了,現在即是雙方實力差距拉開的最後關頭,要麼1戰定乾坤,要麼坐着等死。

再者,6地上的局勢也不容樂觀,德軍深陷凡爾登泥潭,英法俄肯定會策劃其他攻勢來策應凡爾登,而英軍作為場上最強大的有生力量,德軍務必要盡最大可能幹擾英國的行動。

而站在皇家海軍的角度,其大艦隊的指揮官約翰·傑利科上將面臨着與德軍截然相反的另1種境況。

由於傑利科掌握著無與倫比的艦隊力量,曾被丘胖子評論為「交戰雙方中唯1能在1個下午就輸掉這場戰爭的人」。

這也導致傑利科在戰爭中採取的策略較為保守,在他看來,只要能1直保持着對德國艦隊的戰略優勢,就不應該讓英國的戰艦冒任何不必要的危險。

然而,英國是1個擁有上百年海權傳統的國家,英國人普遍期待着在戰爭中進行1次特拉法爾加式的海上主力決戰。

因此在公眾眼中,謹慎得近乎怯懦的傑利科,反而不如其部下的戰列巡洋艦分艦隊指揮官,英勇的戴維·貝蒂中將更得人心,後者還被認才為是真正的納爾遜1樣的人物,這讓傑利科背負着沉重的心理負擔,潛意識裏也希望能取得1場大勝來緩解所承受的壓力。

故而,決戰種子早已在雙方心中種下,決戰在所難免。

......

在1916年4月3日至4月5日,爆發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艦隊決戰,德方稱其「斯卡格拉克海戰」,英國人則叫之為「日德蘭海戰」。

這場戰爭來的更早了些,或許是德國人等不起了吧,在戰爭開始之前,雙方已經通過自己的情報力量大致探明了對方的底細,只不過德國人卻沒有想到,皇家海軍已經將3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塞入了大艦隊,包括我們的厭戰姐姐。

不過,德軍卻在艦隊中加入了載機汽輪,也就是飛機母艦,德國人清楚己方處於弱勢,飛機的偵察能力在這樣的戰場上或許就將成為改變戰爭的1根稻草。

另外,德軍的計劃也沒有泄露,雙方在戰前都沒有太大的失誤,這就註定這場戰爭的艱難。

4月3日凌晨,公海艦隊出港,但德軍的電報卻被英軍破譯,導致德國的優勢被迅速抵消,英國反應迅速,立即做出了相應的措施來拖延時間。

這場戰鬥或許可以視作最後1次堂堂正正的騎士對決,兩支大艦隊宿命1般的提槍上馬,1決高下。

作為旁觀者,各國均認為皇家海軍在總體實力上佔有明顯的優勢,其主要編成包括擔任前衛的由貝蒂指揮的戰列巡洋艦分艦隊和傑利科親自率領的大艦隊主力。

帝國海軍的情況也基本1樣,弗蘭茨·希佩爾指揮的偵察分艦隊為前衛,公海艦隊主力則由舍爾親自統領。

雙方的戰法非常清晰,極富戰列艦時代的特色,海戰的過程大體可分為前衛戰、主力戰和夜戰3個部分。

只不過,由於德國嘗試攜帶水上飛機母艦,並利用潛艇偵察,因此在這場戰鬥中,實際上可以在細化出1個戰事流程,即索敵—>前衛戰—>對陣—>炮擊戰—>夜戰。

遑論個中細節與事件經過,最後是以發現己方處於劣勢的德國艦隊成功突圍而告終。

這場大海戰結束后,英國大艦隊受到了史無前例的慘痛損失,德國人的實力相比於原時空可是增強了不少,國王級4艦均是超無畏艦,實力不容小覷。

而且,德國海軍還從中國學去了飛機引導炮擊的技術,在20km外,大口徑艦炮艦觀命中率1般在5%以下,觀測機與艦觀並用時,這1數值幾乎可以翻倍,更遠處的提升會更加明顯。

在更為激烈的交戰中,皇家海軍竟損失了1艘超無畏艦,不過卻不是直接被擊沉的,鐵公爵級的本鮑號重傷,顯然已不具備修復價值。

無畏艦方面損失了魯莽號、前衛號兩艘,另外,愛爾蘭號在重傷后被德軍潛艇偷襲,最終沉沒。

戰列巡洋艦方面,皇家海軍損失了獅號、無敵號、不倦號,至此,無敵級3艦均已沉沒。

除此之外,皇家海軍還損失了3艘裝甲巡洋艦,其他軍艦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主力艦中超過40門主炮需要更換,受傷的艦船甚至要分多批進行維修。

而德國海軍也不好受,損失了拿騷號無畏艦,戰列巡洋艦方面損失了戈本號,其餘各艦雖然也多有損傷,但好在防禦力拉滿,都給帶了回來。

不過最後撤離時負責斷後的輔助艦隊損失也不輕,讓德國海軍缺乏輔助艦隊的缺點被進1步地放大。

從戰損比上來看德國海軍取得了戰術勝利,讓英國大艦隊受創嚴重,幾個月內都無法出港作戰。

但是德國海軍同樣也好幾個月無法出港,德國人在經過這次大戰後也沒有多少餘力了,需要更換的主炮也不是1個小數目。

而且,此戰皇家海軍的損失雖然大於帝國海軍,但手中的戰艦數量依舊保有很大的優勢,而且隨着新艦的不斷加入,這個優勢還在持續擴大。

所以英國仍然牢牢的掌握著制海權,德國也依然無力打破海上封鎖,從戰略角度,德國又1次失敗。

作為觀眾,各國海軍不同於各國政府,他們對於孰勝孰敗的興趣並不那麼大,各國海軍關心的是雙方主力艦對決中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艦船設計、設計技術、前衛偵察、指揮鏈路,這1場海戰在如今這個時代彌足珍貴。

在這個軍艦越來越昂貴的時代里,實戰實際上是各國不可承受之重,「紙上談兵」也就成為了各方迫不得已的選擇,誰能真正把艦隊拉出來溜1圈?

而從另1方面來說,艦隊決戰實際上已經很難打起來了。

儘管著名的海軍部仇人布朗先生曾直言,傑里科的大艦隊擁有與他們的力量不相配的低能大腦(感知能力和指揮系統),但事實上,對於戰列艦來說,德國人帶上水上飛機都是大腦超標的體現。

無畏艦時代,觀瞄系統、旗語、燈光、無線電的發展已經將海戰的戰術信息鏈帶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前衛隊探查到的情況可以在第1時間傳遞給旗艦,旗艦也可以就此迅速作出反應,在戰列艦決戰的時代里,這樣的高效是前無畏艦時代難以想像的。

這就導致,雙方的戰列艦決戰看起來是非常草率的,戰列艦也就變成了真正的存在艦隊,但這並不意味着戰列艦不再重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家祖左宗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家祖左宗棠
上一章下一章

第211章:從凡爾登到日德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