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一章保安族概況(8)

8.第一章保安族概況(8)

從語音上來看,保安語的固有詞多保留詞末短母音,這與蒙古書面語、土族語、東鄉語一致。同時,保安語有其自身特點:第一,保安語固有詞的詞母音或詞音節脫落現象比較突出。第二,保安語不存在母音和諧現象。在一個詞的不同音節里,可以出現任何母音;詞幹中的母音與附加成分中的母音不要求和諧。因此,保安語的附加成分只有一種語形式。第三,保安語沒有方差異。保安族聚居的大墩、甘河灘、高李等村莊之間,只有極個別語音上的不同,但可彼此了解。語法方面幾乎沒有差別。

對中國保安族語文字的研究,起步於20世紀50年代對保安族語文字資料的搜集,並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關於保安語的論著,有托達耶的《保安語》(莫斯科,1964年)。1982年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布和、劉照雄《保安語簡志》,是中國出版的第一部保安語的專著。該書分為概況、語、語法、辭彙、附錄等五個部分,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保安語,是保安語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與此同時,色音額爾敦的《同仁保安語里的諧音合成詞》和布和、陳乃雄的《同仁保安話概要》(分別見《民族語文》1982年第1期、1981年第2期)等文章,從不同的角度對保安語的方進行了研究,豐富了保安語研究的內容。改革開放以後,保安語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進展,如陳乃雄的《保安語里與蒙古語同源的詞》(《蒙古語文學》,1984年第3期)、《保安語辭彙》(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保安語話語材料》(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保安語和蒙古語》(內蒙古人民出版社,l987年)、《保安語的語音和辭彙》(《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保安語的演變軌跡》(《民族語文》1990年第3、4期)等先後出版和表,從多角度、多層次對保安語進行分析和研究,進一步豐富了保安語的研究成果。

保安語是保安族人民的重要交際工具,但目前大部分保安人在對外交往的過程中卻使用漢語臨夏方。由於講保安語的人有過如前文所述融合和分離的歷史,造成了保安語內部的種種差別。保安語大致可以分成同仁方和積石山方,分別由聚居在甘肅省積石山縣的大墩、高李、甘河灘等村的保安族居民和青海省同仁縣保安下庄、尕撒爾、郭麻日、年都乎4個村子的土族居民使用。保安族沒有自己的文字,講同仁方的保安族受的是藏語文化教育,講積石山方的保安族受的是漢語文化教育和伊斯蘭文化教育。兩種方內部還存在一些土語差別,其中保安下庄土語是同仁方中最接近積石山方的一種土語。

保安語積石山方指的是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大河家鄉甘河灘、大墩以及自這兩個村分出的高李、四堡子、肖家、尕集等村保安族居民所講的保安話。它與保安語同仁方之間最明顯的差別在於受到周圍漢語的影響,吸收了大量漢語成分。甘河灘話和大墩話之間還存在著細微差別,反映了甘河灘保安族居民和大墩保安族居民分別從青海省同仁縣的保安下庄和尕撒爾村遷來之前某些土語差別已經存在。甘河灘保安話和大墩保安話里都沒有長母音,這是積石山方和同仁方之間最大的語音差別,也是不同於除東鄉語、土族語和方以外蒙古語族所有其他語的主要語音特點之一。

雖然保安語的使用人口不多、使用面積不廣,但其中既保留著很多古老的語現象,又產生著許多嶄新的語現象,並反映著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社會環境給這種語烙下的印記。

第六節民族區域自治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新中國成立后,按照《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規定,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的區域自治,並於1952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保安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保安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8.第一章保安族概況(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