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一章保安族概況(5)

5.第一章保安族概況(5)

清咸豐末年至同治初年間,保安族響應西北回民起義,反抗清朝的反動統治。***同仁地區的統治者怕回民起義的烽火燃燒到他們統治的轄區內,於是挑動部分藏族部落頭人動不明真相的牧民群眾,最終迫使保安族遷走。保安族離開了世代居住的家園,遷徙到了今青海省循化地區。據說,保安族遷到循化地區后,受到當地撒拉族人民的熱款待,被安置在循化城西韓姓「上四工」1(街子工、查家工、蘇只工、查汗大寺工)的許多群眾家中。

后因當地人多地少等原因,兩年後保安族再次東遷,於清朝同治元年至二年(1862~1863年)過積石關,來到了今甘肅省大河家地區。保安人初到大河家地區時,這裡還是一片雜草叢生的荒蕪地,人煙稀少,且多為漢族。他們被安置在回族較多的癿藏地方居住。后因癿藏地方經濟生活條件差、人多地少,又因清廷對太平天國用兵,西北地區苛捐雜稅繁重,各族人民生活極為困苦,同時,整個河州地區又捲入西北回民起義的巨浪,造成剛到此地的保安族人民深受社會動蕩之苦,生活極不安定,他們重返大河家。於是,原尕撒爾的保安人住在大河家的大墩村,保安城的保安人(妥加人)落戶梅坡,下庄的保安人一部分到了甘河灘居住,另一部分再回到癿藏的甘藏溝、麻巴、舊城落腳。這部分人不久又被當時統治河州地區的馬步芳祖父馬海晏趕至積石山峽中,他們無處可居,后被馬占鰲安置在柳溝鄉的尕集、斜套和劉集鄉的高趙李家定居。至此,保安族離開青海同仁地區,經歷了5年左右的輾轉遷徙,最後定居在大河家等地,形成了新的保安族聚居區。

民國元年(1912年),甘肅省行政區被劃為七道,保安族所在的自治縣屬於蘭山道河州;民國2年(1913年)北洋政府廢除了府州制,將河州改為導河縣,以「導河積石」而得名;民國18年(1929年),導河縣被改為臨夏縣。

新中國成立后,1952年3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和保安族人民的願望,成立了保安自治鄉(1955年改稱保安民族鄉),下轄大墩、梅坡、甘河灘、崖頭、高李5個行政村,18個自然村,共有保安族644戶。1954年4月2日,積石山地區又成立了「大河家回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聯合自治區」,下轄包括保安民族鄉在內的10個鄉,30個行政村。1958年6月,臨夏市、臨夏縣、永靖縣合併為臨夏市,自治縣隸屬於臨夏市。1980年6月底,根據保安、東鄉、撒拉等各族人民的願望和要求,國務院以保安族主要聚居地的地名作為縣名,正式批准成立了甘肅省第一個多民族聯合自治縣——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下轄18個公社。1983年,將所轄的公社改稱為18個鄉(鎮),共145個行政村。

第四節生態環境

保安族的命運自始至終都和生態環境聯繫在一起。從保安族的形成、遷徙到最後落戶甘肅大河家;從最初以農耕、狩獵、放牧為主要生產方式到後來以農耕、手工製作、勞務輸出為主要生計方式,無不以生態環境作為基礎。

保安人所在的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地處甘肅省西南部,臨夏回族自治州西北的小積石山東麓屬中溫帶寒冷地區。積石山縣東南與臨夏縣接壤,西鄰青海循化縣,北與青海民和縣隔河相望,東北與永靖縣以黃河為界,全縣總面積910平方公里。如果用乾濕度來衡量,積石山縣農業區屬於半乾旱半濕潤地區。

積石山縣屬於黃河中上游高原溝壑區,境內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與黃河河床成一傾斜面,靠近黃河有小面積的平川。西南部為高寒陰濕山區,東北部為高寒乾旱山區,全縣地質地貌屬黃土高原的丘陵地區。縣境內主要山脈是小積石山,由西北向東南橫亘全縣,成為經縣群山的總樞,其他山丘縱向延伸至黃河谷地。積石山最高峰為雷積山,其次有蔥花嶺、拉鋸山、尕尖山、五台山、拉扎山、青石山、石流山等。有源出積石山麓的三條峽谷——崔家峽、大峽和大墩峽,由這些峽水沖積而形成了羌灘、夾灘、吹麻灘、甘河灘等灘地。西北部的積石峽內,有被稱為西北高原上的「西雙版納」——孟達天池,西南部積石山高峰有著名的達里架天池,還有九眼泉、神泉、五眼泉等山泉。積石山自然資源豐富。除大理石外,還有黃鐵銅、石英和磷鉀等礦藏;野生動物有蘇門羚、鹿、獾、香獐、岩羊、藍馬雞、雪雞、野兔、狐狸、狼、黃鼠狼、石貂、猞猁、野豬、野牛、水獺、娃娃魚等。蘇門羚、藍馬雞、雪雞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藥材有党參、當歸、黃芭、貝母、丹參等90多種。這裡盛產瓜果,如冬果梨、木梨,還有遠近聞名的蛋皮核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保安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保安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第一章保安族概況(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