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三章保安族的民間文化(7)

34.第三章保安族的民間文化(7)

保安人在美麗富饒的地方過著美滿的生活,但有一年這裡鬧了災,不是旱災,也不是水災,而是魔鬼三天兩頭在做怪,搶走一兩個姑娘,嚇得姑娘們連白天都不敢出門。人們沒有心思去勞動和喂牲口,原來生機勃勃的莊子,變得死氣沉沉。住在村東頭的鐵匠哈克木,是個血氣方剛的小夥子,他就不信制服不了魔鬼。一天半夜,他一個人手握腰刀藏在魔鬼出沒的洞口,三更時分,魔鬼從洞里跑出來,哈克木大聲喊著舉刀向魔鬼砍去,但任憑怎麼砍也沒傷著魔鬼一根毫毛,鬧得莊子里更是不得安寧。哈克木沒有制服魔鬼,成天沒精打采。一天晚上,他沒有吃飯就躺在炕上,迷迷糊糊看見面前來了一位白鬍子阿爺。白鬍子阿爺指引說有一種刀名字叫「波日季」,對面山上有個天池,天池的西面有棵老樹,叫他按照此樹的葉子打一把腰刀,並且記住在刀面上鑿上樹葉的圖案。哈克木醒來就按照樹的葉子打了一把「波日季」腰刀,在太陽下山時就守在魔鬼的洞口,半夜時分魔鬼出來時,哈克木用「波日季」腰刀砍死了他,原來是一條又黑又粗的魔鬼蛇,然後救出了被魔鬼抓走的姑娘,她們回到家和家人團圓了,於是莊子又開始興旺起來。人們為了紀念哈克木的功勞,至今保留著「波日季」刀原來的式樣,世代流傳。

《保安腰刀的傳說》反映了保安族來自西域的歷史印跡,從青海同仁遷往甘肅的原因及艱難過程,也反映了保安族與漢、藏、土等民族親密無間的兄弟誼。

另一個傳說是關於保安腰刀刀面上的「一把手」圖案。傳說保安族有一位技藝高超的鐵匠,他打造的腰刀遠近聞名。鐵匠為人正直,心地善良,常以打刀掙得的錢物接濟貧苦鄉親,贏得了鄉親的愛戴。這引起了當地富豪的不滿和嫉妒,鐵匠不畏強暴,富豪竟然殘忍地砍去了他的右手,使他不能再做刀子。後來的鐵匠為了紀念這位剛正不阿的匠人,就在最好看的腰刀上面刻上了一個五指併攏的「一把手」圖案。現在這個圖案已經被原國家輕工業部定為保安腰刀出口的統一標誌。

保安腰刀的製作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在甘肅,提起保安族的歷史和文化未必人人知曉,但提起保安腰刀,那卻是饋贈遠方客人的絕好禮品。1985年3月,時任甘肅省青年聯合會主席的馬少青同志隨中國青年代表團訪問日本時,曾把腰刀送給日本青年朋友,受到青睞。1敬愛的周總理也曾把保安腰刀饋贈給外賓。如今,保安腰刀已經被國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

保安族傳說極富地域與民族色彩,傳說與神話常常糾纏在一起,難以區分。保安族傳說是保安族口承民俗散文體類的經典和最具特色的代表,其主要有以下幾個類型2:

1。山川風物傳說。民俗來源於生活,生活中的地理環境對口承民俗有很大影響。為什麼社會處於這樣的環境?這樣的環境是如何形成的?傳說在給予神奇色彩的解釋后,往往會反映出某種地域文化的特色。根據所搜集到的山川風物傳說,我們又把它細分為地方傳說和風俗傳說兩類。地方傳說主要是用來解釋區域內自然物或人群的由來與命名等。代表作品有《積石山的來歷》《妥勒尕尕上天取雨》《神馬》等。《妥勒尕尕上天取雨》是保安人東遷前,即在同仁地區時就流傳的故事。話說有一年,保安人生活的地方遭遇大旱,有一隻兔子(「妥勒尕尕」——保安語,「兔子哥哥」之意)自告奮勇上天取雨,不料由於粗心大意,好心辦成了壞事,釀成一場洪水泛濫的重大災難,將同仁尕撒爾一帶沖積成溝壑縱橫的現狀3。不難看出,此傳說主要是為了解釋保安原居住地的地貌特徵。《積石山的來歷》則是保安人遷徙到積石山後,跟當地各個民族生活文化交流的文化產物。主要內容為:在遠古,一陣雷聲后,青海、甘肅交界處的一塊藍天塌了下來,人們惶惶不可終日,請求女媧補天,拯救人民,女媧將天下青藍色的石頭搬到天塌陷處鍊石補天,經過七七四十九天補好天空后,把剩下的大石頭堆成了又高又大的石山,即為後來的「積石山」。有人認為,這傳說主要是當地漢族創作的,保安人從青海同仁地區遷徙到積石山後,通過與漢族的長期相處和文化交流,而轉接過來成為保安人民口頭傳承的故事。《神馬》這一傳說的主要內容為:人們生命之源的水是由「神馬」賜予的,因財主的貪婪,妄想射馬而將神馬獨佔,導致神馬逃離,災害亦從天而降,毀滅性的災禍后只留下三個小夥子,他們在追尋神馬的過程中,各娶回族、蒙古族、藏族姑娘繁衍了保安民族,三個小夥子的子孫分別居住在三個村莊里,即今天的保安三庄。整個傳說以神馬為線,以神話的色彩和幻想的手法講述了保安族和保安三庄的來歷。傳說留有人類對自身和自然的認識和族群的歷史記憶。傳說故事可以反映真實的社會生活,從《神馬》中可以看出保安族最初的婚姻形態——大量族外婚形式的存在。推敲保安族的族源及民族展過程,與周邊民族藏、漢、蒙古等民族的聯姻是保安族形成展的必由之路。民間傳說故事在某種意義上記載著歷史的真實。求雨民俗的傳說源自積石山一帶時常遭受乾旱之災,求雨、祈雨以消旱災,獲得生存成了保安等民族在乾旱時採取的一種民俗活動。由於乾旱的切膚之痛以及與生命的延續息息相關,祈雨、求雨習俗在口承文學中出現是符合邏輯規律的。《五眼泉的傳說》《甘河灘的傳說》《天池的傳說》,這類傳說都以保安人的生活處所——五眼泉、甘河灘、天池等為背景,其中穿插阿訇領眾人祈雨、龍王管天池等節,既有非穆斯林的傳說內容,又有穆斯林的傳說內容,使傳說本身超越傳奇色彩,更具有現實色彩。現實生活中,五眼泉等地是當地保安族遇到大旱之時的求雨地點之一。《五眼泉的傳說》通過敘述一個具有神秘色彩的求雨經過,解釋了為什麼在五眼泉祈雨會非常靈驗。民間故事反映民眾生活,這類傳說對當地乾旱的自然環境作了恰當描述,同時也為今天的求雨民俗的起源作出了說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保安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保安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4.第三章保安族的民間文化(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