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三章保安族的民間文化(5)

32.第三章保安族的民間文化(5)

保安族民間文學的展從內容上看還突出地表現在「花兒」的展上。從「花兒」產生的時間上來看,研究者認為保安族的「花兒」大約在元朝末年的動亂時期,回族商人、腳夫以及士兵將其帶入同仁地區,在那裡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保安族大量地創作「花兒」應當是清末遷居到大河家以後的事。1從創作的主體來看,當時回族、東鄉族和撒拉族是最受尊重的民族,他們人數多,聚居的地區廣泛,是「花兒」的主要創作者;從創作的內容來看,「花兒」原本是一種民間歌,描寫了愛生活的進程和感受,從讚美、追求、熱戀、變、別離、重逢、訓誡等方面歌唱,其中有許多都成為「花兒」的精品。後來的「花兒」逐步涉及了社會政治生活的內容,先反映的是清代末年陝、甘兩省的回族、東鄉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各族人民反清起義時群眾的思想感,近幾十年的「花兒」反映最多的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的社會政治生活。在古代,雖然「花兒」是以歌為主,但它畢竟根植於生活當中,或多或少會曲折地反映一些政治生活的內容,只是由於口頭文學的變異性和不穩定性,有些社會生活內容的歌詞,隨著歷史的變遷而逐漸消失或遺失了過去時代的特徵。

(二)保安族民間文學的研究

對保安族民間文學的研究,起步於20世紀50年代對民間文學的收集,到60年代中期初步奠定了基礎。改革開放以後,民間文學的收集整理與研究工作重新展開,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1987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郝蘇民主編的《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民間故事集》,收集了保安族民間故事11篇。1989年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陳慶浩主編的《中國民間故事全集·甘肅民間故事集》,收集了保安族民間故事4篇。《中國民間故事集成·甘肅卷》,收集了保安族民間故事7篇。

改革開放以來,保安族的書面文學創作步入了繁榮展時期。198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中的保安族部分是保安族文學的雛形。1994年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馬克勛的《保安族文學》,粗線條地勾勒了中國保安族文學展的歷史脈絡,較為全面系統地研究闡述了保安族文學的展歷史及對中國古代文學的貢獻。該書的出版結束了中國保安族沒有自己的文學史的局面,填補了保安族文學史研究領域的空白。1999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郝蘇民主編的《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態研究》,則從文化人類學的視角對保安族物質、社會與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真實的描寫,是一部具有實證性和個案性的人類學著作。2001年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行的馬少青編著的《保安族文化形態與古籍文存》,結束了保安族文學史上沒有花兒集的歷史。

二、保安族民間文學的主要形式

(一)神話

神話是一種古老的故事體裁,是人們在生產力低下,原始思維占社會主導思想的背景下,不自覺地把自然和社會生產力加以形象化而形成的一種幻想神奇的故事。保安族神話的形成與展,與其先民文化及其後期與周邊民族的文化融合有關。從保安族的形成時間來說,最早從元代開始,即蒙古軍佔據河州以後逐漸聚集、融合,到明代中期形成。按照文學展的一般規律來說,這個時期已經不是產生神話的時代,但是從保安族的族源來說,卻是由來自西域的色目回回人和本地區的各民族成員融合而成的共同體。隨著歷史的展,在逐漸形成新的保安族共同體過程中,聚合融進的新成員把他們從先民中聽來學來的神話故事,根據自身條件,在新的環境中運用共同體使用的語,藉助想象和幻想或改編,或補充,或模擬創作為新的故事,作為內部團結,聯繫感,展壯大民族的精神武器。

雖然保安族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原生民族,其生活的年代不是原始時代出於對大自然的各種幻想、畏懼進而崇拜禁忌,但作為一個民族,它卻補充了人類關於開天闢地、洪荒歲月的種種思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保安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保安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2.第三章保安族的民間文化(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