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三章保安族的民間文化(4)

31.第三章保安族的民間文化(4)

從它的類別形式看,有神話、傳說、故事、歌謠、諺語等。***從內容看,有解釋人類起源和各種自然現象的故事,有保安族形成展過程中和兄弟民族和睦相處的傳說,有平凡善良的勞動者智斗邪惡的故事,有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故事,也有懲惡揚善的勸善故事,舉凡社會生活,風雨人,民俗風尚、山川河谷乃至民族關係等都有十分生動的反映。保安族的民間文學類別複雜,形式多樣,這些表現形式都擷取歷史和現實,融合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手法,從各個不同的角度與領域,反映出保安人在不同社會時期的願望、要求和理想。它不僅表現了保安族人民的社會風貌,而且流露出了保安族人民內心的精神世界。

保安族的民間文學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喜聞樂見的主要有以下幾種:神話、傳說、民間歌謠、宴席曲、「花兒」、諺語等。

一、保安族民間文學現狀與研究

(一)保安族民間文學現狀

保安族民間文學的展從時間上來講,大致可以以保安族遷徙的時間段來進行劃分,一是保安族遷徙前的口頭民間故事,大約是在13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二是遷徙后的口頭民間故事,大約是在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葉。從內容上來講,先是神話故事以及與其他民族友好關係的傳說故事,之後是反映新生活的民間傳說故事和民間歌謠等。

19世紀中葉以前,保安人居住在青海省同仁縣隆務河畔的「保安三庄」,當地的藏族人稱保安人為「黑黑」(即回回),時稱保安回。由於信奉伊斯蘭教的色目人、回回人是保安族族源的基礎,人少勢單,在駐地與相鄰的民族交往既要保持自己的信仰,又要搞好睦鄰關係。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老人們以懲惡揚善為目的吸收其他民族豐富多彩的民間傳說故事,鼓舞人們積極向上,勇敢進取,創造美好生活,以自己耳聞目睹的社會風尚,親身經歷的生活習俗和傳說故事,增強民族共同體的心理素質;伊斯蘭教的神話傳說、人物故事更是最為有力的口頭文學教材。保安族運用自己的想象,增添新的內容和節,經過糅合演義使伊斯蘭教各民族所共有的神話故事中融進了保安族的特徵。例如《人祖阿旦哈媧的故事》和《妥勒尕尕上天取雨》是神話傳說,而《三星哥的故事》《砍柴老人的故事》《舒坦的故事》以及有名的《保安腰刀的傳說》都是這段時期流傳的民間傳說故事。1

19世紀中葉,中國的封建經濟開始瓦解,封建社會盛極而衰,統治階級的貪贓枉法使得人民的生活痛苦不堪,在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更是嚴重。保安人經過幾年顛沛流離的生活,在積石山下的大河家定居下來。吃盡了苦頭的保安族人民渴望太平生活,嚮往美好的光景,這時期在他們所講述的故事中帶有新居住區的地理特徵的內容,並且為獨特的地貌賦予了美好的想象,表達出保安族人民生活的願望。他們幻想的是征服自然、減輕勞動、援助好人、懲治壞人,無限地揮勞動者的威力和智慧,使得生活過得美滿愉快。同時,在勞動之餘,獲得精神上藝術上的享受。於是,保安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藝術才能,編製出許多民間故事,反映了保安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經濟生活的基本面貌。像《積石山的來歷》《甘河灘的傳說》《五眼泉的傳說》,還有《天池的傳說》都基本上以保安人居住區的自然地貌為題材,敘述這些地方的歷史景。雖然這些傳說故事都經過誇張的藝術加工,卻是本地方固有的,具有民族和地域的現實色彩,因而讓保安人感到親切真實,在本地區盛傳不衰。同時,保安族的民間文學中還盛行著童話故事,像《阿舅與外甥》這則保安族人婦孺皆知的故事就以生動的語敘述失去阿達(父親)的朵娃,藉助神馬和弓箭為父報仇,過上了平安的日子。這種以童話的形式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他們所理想的未來做藝術的描繪,廣泛而深刻地反映現實生活和理想願望,並在此基礎上鮮明地表現他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保安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保安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1.第三章保安族的民間文化(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