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三章保安族的民間文化(3)

30.第三章保安族的民間文化(3)

(四)制醋

麥麩是制醋的主要原料,用麥麩制出的食醋味純、色正、口感好、質優,為傳統副業。在癿藏、居集、吹麻灘、大河家均有作坊,除滿足本地群眾所需外,少量銷往外地。1949年有醋坊10處,年加工量為5萬公斤。新中國成立后呈曲線展,加工點時多時少,加工量時高時低。90年代初,有醋坊13處,年加工10萬公斤。進入21世紀后,傳統醋坊不斷減少,經過不斷的合併,僅存幾家食醋加工廠,但由於生產規模的擴大,仍能充分滿足保安群眾的食醋需求。

三、冶鐵業

保安族工匠幾百年前熟練地掌握了不同金屬材料的冶鍊熔合技術,鐵匠都會用此項技術提鍊鋼鐵,提高鋼材的韌度和硬度,打造出精緻實用的刀具。金銀匠用此項技術製造出各種藏族宗教禮器和婦女的金銀飾品。銅匠用此項技術打造出各種日用器具。冶鐵業所涉及到的民間科技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淬火技術。保安族工匠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掌握了熱漲冷縮的原理,把燒紅的刀丕快速冷卻,提高鋼材密度,增加刀刃的韌性和堅硬程度,保持刀刃鋒利。

第二,焊接技術。保安族工匠在百年前就掌握了不同金屬薄片的焊接技術。製作刀鞘時,裝飾刀鞘底端的銅、銀、鐵材料用鉚接和焊接相連,並把珠寶鑲嵌在銀花或銅花中。

第三,應用植物有機化學和明礬的無機化學與金屬材料的化學反應,在常溫下反應,達到除銹、去污、表調、上底漆等多種功能。這種工藝簡單、成本低、除銹時間短,對金屬無腐蝕性,不含有毒有害物,對環境無污染。

科技總是伴隨著時代的展而不斷進步。改革開放后,積石山十分注重現代科技和民間科技的結合,不斷提高民間科技的水平。1981年成立縣科學技術委員會和科學技術協會,如今17個鄉鎮成立了科普分會及18個村級科普學會,到2011年,具有高級職稱的科技人員39人、中級職稱的科技人員1206人。近年來,伴隨市場經濟的飛速展,保安人的民間科技也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些不符合當代人需求的手工業、農副業生產方式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的現代生產方式和產品在當代保安人生活中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同時,一些獨具特色的傳統民間科技在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的保護下,仍然煥著活力和光彩。

第三節民間文學

民間文學是民間世代傳承的一種文化,它是勞動人民的口頭創作,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流傳,主要反映的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和思想感,表現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觀念和藝術趣,具有自己的藝術特色。它的主要特徵是口頭性、集體性、變異性和傳承性。民間文學只能口頭創作、口頭交流。這種口頭交流,以地方方為載體,使得民間文學流傳很廣很久。

在長期的歷史展中,勤勞勇敢的保安族人民不僅創造了自己的歷史,也創造了自己民族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為中華的文明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別具特色的保安族文學是保安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保安族的民間文學主要是群眾集體修改加工后的民間文學。新中國成立前絕大多數的保安人處於被壓迫的地位,又經過從原聚居地顛沛流離的遷徙,生活非常貧困。歷史上的保安族長期處於受壓迫的地位,統治者不承認保安人是單一的民族,加之保安族沒有文字,文化教育落後,有關保安族的歷史和古代文化生活沒有被記錄下來,其文學藝術的展受到一定的阻礙,許多民間文學寶藏隨著歷史滄桑變化,逐漸失傳。但有的也以融合兄弟民族的故事和民間傳說、民間歌謠來豐富本民族的民間文學,在保安族民間保存下來的各類體裁的口頭文學是豐富多彩的,但在舊時代保安族的口頭文學創作既不見經傳,也不為人所知。新中國成立后,隨著保安人民政治地位的提高和經濟生活的改善,民間文學創作大為改善,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少數民族的口頭文學創作,有力地促進了保安族民間文學的繁榮。許多刊物對民間文學作品的表,使保安人將前輩們流傳下來的神話故事根據自身的現實條件,運用共同使用的語,藉助想象,或改編,或補充,或模擬創作為新的神話、故事、歌謠等。並在其展的過程中,與周邊各民族的文化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互相借鑒、互相推動、互相融合,使其具有了深厚的多元民族文化蘊涵。因此,保安族民間文學的大部分內容直接敘述反映的是保安族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表達的是勞動人民的願望、要求和理想,是保安族人民生活的投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保安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保安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0.第三章保安族的民間文化(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