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希羅多德說故事(3)

3.希羅多德說故事(3)

總之,相對於規模超乎尋常龐大的波斯軍隊,斯基泰避開必須用盡全力的正面決戰,而以蓄意地誘敵深入作戰及焦土戰術,追擊敵軍,置於死地。***

龐大軍隊消耗的糧食非常可觀,即使想從駐紮地進行調度,但面對一片燃燒殆盡的荒野,他們也無計可施。漸漸地,斯基泰騎兵開始像狂風一般襲擊開始疲弱的波斯軍,弓箭更如雨般落下。波斯大軍的損害增加,恐懼感開始席捲全軍。

大流士判斷若繼續下去可能會陷入全軍覆沒,因此做出撤退決定。從那時起他們就進行驅趕作戰以企求擺脫持續襲擊的斯基泰騎兵,雖然最終波斯嚴重損失了8萬名兵將,但即使痛苦也幸好還能從虎口下逃出直至多瑙河畔。

游牧國家的共通作戰方法

於是對斯基泰的遠征作戰,就以完全失敗終結,這是波斯帝國經歷的次大慘敗。大流士的「支配世界」野心,就在他為了夢想而認真努力的同時,也可說是在剛開始計劃時就破滅了。充分地運用騎馬所擁有的迅速展開力及騎射威力之斯基泰戰術、戰略,在匈奴、突厥及蒙古等游牧民作戰中,都可看到明確的共通點。不用說這就是世界史中游牧民軍事集團最擅長,且藉此展現出較其他區域更為優越的作戰方法。這在「游牧國家」從一開始在歷史上出現時,就以強烈方式展開。

另一方面,利用乍看之下好像是不斷地敗走的撤退,引誘對於當地狀況不明的敵軍進入自己國家或是自己熟稔的地區內。就在敵軍因為勉強追擊而漸趨疲累且戰線延伸過長而中斷的同時,就一舉進行反擊讓戰況逆轉並消滅敵軍。這樣的手法,讓人聯想到俄羅斯在面對拿破崙軍隊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的攻擊,曾經採用過的著名撤退作戰。

在日俄戰爭時,相對於從容不迫地往北方遼寧平原撤退的俄羅斯軍隊,日本軍隊也將敵軍或許是故意的撤退當做是自己每次的勝利而深信不疑,即使實際上快要奄奄一息了仍持續往北前進直至進行「奉天會戰」,此時的日本軍隊也給人相同的印象。在這一點上,將國家建立在過去斯基泰族領地的俄羅斯,出乎意料地將公元前的先驅者斯基泰族「遺產」,當做腹地廣闊大陸型國家所特有的一種優勢、特點而沿襲採用。

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失敗之後,波斯帝國對於斯基泰族感到深深恐懼,從此不曾主動出擊過。不論是在位於敵軍正面的高加索山脈方面,或是在東方國境線的中亞阿姆河方面,都貫徹只是派駐軍隊駐紮防守。但從後來波斯在希臘方面所遭遇的結果,或許可說是反而將多餘的力量都用於其上。

如果當初阿契美尼德王朝對於斯基泰的戰爭是成功的話,到底會變成什麼狀況呢?若是如此,也許非比尋常的寬闊地域就會一舉出現在眼前。如同後續會說明的,斯基泰族對於其腹地的某些東方及西伯利亞方面擁有廣大影響範圍。即使不像年代有些距離的後世蒙古及其時代,但人類甚至有可能從很早時期開始,就擁有將現代中東、地中海域到北方西伯利亞方面及東西內陸亞洲方面整個串連的超廣闊地域及視野。

若當初如此展,當然「世界」及「世界史」的架構,也會比現今我們大家所熟知的更早以前就有了大幅度改變。此外,果真如此的話,即使將事物焦點都集中在希臘方面,不論是將斯基泰騎兵當做是屬國、附屬國(大國勢力下的小國家)或是同盟國,總之阿契美尼德王朝可以將斯基泰騎兵當做自己的軍隊使用,那麼在面對沿著北方陸地而來襲擊的斯基泰軍隊時,希臘城邦同盟軍到底是否還能抗衡呢?

歷史並非如此展。在這之後直到公元前4世紀約200年的時間中,在歐亞大陸西半部,北邊的斯基泰及南邊的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以高加索山脈及黑海、裏海為界,呈現南北對峙狀態。在旁邊的是希臘。自古以來,大家幾乎都在談波斯對希臘的「東西對立」,而未曾將目光放在這樣的「南北對峙」上。豈止如此,說不定大家根本就是連想都沒有想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游牧民的世界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游牧民的世界史
上一章下一章

3.希羅多德說故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