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生產新方式

第296章 生產新方式

第296章生產新方式

「東家,廠子裏的工人似乎有些鬧情緒。」

葉連升帶着長子剛剛進入工廠,負責日常管理的大管事崔行均慌忙上前迎接,待一行人來到二樓的公事房后,隨即便報告了今天工廠的情況。

「什麼原因?」葉連升不緊不慢地翻看着賬本,頭也不抬地問道。

「工人們認為,將工時再延長半個小時是不合理的……」

「嗤……」葉連升不屑地笑了笑,「你瞧瞧外面的廠子,哪個不是工作時長在十二三個小時,就是十四個小時也是有的。怎麼,我就要求將此前的十二個工時再延長半個鐘頭,那些工人就不樂意了?不樂意的話,都給我滾蛋!這年頭,想招的工人大把的有,不缺那幾個賤皮子!」

「東家……」崔行均有些難堪的站在那裏,一時間竟然不知如何應對。

說白了,他雖然是「順泰行」皮革廠的大管事,但也不過是一個高級點的「牛馬」,跟那些工人沒什麼區別,若是觸了東家的霉頭,肯定也會被「滾蛋」。

但是,若不照顧一下工人的情緒,稍稍安撫一二,萬一他們出工不出力,廠子裏的貨沒按時做完,最後倒霉的還是自己。

最近,「順泰行」接了兩批軍用訂單,為順國和慶國生產軍靴、武裝帶、行軍背包,時間緊,任務重,為了按時交貨,只能要求工人加班加點,將既定的十二個工時再延長半個小時。

可是,東家只一味地壓榨工人的勞動過程,卻絲毫不提任何補償,頓時就讓廠子裏的工人產生了強烈不滿情緒。

我們是牛馬沒錯,但你總得多給幾把草料呀!

「怎麼,有問題?」葉連升看着崔行均面色為難的模樣,面色不由一沉。

「東家,倘若因工人不滿情緒而貿然汰換的話,於整個工廠而言,弊大於利呀!」崔行均委婉地勸誡道:「皮革加工生產,雖然大多工藝流程皆賴於機器,但仍有許多地方需要熟練工人操持。這要是換一批新人來,我擔心廠子裏的諸多訂單無法保質保量地交貨呀!」

「嗯?……」葉連升聽罷,不由露出一絲凝重的表情,「你的意思是,暫時許些好處來安撫一下那些工人?」

「東家明鑒!」崔行均見東家有所意動,心裏一松,「這工時增加了半個小時,工人也不是不願意做,關鍵是讓他們稍稍得些便宜,認為額外增加的工時對他們而言,是有回報的,也是比較划算的。」

「那你認為,該給工人加多少工錢,或者許些其他什麼好處,從而讓他們心甘情願地延長半個小時工作時間。」

「要不,每人加幾角錢?或者,為工人每天提供一頓簡單的餐食?……至於最後給工人許些什麼好處,但憑東家做主。」

「嗯,容我想想。」葉連升微微點了點頭,說道:「你先去廠房裏安撫一下工人,讓他們盡心做事,勿要胡思亂想。」

「是,東家。」崔行均拱了拱手,轉身出了公事房。

待人剛剛出了房門,葉連升便將手中的賬本狠狠地擲在桌案上,身子向後一仰,靠坐在柔軟的皮椅上,喘著粗氣,盤算著如何算計工人,好讓工廠獲得最大的收益。

其實,隨着齊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市場上的工人其實並不像他口中所說的那般「想招的工人大把的有」,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陷入了「用工荒」。

早在紹寧年間,齊國就廢除了職業限制政策,即施行全面「職業自由」原則,任何國民都可以選擇自己願意從事的任何職業。

種田的農人,可以經營雜貨鋪,也可以買輛馬車跑跑運輸,甚至有更多資本的,還可以開辦工廠、做海外貿易。

當然,若是你沒有資本,也沒有技術,又不想待在農村,也可以放棄種地,進入城市的工廠里,成為一名產業工人。

同樣的,若是在工廠里做得不開心了,也可以向移民部報名,接受政府安排,前往漢洲某地或者海外殖民領地,領一份土地,成為一名農人,回歸傳統的田園生活。

而考慮到如今農村不願意種地的年輕人(主要是本土出生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政府也修改了原先的土地政策,即原本個人合法擁有土地四十畝的上限被廢除,被提高至五百畝。

原先的政策,說實話在執行了幾十年後,意義已經不是很大了。當初是考慮到齊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程度較低,給你太多地你也開發不了,同時雖然齊國地廣人稀,但土地兼并這事必須從一開始就立好規矩進行抑制,再加上政府手裏保留更多土地以出售獲利的因素,因此就定下了個人擁有四十畝耕地上限的政策。

至於以後會不會徹底廢除土地擁有數量的限制,全面放開土地兼并和買賣,那得考量皇家和內閣的政治智慧了。

現在齊國農業機械化程度與日俱增,使得個人耕作更多的土地成為了可能。再加上現在農業不景氣(受南洋地區種植園經濟的衝擊),本土農民收入普遍下降,且是持續多年的下降,農村願意種地的人已然不是很多了。在這種情況下,確實也沒必要繼續墨守以前的成規,便適當進行了些許變通,將這個上限提高到五百畝。

當然了,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也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強化農業合作社的作用,就已經成了必然。否則的話,伱就是給他們再多的土地也白搭,他們根本沒可能有效地進行開發,以及面對市場,獲取收入。

有農業合作社代表集體出面採買種子、租賃(購買)機器、購買保險、銷售產品,農戶們的生產成本將會降到最低,這就節省了很大一筆錢了。而考慮到他們人均耕作的土地面積大大增加,這人均糧食產量肯定也是大大增加了,這同樣也是很大一筆錢。既開源,同時也節流,農戶們的收益想不提升大概都很難了。

所以,在齊國境內,一個人的命運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你敢於冒險,敢於拼搏,敢於吃苦,總有一條適合你發展的道路。

儘管,在工業生產領域內,作為工廠主的「資產階級」擁有相對強勢的地位,可以無情地壓榨和剝削工人,讓他們為自己創造源源不斷地工業利潤。

但因為有更多選擇的機會,齊國的工人也不是一味地甘願被壓榨和欺辱,他們會用腳來做出選擇。

把老子逼急了,一拍兩散,不給你們這些工廠主賣命了。

大不了,老子去海外殖民領地,申請一塊份地,做一個快樂而逍遙的農民。

或者,去印度,在當地做個人上人,不好嗎?

你瞧,這幫工人,竟然沒辦法將其徹底拿捏死,老老實實地成為牛馬牲畜,甘受壓榨和剝削,當真是豈有此理!

「志昂,你怎麼看?」葉連升一念至此,頗有些鬱結於胸,轉眼卻看到自己的長子捧著一張戲曲表演的海報在細細端詳,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爹,你是說工人延長工作時間的事?」葉志昂將目光從海報上面收了回來,看着自己的父親。

「你說呢?」

「爹,為了工廠持續經營的考量,我認為,咱們對工人還是不要太過苛刻,以免激化我們與工人之間的關係。」

「難不成,將賺來的錢多分給那些工人?……哼,你整日的花天酒地,看戲聽曲,郊遊打獵,所用的錢都從哪裏來?」

「爹,孩兒也沒怎麼亂花錢,那不是為了工廠的生意,跟那些權貴子弟搞好關係嘛。」葉志昂強自辯解道:「對了,兩年前,建業府發生一起工人聚眾搗毀工廠的事件,爹應該聽說了吧?」

「怎麼?你害怕那些工人鬧事?」葉連升不屑地說道:「你真當我齊國軍警都是吃乾飯的?最後,建業府鬧事的工人還不是讓警察和憲兵給一鍋端了,全部拿獲下獄!」

「但是,那些鬧事的工人除了為首兩人因為搞出了人命被判絞刑外,其餘百十人皆判流放殷洲。」葉志昂輕聲說道:「而那家工廠和主人卻也從此敗落,不復往日榮昔。爹,你覺得他們划算嗎?」

「他們……,他們敢?」葉連升面色一滯。

「爹,有句俗話是這麼說的,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葉志昂悠然地說道:「故聖人之道,寬而栗,嚴而溫,柔而直,猛而仁。所以,咱們有時候不能對工人壓迫太甚,以遭反噬。畢竟,孔夫子有言,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葉連升面色一黑。

這兒子讀書太多,倒培養成了翩翩儒雅君子!

而他老子,卻成了枉顧工人性命的黑心工廠主。

「爹,需知鳥窮則搏,獸窮則攫,馬窮則逸,人窮則詐。這工人要是逼急了,甩手不幹倒也罷了,怕就怕他們這些人腦子一熱,做出極端之事,那可就難以挽回了。」葉志昂鄭重地說道:「觀我齊國近十幾年來,政府陸續頒佈了若干保護工人之法令,為何如此?那還不就是為了緩和工人的不滿情緒,軟化他們的激進態度,從而保障國家的長治久安。」

「但這個國家,終究是我們這些工廠主來養活的。」葉連升神色陰鬱,頗為不甘地說道:「若沒有我們這些千千萬萬的工廠主,這些工人哪來的生計?若沒有我們繳納的各種賦稅,這政府如何能正常運轉?若沒有我們生產出海量的商品,為國家賺回大量的金銀,我齊國何以雄起制霸天下?」

「爹,話雖如此,但咱們齊國不論是皇家,還是內閣,考量的還是民心,在意的還是國家穩定。」葉志昂說道:「而且,一旦發生工廠鬧事,勞資糾紛,社會風評多偏向於工人,於我們輿論甚為不利。所以,情非得已,我們的管制手段還是……稍稍鬆緩一些。即使,讓利工人幾分,我們也不過少賺了一點而已。」

「呵……,少賺了一點而已?」葉連升冷笑一聲,將桌角的那本賬簿抓了過來,舉在面前,「你參與工廠管理也有些時日了,難道不知道這家工廠日常開支有多大嗎?政府所徵收的各種契稅暫且不說,就是每日工廠的運營成本就是一筆龐大的數字,機器的維護保養、皮革原料的購買、煤炭的消耗、工人的薪水、商業夥伴關係的維持、新設備的更新換代,還有銷售賬款的拖欠……,哦,對了,還有官面上的人情往來,年節孝敬。你說說,哪一樣不耗費大量銀錢?這機器呀,只要開動起來,那就是無止境的消耗和巨大的成本。你以為,經營一家工廠很容易?你以為,老子願意這般精細算計工人?」

「爹,孩兒知道你的艱辛和不易。但我們完全可以換一種更為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在保證工人薪水不大幅增長的前提下,將工廠的生產效率提高到新的高度,而且還不會引發工人強烈不滿情緒。」

「說得輕巧,哪有這麼好的法子?」

「爹,你知道前秦時期的軍功進爵制度嗎?」

「就是那種砍一顆腦袋,便進爵一階,並獲得相應的屋宅賞賜?」葉連升疑惑地看着自己的長子,有些不明所以。

「差不多吧。咱們工廠也可以實施這種類似的管理制度,也就是說,每個工人在一定的時間內,幹得越多,給他的工錢也就越多,幹得越少,工錢自然也就越少。想要多賺錢,就要充分提高自己的勞動效率,做出更多的活計。」

「這是你想出來的?」葉連升對長子的表現大為驚訝。

這方法雖然沒有展開細說,但聽着就覺得非常有效。只要在工廠里實施這種「軍功進爵」制度,工人根本不需要再死命地去督促和驅使,他們自己就會發揮出最大的積極性,拚命地多出力、多幹活。

畢竟,幹得多,就拿的也多!

「這個法子自然不是孩兒想出來的。」葉志昂笑着說道:「前幾日,與幾個相熟的同伴吃飯聊天,談及如何提升工人生產自主性和生產效率時,有人提到了建業府的一家成衣工廠,就在推行這種計件生產方式,所有工人皆以每日所做成品數量來確定薪酬發放依據,使得該工廠生產效率倍增,工廠利潤和工人薪資都獲得了大幅增長,使得兩方皆獲大利。」

「甚好!」葉連升讚許地看着自己的長子,「你能從一次酒席聊天中便能捕捉到如此有用的信息,足見你對工廠里的事用心了。以後,這工廠能否繼續擴大,家族能否長盛不衰,就要全靠你了。」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風再起之帝國時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漢風再起之帝國時代
上一章下一章

第296章 生產新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