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名師回鄉創品牌、鄉鎮小廠命多舛

二、名師回鄉創品牌、鄉鎮小廠命多舛

新漢的老爸十多歲時就在江口老福昌當學徒,出師后又在大新時裝做過近十年時間,不論是中式長袍馬褂,還是西裝、旗袍,都做得十分拿手,裁剪、車工和手工針線縫製都十分嫻熟,據說在大新時裝公司時,就有不少明星藝人找他做衣服。50年代回到這個小鎮上,就一直是這個鎮上的服裝頭牌。鎮上很多人穿過多年他做的服裝,都不走樣。新漢的老爸學徒時,師傅給取了一個大名,叫存昌。他爸是存字輩,存昌,有紀念福昌店學徒之意。但鎮上的人知道他是從福昌學徒出來的,都習慣稱呼他為福昌師傅。

鎮上的街道上有一家服裝廠,叫紅星服裝廠,據說福昌師傅剛從江口回來時,廠里只有四、五台縫衣機,七、八個人,當時的服裝廠還叫合作社,是由幾個有縫衣機的師傅拼湊起來的,服裝廠主要的業務就是做小鎮上的人送來的衣料加工成衣。這些人多數是未經過正規的學徒培訓,真正能獨立做服裝的,不過二、三人。當時小鎮上的人也不太講究,對服裝的基本要求就是合身。偶有講究些的人,或者辦婚事做新人的服裝,也多是送到江口的服裝店去做。

自從福昌師傅來后,小廠的面貌就發生了改變。大家做衣服的技術提高了很多,幾年的時間小廠的機具設備添置了不少,廠房也翻新擴大了,人員也增加到三十多人,鎮上的人,不論做何種類的服裝,或者是婚嫁喜事,很少再跑到江口去做服裝。60年代初,省里舉行了手工業大比武,福昌師傅在服裝類比武中取得了第二名,一下子震驚了整個縣城,縣領導親自為他頒獎並為其佩戴大紅花,還安排專車將其送回小鎮。那天小鎮彷彿過節般熱鬧,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們夾道歡迎。自此紅星服裝廠的名聲不脛而走,福昌師傅也一下子成了小鎮上的名人,甚至有外地的客人慕名而來訂製服裝,福昌師傅也被領導重用,安排做了服裝廠的負責人。

福昌師傅接手服裝廠的管理后,推行按勞取酬的計件工作制,實行獎優罰劣的獎懲制度,還創造性開展了師傅協議帶徒弟活動。這師帶徒活動,有別於傳統的師傅教徒弟,將活動時間確定為一年,設置三個月、半年、一年三個考核節點,通過三次考核合格,方可出師定級,考核優勝者,不僅獎勵徒弟,還同時獎勵師傅,反之則處罰師徒,延長出師定級時間。對廠內的各工種、崗位,制訂相應的考核標準,工作達標有獎勵,工作失誤甚至導致損失,則需個人賠償。通過一系列改革變新,紅星服裝廠愈發紅火,職工的收入也比其它工廠高出較多,不少人為了進入服裝廠做工,甚至花錢託人通門子,找關係,服裝廠也成了當地的明星工廠。

然而好景不長,福昌師傅因不會溜須拍馬,被「擼」了,換了一位不懂經營的人做了廠長。新廠長將福昌師傅制訂的按勞取酬的計件制換成了計時制,也取消了相關的獎懲制度,各類服裝樣式套用工作服的要求,幾年下來,不僅外地客源沒有了,就連本地客源也減少了很多,后服裝廠靠製作小鎮上幾家工廠的工作服勉強維持了幾年,實在撐不下去,就倒閉了。

服裝廠未倒閉前,就有外地人來小鎮開服裝店,因為價廉樣式新而備受歡迎。服裝廠關門倒閉后,原廠內技術好的職工,會被外來開店的人聘用;差些的人也只能自謀出路。也有老闆來聘請福昌師傅,福昌師傅覺得跟私人老闆做工,不如自己跟自己打工自在,就在自家裏做,也能混口飯吃,就這樣,福昌師傅的家庭服裝作坊開張營業了。因為口碑好,又是當地的服裝頭牌,一時生意也應接不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擊水中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擊水中流
上一章下一章

二、名師回鄉創品牌、鄉鎮小廠命多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