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多了條尾巴

第56章 多了條尾巴

「楊州牧,下官很忙……真的很忙!」

「所以,要不你去王家那邊去坐坐?……如今雅筳舉辦在即,那邊俊彥雲集,想必所有人都期盼著能與州牧交籌襄宴。」

斐裁看着死皮賴臉在一旁坐着的楊暕,頗為無奈地嘆了口氣。

「無妨,本世子不喜應酬,庸之儘管忙你的便是,我在一旁觀摩就成。」

楊暕似乎絲毫沒有聽出斐裁的送客之意,也全然沒有在意這位縣令言語中的疏離和不恭,一臉大度地擺擺手,很有些在世孟嘗的風範。

開什麼玩笑,父皇非但不計較自己的隨意跨境,而且竟然難得地傳了口諭,讓自己在平原縣多待幾天,這明顯是自己送上去的策論得到了父皇的認可和重視——自己不趕緊抓住這個難得機會稱熱打鐵,那不是傻了的么?

斐裁見到這貨死賴著不肯走,眼皮子忍不住跳了跳:「揚州牧,你既非山東的官員,也非御史台的大夫,此行更非代天子巡牧,如今就這麼不顧非議地非要旁觀下官處理政務……是不是有些不妥?」

雖然他之前藉著這位世子的手,遠遠地下了兩鈎魚餌,但如果可以,他真的不想跟這貨沾染上任何關係。

且不論大隋的天下沒有幾年了,就算大隋沒有那麼短命,以楊二同學的生龍活虎,二十年之內,這貨也絕對坐不上那個位置。

再說了,這貨除了廢材和好色一點外,其餘方面或許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他身邊的那群狗腿子卻是實打實的惹禍精,楊暕後來之所以被楊二所厭忌,嚴格算起來,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功勞都要歸在那些狗腿子的身上,要是真跟他們混在一起,以後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已經看出來曉斐裁併不想跟自己走的太近,楊暕在微惱之餘,正打算壓着性子說些什麼,一旁的張須陀忽然開口了:「世子,平原縣地寡人微,城中富商官紳多有生平未曾跨出縣碑者,我等在一旁觀政,會嚇住這些官紳不說,也會庸之留下仗勢壓人的惡名——不若我等先行退去,待晚些時辰再來叨擾庸之。」

他知曉斐裁這段時間頻頻接待平原縣的富商大戶,對於這些人的態度也與尋常官員大不相同,要是一會人來了,知曉了自己和楊暕的身份后,那些人怎敢不唯唯諾諾?

真要是如此,自己等人的面子或許有了,但對於斐裁的名聲和他正在籌謀的計劃來說,卻又未必全是好事了——自己無意間把斐裁往楊暕身邊推,就已經很對不起他了,要是壞了庸之的計劃,自己以後只怕是再無臉面去見這個自己頗為欣賞的後輩了。

見到張須陀已經站起身來,斐裁略一猶豫,卻是輕嘆一口氣,拱手言道:「張公言重了,所謂事無不可對人言……既然如此,就請張公和世子屈尊留在此地觀政,指點下官一二。」

看到斐裁對張須陀一副宛如子侄的尊敬模樣,楊暕一雙眼睛瞪得大大的。

怎麼滴,本世子身為當今陛下的嫡次子,在你心目中的份量竟然還遠遠比不過一個武夫出身的郡守?

雖然心中極為不忿,但短短三次接觸,他覺得自己已經粗略地摸清了這位縣令的性子;對於這種擰巴到近乎固執的人來說,自己這個世子的份量,只怕連張須陀的一根手指頭都比不過——畢竟張須陀這二十年來為大隋出生入死,身上素有忠勇之名;而自己除了嫡次子這個身份之外,便什麼也沒有了。

心中頗為憋屈地狠吸一口氣,楊暕臉上露出了符合世人預期的和善笑容,

靜坐在一旁,默默看着斐裁讓自己的醜臉師爺把已經等候在外的幾名客人引了進來。

………………

「見過明府。」

幾名本地的知名富戶和鄉紳、商號主事恭恭敬敬地朝着斐裁施禮,對於靜靜坐在一旁的楊暕和張須陀只是好奇地打量了一眼,發現二人並無出聲的打算后,便沒有再注意,而是頗有些意氣風發地落座了。

說起來,也由不得這些人不意氣風發,這一個多月來,這位縣令彷彿當冤大頭當上了癮,一份份回報極為優厚的訂單朝着包括他們在內的本地富戶砸了過來——托這些訂單的福,他們這段時間雖然用於擴產招工的支出頗為不菲,但賬面上的預期收益卻也同樣抵得上以往一年半的所得。

昨日收到斐裁的邀約,這些人興奮地一晚上沒睡好覺,在他們想來,既然這位財神爺相招,那定然是有大大的好事等着他們。

「敢問明府,今日將我等招來,可是有事吩咐?」甫一落座,高升商號的主事便迫不及待地問了起來。

受益於琅琊王家的出手,這一個月來,平原縣很是開拓了幾條通往江都(江蘇)和巴蜀的商道,而斐裁和鄭縣丞這段時間也一直在不厭其煩地向泰山郡守申請更多的內航船引——在他想來,今日斐裁相招,想必是內航船引之事有了下文,作為從事批發貿易的高升商號主事,他自然第一個按捺不住。

斐裁微笑着看了他一眼:「高掌柜的莫要心急,本縣今日將諸位請了過來,自然是有要事相商——與此事相較起來,區區幾張內航船引,着實是無關緊要。」

幾人聞言,頓時眼睛一亮。

「承蒙明府看重,我等自當是鞠躬盡瘁,只是不知……明府今日相招,卻是何事?」高掌柜滿嘴的漂亮廢話,隱隱間卻是一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架勢。

斐裁對於商賈之輩從來就沒有什麼期待,對於這貨的小心思也沒放在心裏,當下只是微微一笑:「諸位都知道,這一個多月以來,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之下,平原縣包括絲綢、布匹、蚊幬、茶葉、木雕、瓷陶在內的一眾商品產出,已近往年的半年之數,實在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好事。」

雖然知曉此話不過是再尋常不過的開場白,但眾人還是忍不住一陣雀躍鼓舞——中國這數千年以來,存在的問題一直都是生產力不足而非產能過剩,這一情況直到後世的千禧年左右才發生了根本性扭轉。因此對於當下的絕大部分商品來說,增產基本上就等於增收,在短短一個多月內的時間裏,產能就翻了數倍之多,無疑等同於這些人可以換回來的財富憑空增加了數倍。

「此乃明府之功,我等何其有幸,遇上明府這等心懷子民的父母官!」眾人齊齊施了個禮。

這倒不完全是在拍馬屁,如果不是這位喜歡當冤大頭的縣令發了瘋似的猛著下訂單,他們絕對不會跟着投資擴產;偏偏這位縣令也頗有幾分本事,短短半個月不到的時間內愣是搞定了王家,硬生生地拓出幾條南方的商道出來——正是有了這幾條獲利頗豐的商道,他們這才敢放開手腳地按照這位縣令的指示,進入那堪稱瘋狂的二階段招工擴產。

不管自己心裏是怎麼想的,也不管這位據說將平原縣戶科賬面錢銀揮霍一空,甚至連官倉的存糧都也騰挪了不少的縣令未來將如何收場,但自己這些人能大發橫財,終究還是託了對方的福,因此要說心裏一點感激都沒有,那是在騙人的。

斐裁微笑着收了這一波逢迎,點了點頭后,卻又輕輕嘆了一口氣:「可是隨着咱們平原縣的第一波貨物發了出去,這問題卻又出現了——說起來,卻委實有些讓本縣難以決斷。」

!!!

眾人聞言,心中頓時一凜,不由得面面相覷起來。

出問題了?

出什麼問題了!?

是遇上流匪橫斷內運了,還是航船盡數翻覆了?

一想到自己心目中視為依仗的南方商路出現了問題,眾人的一顆心頓時高高懸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隋末第一佞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隋末第一佞臣
上一章下一章

第56章 多了條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