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張彥放下了手中的密電,拿起了有關馬尾海戰的戰報,對於慶賀的內容直接被他跳了過去,倒是最後損失彙報張彥看了很久,一直沒說話。

「萬歲爺?咋們贏了您該高興才對啊」一旁的太監小心說道

「哎」張彥嘆了口氣,彙報中並沒有陣亡將士的名單,但他知道必是極其慘烈,為了這難得的勝利大清士兵付出的可不會只是字面上的東西。「讓戶部把撫恤金加倍吧」他輕聲說道。

「喳!」

「你等等!還是讓禮部侍郎斌儒和李中堂來一趟吧」張彥叫回了太監說道。

「喳!」太監恭敬的鞠了個躬這才離開。

「這件事要好好籌辦,說不定大有文章可做」張彥輕聲嘀咕著。

七月二十日,光緒帝下詔,擴建位於北京廣安門內大街北側大報國慈仁寺(即報國寺),並將馬尾海戰犧牲將領士兵牌位放入,規定凡為國犧牲者皆為烈士,家屬由朝廷撫恤,而烈士牌位皆入寺受後人瞻仰,定期祭奠忠魂,慰藉英烈之功。而民間,由於張彥的幕後推手,開始出現了歌頌英烈的各種劇本和小說。為了擴大影響面並照顧到大部分不認字的人群,開始出現了模仿西方的白話話劇和連環畫,獲得了遠超預期的良好反響。由此開始了大清的愛國主義教育熱潮,國家的概念開始初入人心。

在十九世紀末期,絕大部分的中國人並沒有國家的概念,還停留在在朝廷即國家甚至「朕即國家」的概念之上。張彥之所以要進行愛國的教育,就是為了讓眾人形成「國家」這一觀念。在中國,雖然先秦的孟子已有「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觀念,但實際上秦漢以來的二千餘年中,愛國即是忠君,忠君亦即愛國,君主與國家在觀念上還是混淆不清的。直到西方思想傳入之後,中國人對國家、政府(朝廷)、君主的概念才逐漸形成清晰的現代認識,這其中第一人當推梁啟超,他是在經歷戊戌變法失敗流亡海外的痛苦之後,才獲得這種認識的。梁啟超指出,中國之所以積弱,根源之一就在於國人不能正確區分國家與朝廷的概念,以致愛國心沒有用在正確的地方。國家是什麼?朝廷又是什麼?「今夫國家者,全國人之公產也。朝廷者,一姓之私業也。國家之運祚甚長,而一姓之興替甚短。國家之面積甚大,而一姓之位置甚微。」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唐虞夏商周、秦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唐、宋元明清,「此皆朝名也,而非國名也」。從殷族的商、姬族的周,到嬴氏的秦、劉氏的漢、李氏的唐、趙氏的宋、朱氏的明,還有蒙古人的元、滿人的清,它們都是一族一姓的朝廷,而不是國家,都是一族一姓的私業,而非全體中國人的公產。然而,中國人常常將國家與朝廷混為一談,梁啟超認為,這是中國人的大患。

當然對於張彥來說,知朝廷而不知國家本應是一件好事,至少有利於自己的統治。但問題是處在這個時代的中國,光靠一個朝廷是遠遠不夠的。國家的功能,一是抵抗異族壓迫,一是調和國內紛爭,前者對外,後者對內。目前中國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外族的壓迫和入侵,為了對抗外族就需要內聚整個國家的力量,但問題是,這靠朝廷是遠遠不夠的。「朝廷」一詞無論在任何時候聽起來都像是某一部分人的圈子,和廣大的百姓沒有什麼關係,正如很多人說的「這是朝廷的事,和我升斗百姓沒有關係!」。要想獲得百姓的力量,就必須得模糊朝廷的概念,轉而以國家替代,從「朝廷需要你!」變成「國家需要你!」。

當然除此之外張彥還有一個打算,那就是通過強化國家的概念來模糊名族之間的區別,減少今後民族n矛盾出現的可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1884光緒中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1884光緒中興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