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籌錢

第二十七章 籌錢

這條不成文的規矩,開始的遭到了那些主要成員的集體反對,後來郭小傑一句話堵的他們啞口無言。

郭小傑是這麼說的,一個連自己國家語言都掌握不了的人我要來幹什麼?給你們就兩條路選擇,一認真學習,二打包走人。

邵逸夫微笑着搖搖頭,這個年輕人不僅有抱負,還很是執著。邵逸夫與方逸華對視一眼,方逸華向邵逸夫微微搖了搖頭,可她卻從邵逸夫的眼神中看到了對方似乎已經做出了某種決定,不由暗嘆一口氣。

方逸華現在還只是tvb的一個非常理董事,有些決定可以對邵逸夫產生影響,但關乎一些原則性的問題她卻左右不了邵逸夫的決定。

只聽邵逸夫問道:「你們華影現在有多少資產?就敢用百分之三十五換我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你可知道現在tvb市值是多少?」

郭小傑聽到這話內心不由一陣激動,這已經進入技術層面的商討階段了,看來自己口乾舌燥的一陣胡侃亂侃還是取得了一定效果。

連忙回答道:「從今天的收盤均價來看,tvb目前的市值在144億港幣,我的華影傳媒註冊資金是五千萬美元,按照港島政府港幣與美元之間的匯率7.75-7.85之間取個中間價,一美元兌換7.8港幣,華影集團的註冊資本是三億九千萬港幣,這中間的相差確實巨大。不過,這中間的差額部分我可以用支付現金的方式以今天的收盤價購買tvb的股份。」

邵逸夫笑着說道:「看來賢侄對我的無線還是有一定了解嘛,是不是早就再打我的主意了?可是,這將近七十億港幣的差額,不是你一句話就能解決的。我想郭鑫賓總裁還沒有放縱你到這種的地步吧。」

「年輕人,不要好高騖遠,做什麼事情都要腳踏實地。這樣吧,如果你能三月之內能夠籌集七十億的港幣,我可以答應你提出的條件。前提是你不準藉助家族的力量。怎麼樣,六叔這個要求不過分吧。」

三個月七十億港幣,在不求助家族的情況下,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至少邵逸夫是這麼認為的。這麼做是給郭小傑及背後郭家的一個台階,讓對方知難而退。

郭小傑不好再說什麼,對方已經把條件開出來了,郭小傑心裏很清楚,這是對方讓自己知難而退,但這麼好的機會郭小傑能放棄嗎?不能!既然不能放過,現在只能趕緊想辦法去籌錢了。

郭小傑說道:「好,一言為定,我相信六叔一諾千金,說話算話。」雙方又寒暄了一陣,郭小傑就起身告辭。

三個月的時間短是短了點,但只要華創那邊操作無誤,三個月賺取十億美金問題應該不會很大。畢竟郭小傑本身就有四個億的本金,又加了槓桿,說一分鐘上下幾十萬一點都不為過。

等郭小傑走後,邵逸夫和方逸華兩人在客廳聊天,話題集中在郭小傑身上。方逸華說道:「逸夫,你真打算把tvb賣了?」

邵逸夫笑着拍了拍方逸華的手背,說道:「如果不藉助郭家的力量,你覺得郭小傑他有多大的可能性在三個月之內籌集七十億港幣?」

方逸華想了想說道:「從理性的角度看完全沒有這種可能性。畢竟只有三個月的時間,不是五年十年。可是。。。可是萬一他真的籌集到了這筆錢,那你真要把無線賣了嗎?」

這句話剛說完,方逸華自己也吃了一驚,她怎麼會有這種擔心?

邵逸夫說道:「退一萬步說,就算郭小傑三個月內籌集了七十億現金加上華影傳媒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來置換tvb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這筆交易總體算下來也不虧。七十億的現金我倒是不太看重,如果能夠入股華影傳媒我倒是挺感興趣的。」

「當初,他們的那份合同一出來,我就一直再琢磨會是誰搗鼓出這麼一份看似損人不利己的合同,後來仔細想想,在結合剛才小傢伙的一些講話,才豁然發現這份合同的真正威力不是在當下,而是在將來。」

邵逸夫接着說道:「你想,有這麼一份樣板在前,別的電影公司是效仿還是不效仿?這份合同的威力就在於後續的分紅,只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問世,才能不斷產生收益,才能收支平衡,甚至盈利。」

「這是釜底抽薪,利用資金的優勢,讓別人無路可走,有郭家在後面做背書,小傢伙也不怕虧,但其他公司呢?如果沒有雄厚的資本支持,有幾家公司虧得起?有幾家公司能支撐下去?這是還只是公司層面。」

「再說員工層面,華影的從業人員就算是拍了幾部爛片,沒有傳播的價值,損失最大的卻是公司,他們本身的基本薪資還是可以得到保障。但如果作品好一點,甚至出現一些經典之作,那十年之內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收益。長此以往這些從業人員的收入會越來越高,會有更多的從業人員加入華影。」

邵逸夫繼續分析道:「這小傢伙是要重新洗牌,要把港島的影視行業一網打盡,他是要一統港島的娛樂業。你別看他剛才一本正經的大義凜然,其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賺錢。一旦掌握了話語權,還不是他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對方為什麼執意要五十一的股份,不就是想要無線的話語權嗎?等小傢伙籌集不到這筆錢,我們找個時機,給對方一個台階,讓對方把對無線股份的要求降一點,盡量促成這次合作,這對咱們雙方都有好處。這小傢伙,比他老子狠,也更不要臉,一心想控股無線,還把自己的齷齪之事說的如此冠冕堂皇。」

方逸華知道,邵氏電影公司的倒閉一直是邵逸夫的一塊心病,在錯失李小龍和陳龍這兩個把港島影壇帶上輝煌的人物之後,邵氏一直致力於tvb的發展。如今有這麼一次重新進入影壇的機會,看來邵逸夫是不打算再放棄了。

方逸華只好說道:「你想清楚了就好,我就怕你被他忽悠的不知東南西北,頭腦一發熱就把無線賣了。原來你是想要入股華影,可是華影的最終控制權還在他手上,我們最多只能能拿一兩個董事席位。這又有什麼意義呢?」

邵逸夫說道:「當一家公司掌握了一個行業的話語權,本身又有雄厚的資本,那他就可以制定一套自己的標準,並讓大家都遵守這樣的一個標準,那時候這個董事的位置就會有很多人爭着搶著要。你信不信,這家公司將來的成就會超過邵氏影業,甚至是我們現在的無線。如果當初邵氏沒有錯過李小龍,哪會有嘉禾的崛起。」

方逸華像是在詢問又像是自言自語:「真有那麼厲害?」

邵逸夫或許不知道後世西方國家在通信領域制定的一系列行業標準,並讓全世界的國家都遵守這套標準。但作為一位成功人士,對所能預知的好處是不會拒之門外,通過這次談話,讓邵逸夫對郭小傑以及其創辦的華影公司越發上心。

郭小傑從邵逸夫的別墅出來后直接驅車來到自己的投資公司所在地。三個月的時間要湊集七十億港幣,也就是將近九億美元,哪怕郭小傑是穿越人士也倍感亞歷山大。

自從郭小傑把華創投資的事情丟給齊東之後就跑去了大陸,這裏現在具體是什麼情況他還一無所知。齊東是按照自己下達的指令按部就班,還是擅作主張篡改他的指令,對這一點郭小傑此時有些忐忑。

導致巴林銀行倒閉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其下屬員工自作主張做多日經指數。

郭小傑覺得自己有時候像曹操,用人且疑,疑人且用,總是這麼的或得或失。

由於事先沒有提前通知齊東,郭小傑在公司樓下的時候被保安攔住了,可好說歹說這個保安就是不放郭小傑三人進去。無奈下郭小傑只好從熊大手裏接過大哥大給吳西打電話要齊東的聯繫方式,一圈打下來大哥大就快沒電了。

這東西塊頭又大,待機通話時間又短,用慣了手機的郭小傑根本就瞧不上這東西,但是現在想要一部智能手機比要郭小傑籌集七十億港幣還要困難多的多。

郭小傑把大哥大遞還給熊大問道:「你是不是忘了充電?怎麼打兩三個電話就沒電了?」

熊大抓了抓頭,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說道:「不是沒充電,是華武那邊的事情太多了,都打這個電話。老闆,要不把李天豪的號碼也留給下面吧,這樣就不會總是往我這裏打電話,總是搞得經常自動關機。」

郭小傑還沒回答,李天豪就叫嚷着說道:「不行,我這個電話可是以備不時之需,怎麼能把號碼給下面的人。別到時候把我的電話也打沒電。」

熊大說道:「你作為華武的管理層不應該把號碼也告訴下面的人嗎?」

李天豪說道:「你們兩兄弟才是華武的主要負責人,我們六個還是你們的下級,而且我們現在跟着郭少,少不了要一部手提電話以備急用,這可是老闆親自交代的。」

熊大說道:「那我的用來備用,你的用來打電話。」

李天豪正要還嘴,卻被郭小傑打斷:「你倆吵什麼吵,大半夜的也不怕招賊,一塊破磚頭也值得你們大聲嚷嚷?我都不稀罕用!再過幾年給你們每人配一部超長待機的手機。」

「還有,等會齊東下來,李天豪你去查一下這棟樓的安保是哪家公司負責的,從剛才這個把咱們攔住的員工看,這家公司的人員職業素養還是不錯,如果價格合適就把這家公司收購了。如果對方要價太高,就把這個人給我挖過來。」

在三人的吵吵鬧鬧的時候,齊東出現在大門口,對保安說了幾句,然後快步來的郭小傑面前說道:「郭少,你來怎麼也不提前通知一下,讓我們也好有個準備啊。」

郭小傑哈哈大笑說道:「我來搞突擊檢查還提前通知你們,那還檢查個屁。看你春風滿面最近是不是泡到靚妹了?」

齊東看到郭小傑有心情開玩笑,今天心情應該不錯,也就不急於向他邀功,其實也沒什麼好邀的,大的方向一切都按郭小傑的計劃穩步進行,零碎敲打的那些湯還不及郭小傑計劃中小的一部分。「郭少,你就不要和我開玩笑了。我先帶你去辦公室。到辦公室我再向你詳細彙報戰果。」

郭小傑來到操盤室,一切都那麼熟悉,又那麼陌生。郭小傑掃了一眼燈火通明的大廳,總共有二十多個操盤手在值夜班,郭小傑在其中一人後面站了一會,看見這個操盤手操盤著十幾個賬戶,眼裏佈滿血絲,顯然是睡眠不足導致的,辦公桌以及旁邊的垃圾桶里丟著各種食品的包裝袋,郭小傑彷彿看到了當初的自己。

郭小傑沒有驚動這些人,一言不發的隨齊東來到了他的辦公室,大大的辦公桌上擺放着四台老式的台式電腦,對面的牆壁上的四塊大屏幕分別是全球各主要股票行情。

從日經指數到納斯達克,從恆生指數到英國富時,郭小傑回頭向齊東問了一句說:「怎麼沒有寶島加權?」

齊東笑了笑說道:「那邊總共不到兩百家上市公司,之前海外流入的大量熱錢都在紛紛逃離寶島,現在全島都是一片哀嚎。咱們那加五倍槓桿的一億美金早已經賺的盆滿缽滿。」

「不過咱們買的大部分是半年股指合約還沒有到交割時間,所以這些目前還只是賬面上的數字。不過,我用了一小部分的資金買了一個月和三個月的合約。一個月的合約還有七天就是交割日。寶島這邊郭少你不用擔心,等著收錢就好。我預計咱們這次在寶島總共有百分之一千的收益。」

聽到齊東是完全按自己的指令做事,郭小傑這才放心,說道:「七天之後的交割日,所有操盤人員每人多發一百萬港幣作為獎金。不過,現在我這邊急需用錢,兩個月之內你這裏能套現多少資金?」

「兩個月?需要多少?」

「對,最長不超過三個月,越快越好。我需要二十億美金。」

齊東拿出計算器計算,把兩至三個月可以轉化現金的合約仔細核算一遍,對郭小傑說道:「郭少,時間就這麼緊么?不能多等一段時間?現在行情這麼好,如果咱們提前出貨會讓我們損失一筆巨大的收益,這麼做非常不划算。」

「什麼事情要三個月時間籌集二十億美金?如果可以拖上半年,僅憑咱們在寶島股市的收益就綽綽有餘。根本就不用動用日經那邊的合約。」

「你以為我不想拖一下嗎?可是邵爵士只給了我三個月的時間。你直接說三個月你這邊能挪出多少資金?」郭小傑無奈的回答道。

「邵爵士?邵逸夫?怎麼和他扯上關係了?剛才我核算了一下,在不損失收益的情況下,三個月之內咱們可以套現的資金最多八億美金。」

「只有八億?日經那邊的短期合約也算上了?」

齊東點點頭說道:「都算上了,這幾天日經指數有些反覆,原本賺到的利潤有一部分又賠進去了,而且我們在日經短期合約的投入並不大。我們現在手頭上主要是日經一年股指合約和三年股指合約,這兩塊佔比百分之七十,半年以內的短期合約只佔百分之十,還有百分之二十分別是五年和十年。」

郭小傑在辦公室來回踱步,想了想,說道:「把日經這邊的五年和十年合約的全部取消,全部改為三年合約,具體的金額匹配你自行決定。還有,你知不知道哪家銀行會收股指合約的抵押?」

郭小傑知道日經股指會經歷長達十年的衰退,但遠水解不了近渴,把資金長時間的放在這裏,有些得不償失。

齊東搖搖頭說道:「我只知道有些銀行有這方面的業務,但具體哪些銀行我就不太清楚了。」

「那你抽個時間去諮詢一下。如果港島沒有,就去西方這些國家,無論如何必須要在兩個月之內抵押貸出二十億美金。」

「抵押過程中要多找幾家銀行,不要集中在一家辦理,能不透入公司的信息最好不要透入。」郭小傑接着問,「那些操盤手天天倒夜班嗎?我看他們吃的怎麼都是一些垃圾食品。」

齊東回答道:「這半個多月投資公司除了安排去滬城和鵬城的工作人員其他的全部分成了兩班倒,主要是漂亮國那邊的時差導致。不過現在咱們貨已經吃的差不多了,可以轉為輪班制。我今天正準備宣佈這個消息,沒想到郭少你就過來了。」

每個人的風光背後都藏着不為人知的艱辛和困難。

郭小傑點點頭,拍了拍齊東的肩膀說道:「辛苦了,早點回去休息吧。我來這裏就是為了那筆資金的事情,你這邊要抓緊時間,我怕到時候會夜長夢多,吃下無線只是咱們的第一步。」

郭小傑正要轉身出門,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回頭對齊東說道:「你在劍橋的時候,有沒有聽過arm這家公司?」

齊東茫然的搖搖頭,說道:「沒聽過。」

郭小傑說道:「你去尋找貸款的時候,抽空回一趟劍橋大學,打聽打聽這家公司,並試探一下赫曼豪瑟這個人。看看要收購或者入股這家公司需要多少資金。」

「談判過程中,我們可以向對方做出承諾,在收購arm之後,會將arm在英國的員工人數增加一倍,並將arm總部保留在劍橋,而且不干預也不參與arm的商業計劃和決策。我們的條件只有一個,就是必須提供百分之三十的崗位給華新科技的人員。」

「至於專利歸屬,公司的歸公司,個人的歸個人,共同開發的技術六四開。」

郭小傑接着說道:「另外,你到劍橋大學還要招聘一批華人畢業生進入華新科技。」

」對了,還有,如果時間充足,你去一趟法國空客公司給我訂一架空客a320私人飛機。按一億美金的標準定製。」郭小傑在洪城暗中許下的宏願這時才找到一個契機。

郭小傑不知道空客公司現在有沒有開辦私人飛機這項業務,一切只能等齊東跑一趟實地諮詢回來才有結果。相對於波音公司的737,郭小傑更是鍾情空客公司的a320。他可不想莫名其妙的失蹤了。

至於arm公司,郭小傑清楚的記得在二零一六年的時候,軟銀集團以兩百四十億英鎊的價格收購了這家晶片設計公司,到了二零二零年,英偉達公司出資五百二十億美元想要收購這家公司,卻受到了大部分的科技公司以及一些國家政府部門的阻擾和反對。

這件事情沸沸揚揚的鬧了好幾年,直到郭小傑穿越的時候還沒有一個正式結論,因為這家公司關係到每個國家的網絡信息安全。可誰又能想到arm公司成立之初,是在劍橋大學的一間倉庫辦公。

齊東點頭答應,自從劍橋大學畢業之後,齊東已經好多年沒有回學校了,但在那裏留下的許多回憶不會隨着時間的改變而改變。

arm公司?我怎麼從來沒聽說過,值得這麼大動干戈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1990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穿越1990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籌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