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夜訪邵家

第二十六章 夜訪邵家

如果說無線旗下的藝人撐起港島娛樂圈的一片天或許有些誇大,但如果說無線培訓班出來的藝人扛起港島影視行業的半邊天就一點也不誇大。

儘管後來很多人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和無線鬧翻,可是這些人從來沒有否認自己是無線培育出來的這一事實。

對於這麼優質的一塊資源,郭小傑從準備進入影視行業開始就有想法。可無線是六叔的,作為港島影視行業的泰斗級人物,他還沒有做好這麼快就去挖對方牆角的準備。

可現在趕鴨子上架,一個個無線藝人跑到他公司樓下,已經不是挖不挖牆角的問題,而是一個態度問題了。

搞出這麼大的動靜,郭小傑作為幕後主使,又是晚輩,這個時候如果不去拜會六叔,而是等六叔查明是郭小傑在背後撐腰,那華影和無線的衝突將不可避免,這對他後續的很多計劃都會增添更多的難度和一些未知因素。

收到郭小傑通過華影發過來的拜訪函,六叔邵義夫這才恍然大悟,難怪華影如此財大氣粗,原來背後的金主是郭家。邵義夫對郭家是很了解的,但對郭小傑卻知之甚少,只是聽說是郭鑫賓的一個私生子。

雖然在港島的上流社會私生子這種事情數不勝數,但像郭鑫賓這麼重視一名私生子的卻少之又少。而這封拜訪函讓邵義夫更加茫然,郭家一直以來都從事房地產行業,房地產和影視一向井水不犯河水,郭家怎麼突然之間大張旗鼓的跑到影視行業來搗亂,這背後難道還有別的隱情?

既然對方已經提出正式拜訪,那見見也好,他自己不也一直想見見這個幕後金主么?

當天傍晚時分,郭小傑帶着熊大和李天豪兩人驅車來到邵義夫在太平山的別墅。郭小傑沒有選擇去辦公室與六叔會面,主要基於這次拜訪並不是純粹的商業行為,更多的是一位晚輩對長輩的尊敬。

就沖六叔在內地興建的那些教學樓、圖書館這種行為,就值得郭小傑發自內心的敬重。

原本郭小傑想要單獨前往,但熊大兩人死活不同意,於是出現了郭小傑在前面開車,兩名保鏢在後面坐車的的奇葩現象,惹得開門的傭人也一陣感慨。

進了別墅,郭小傑讓熊大他們從後備箱提着送給六叔的禮物,在菲佣的帶領下走進別墅。

禮物並不是很貴重的東西,是幾瓶從大陸帶回來的三十年陳釀的茅台酒,這種年份的酒在原來的世界已經是有市無價,想要弄一瓶不知道要找多少門路才能搞到。

這次在大陸郭傑收集了有一兩百瓶,而且還叮囑在大陸的工作人員以後看到市面上有六零年的茅台全部收集起來。

郭小傑雖然會喝酒,卻沒有酒癮,他收集這些酒純粹是為了送禮,這種送禮的方式或多或少還帶有一絲他原來的處事風格。

幾個菲佣下去后,會客室只剩下邵義夫和方怡華兩人。邵義夫的第一任太太三年前在漂亮國病逝,這個跟了六叔大半輩子的方怡華還得再等七年才正式成為六叔的第二任妻子。

郭小傑不緊不慢的來的沙發前,從熊大手中接過茅台,邊走邊說:「六叔,最近身體可好?也不知道您老人家的喜好,前一段時間正好在大陸遊玩,嘗到這種酒優雅細膩、酒體醇厚,就給您帶了幾瓶,小小禮物,不成敬意。」

「說起這次大陸之行,讓我感慨最深的就是六叔你從八五年開始,在大陸興建的那些教學樓和圖書館,我到過的每一座城市,都有六叔您捐建的義夫樓。六叔您對大陸教育事業的支持讓晚輩受益匪淺,感觸良多。」

邵義夫從郭小傑一進門就開始打量這個年輕人,直到對方站在自己面前,談吐間總是保持着不卑不亢,一切看似隨意又不失禮貌,一來就給他戴了一頂高帽,而且這頂高帽還的的確確是邵義夫引以為豪的事實,讓他原本謙遜的話都說不出口。

這一連串的表現,讓邵義夫一度以為面對的是那個與他地位相當的郭鑫賓,這就是郭鑫賓的私生子?這就是郭鑫賓重視這個私生子的原因?

等郭小傑坐定,邵義夫先是表示自己的身體很好,接着又問候了郭小傑的祖父和父親,說道:「你爺爺和郭總裁近來可好?有段時間沒見面了,我聽過你爺爺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你啊還是少去遊山玩水,多陪陪家人。」

郭小傑對邵義夫的問候表示感謝,接着說道:「不瞞六叔您,我這次主要還是去看看內地有沒有投資的機會。」

邵義夫饒有興趣的問道:「哦?那這是你自己的主意還是接受家族的派遣呢?你又看到了一些什麼投資機會?」

郭小傑回答道:「這是我自己的主意。雖然當前國際局勢不穩定,那邊也處在關鍵時期,甚至有很多不同的聲音。但我相信老人家的智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徹底走出目前的困境。只要堅持這一點,對我們這些投資人來說就遍地都是機會。」

郭小傑沒有說具體的細節,只是在大方向很籠統、很概括的說了說自己的想法。但就這麼簡單的一段話讓邵義夫兩人很是吃驚,這到底是自信還是無知,頂層設計他也敢去揣摩?

這番話也勾起了邵義夫的好奇心,想聽聽郭小傑的真實的想法,於是向郭小傑追問道:「具體說說看,你認為的投資機會在哪裏。不會是房地產吧,你們郭家可是以地產開發起家的。」

郭小傑不得不談了幾點自己的看法,說道:「房地產確實是郭家的主要產業,但卻不是我的主要產業。現在的大陸用百廢待興來形容也一點也不為過,各行各業都有很大的機會。」

「就拿影視行業來說,目前那邊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商業電影,沒有特別紅的明星藝人,而與之相比的是有着龐大的人口基數。隨着改革的深入,人們的生活水平會逐漸提高。生活水平提高了,對娛樂方面的追求也就越來越高,這樣一來就會形成巨大的反差,這難道不是一個機會嗎?」

「還有製造行業,現在很多沿海省市都在大力招商引資,用他們的話來說這叫三來一補,很多國際性企業正是看中了充沛的人力資源、廉價的勞動力以及優惠的扶持政策,才會不遠萬里去投資。大眾公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郭小傑喝了一口茶接着說道:「長此以往,我覺得不出二十年,內地將取代東南亞乃至菊花國,成為新的世界工廠,甚至可以完成由農業大國轉為工業大國的轉型、實現現代化。」

「我不知道這種用資源作為代價的付出究竟是對還是錯。但是我堅信,只要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以後,就會提出產業升級,向高端尖端領域發展。甚至有一天會與西方國家相抗衡。另外還有汽車產業、通信產業等等。」

邵義夫和方怡華非常驚訝,一個港島人對那邊怎麼會研究的如此透徹。有些話郭小傑雖然還是說得很籠統,但他這種積極向上的態度表露無疑。

可是這種預計會不會太過於樂觀了?用他們的話說——摸著石頭過河。

現在更是出現了要不要,會不會等等一系列的原則性問題的爭論。可現在這個私生子竟然看向二十年後。

邵義夫忍不住說道:「賢侄,你這些觀點全都是建立在堅持改革的基礎上,可現在的問題就在於要不要堅持的問題。

郭小傑的一席話已經改變了六叔對他的稱謂,這也算是一種不大不小的進步吧,謙虛的向邵義夫問道:「六叔,你也去過那邊很多次,在你眼中是什麼樣的?」

郭小傑一不問邵義夫對大陸zz的看法,也不問他對大陸經濟的想法,只是單純的就事論事。

可邵義夫卻以為郭小傑是另有所指,在這種關鍵時刻無論站在什麼立場去評價都不合適,邵義夫用手指了指郭小傑笑罵道:「你這個小滑頭。」

又把問題拋給了郭小傑,說道:「那在你眼中又是什麼樣的?」

郭小傑一愣,不過很快明白過來。大概邵義夫是誤會了他的意思,對方以為他問的是一個zz問題。

邵義夫他們這批老一輩都經歷過戰爭,經歷過政權的更替,對時局和zz非常敏感,和他們談一些比較深入的社會問題就會不由自主的聯想到別的上面去。

雖然郭小傑非常看華夏未來的發展,可這些是根據原來的世界做出的判斷,是事後諸葛一樣的結論。

對身處當前時代洪流中的人們而言,你和他說華夏將來如何強大,人們如何幸福,這些他們根本就不會相信,他們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才是真實的。

當然,也有些人就算是看到了,聽到了也會選擇視而不見,這種情況在未來也比比皆是。

郭小傑斟酌了一下,對邵義夫說道:「六叔,你知道那邊最大的優勢是什麼嗎?」

不等邵義夫回答郭小傑接着說道:「他們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能夠形成國家力量,這是任何資本主義國家不可能形成也形成不了的。資本家都是唯利是圖的,有利的事情搶著干,沒利的事情就甩鍋。」

「何為國家力量?就是確定了一件事情之後就可以舉國之力去發展,對面的鵬城就是最好的例子。大陸流行有這麼一句話,全國建鵬城!鵬城速度!十年前,那邊只是一個小漁村,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寬闊的道路,沒有像樣的企業。現在呢?我剛從對面回來,那些場景在我心裏留下的震撼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

「再過十年、二十年,又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鵬城的經濟實力會不會超過港島?我認為這種可能性非常大。現在我們可以叫他們為土包子、鄉巴佬。將來人家富裕了、強大了,我們還有什麼資格叫鄉巴佬?」

「我知道很多港島人看不起內地,對回歸后的港島不自信,都想着去移民,總是擔心這擔心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覺得有這種擔心的人,自己心裏藏着小九九,他們資本的來源不是那麼光明正大。」

邵義夫搖著頭說道:「賢侄的這番言論還真是。。。」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一個合適的詞來形容郭小傑這番言論。

郭小傑笑着接過話道:「別具一格?這裏是言論自由的城市,我的這些話應該不會被港英政府起訴吧。」

郭小傑這番話惹得邵義夫夫妻二人哈哈大笑,談話間覺得這小傢伙越來越討人喜歡。或許這才是郭鑫賓器重他的原因吧。

邵義夫說道:「這些是鄧公他們考慮的事情,我們作為商人不用過分參與其中,今天賢侄過來找我,應該不是探討這些的吧。」

有些事情點到為止即可,況且郭小傑今天過來的目的並不是和邵義夫探討大陸的發展及未來,而是解決華影和tvb之間的糾紛。

郭小傑笑了笑說道:「既然六叔這麼直接,那我也長話短說,我這次過來目的是想用華媒集團百分之三十五的股權置換無線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權。」

郭小傑這句話又惹得邵義夫哈哈哈大笑,說道:「賢侄呀,先不說這個置換公平不公平,你大概是不明白無線在我心中的份量,這可是我畢生的心血,你哪來的信心覺得我會同意和你交換股份?」

郭小傑低頭沉思,用什麼才能打動這個泰斗級的人物呢,金錢?六叔他老人家不缺錢,權利?六叔在港島也算是擁有特權的人物,美色?郭小傑看了看邵義夫又看了看坐在他身邊的六嬸,微微搖頭放棄了這個不切實際的念想。

郭小傑問道:「六叔,不知道你老人家當初創辦無線的初心是什麼?」

邵義夫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讓全球所有華人都能收看我們自己的電視節目。」

郭小傑似有心又無心的頂了一句說道:「六叔你所謂的電視節目就是那些選美、港劇和遊戲類節目嗎?不可否認,這些年tvb確實出品很多經典的電視劇,但是衡量一個電視台的綜合實力不能只看娛樂這一方面。」

方怡華這時插嘴說道:「郭少這句話我就不贊同了,觀眾愛看什麼,我們就播什麼,這是無可厚非的,難道我們要專門播放一些沒有收視率的節目嗎?那tvb還不早就關門大吉了。」

郭小傑向方怡華說道:「六嬸,我認為你是顛倒了邏輯。不是觀眾愛看什麼節目,我們就播什麼節目。而是我們播什麼節目,去引導觀眾看什麼節目。這種主次不能顛倒,電視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就是傳播的快捷性以及在觀眾心目中建立的權威性。港島乃至海外的華人不關注民生、不關注時政嗎?我看未必吧。」

方怡華正要反駁,卻被邵義夫打斷,對郭小傑說道:「郭賢侄,你為什麼要入主無線?應該不僅僅是為了無線培育的那些藝人吧。果真如此,只要你看上誰了和我打聲招呼,我立刻解約放人。有些話你也不用藏着掖着,六叔是老了,但不是不開竅的老古董。」

郭小傑不知道對方這是試探,還是真的以為自己只是看上了無線的這些藝人,對於邵義夫的追問,權衡再三,還是下定決心把他的企圖告訴對方。

這隻能從邵義夫在內地捐贈那麼多的資金,以及原來的世界對他的評價去揣摩對方的心思,另一方面郭小傑也可以通過這番話去試探對方是否支持他將來對tvb的改革,這一點至關重要,如果邵義夫不支持,就算把tvb納入版圖也無濟於事。

「六叔,您一直是我最敬重的長輩之一,你致力於內地的教育科技文化,這讓我感到由衷的佩服。其實我真正擔心的不是那邊。而是這裏。」郭小傑跺了跺腳說道。

「一百多年的分割,幾代人的傳承,現在有多少人認為自己的堂堂正正的華夏人?這邊的政府會心甘情願的交還港島嗎?您以及霍老、包老等這一輩的人都是經歷過從被日寇淪陷到繁榮的全過程,並為此地的發展付出了很多努力,都是有真正的家國情懷的長輩。」

「您前面說我們是商人,其實這一點我並不認同。商人是什麼?商人是逐利的,為了利益可以無所不用其極,他們沒有底線,沒有原則。」

郭小傑接着說道:「我對自己的定位是企業家。這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企業家有情懷,有底線。你剛才問我為什麼要入主無線,因為我是想通過無線這個平台,去傳播華夏文化,讓港島乃至更多的海外華人都可以清晰的認識自身,樹立文化自信,認同自己的文明,不要總是認為外國的月亮就比國內圓。」

郭小傑繼續說道:「六叔,你不願意置換股份其實也沒多大關係,我完全可以另起爐灶,而且以郭家在港島的身份和地位,要籌建一家電視台還是比較容易的一件事情。但如果是這樣,就難免會和六叔您的利益產生衝突,我不想看到這種內耗,也不願意做這種無謂的消耗。」

「你看看,現有的我們的那些電視台和媒體,大部分還是用英語播報,用英文字刊發,大部分人連最基本的普通話都說不好。為什麼會這樣?六叔,你想過這些嗎?」

郭小傑這一席話讓邵義夫久久不能出聲,他曾經也想過去改變這一切,可是等到他已經有能力去改變這些的時候才發現這一切太難了,改變一種觀念不是請客喝酒一兩句話可以的,這和大環境有關。

與眾不同的獨特,試圖另闢捷徑的改變,你就會被別人孤立,讓你寸步難行。

邵義夫看着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從他身上邵義夫似乎看到了當年雄心壯志的自己,為了心中那虛無縹緲的理想要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一百多年的分離,這裏的人早已習慣現在這種所謂的自由,也習慣了所謂的民主,這些豈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

邵義夫語重心長的說道:「賢侄有如此抱負可堪稱一代英傑。可是事情沒有你想像中那麼簡單的,不要說現在還沒有回歸,就算回去了,要改變這一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到頭來指不定會讓自己頭破血流,身敗名裂。你推出的那份合約我也看過了,從你剛才的這些話,我也了解了你為什麼會這麼做。可是你想過沒有,你這樣的一份合同一經推廣,會擋了多少人的財路,他們豈會善罷甘休?」

郭小傑說道:「六叔,這也是這次過來拜會你的主要目的之一。只要你和tvb不站出來反對,甚至願意在tvb內部推廣,我想其他人翻不出多大的風浪。比錢、比勢力,除了少數的幾個家族,在港島誰還比得過郭家,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我之所以這麼做,只是想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能力去慢慢的改變這一切。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在我旗下的公司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除了必要的文件或簡稱,所有人在工作期間不準用英文交流,必須改為普通話。不會沒關係,我免費給他們找學校,免費找老師,如果三個月之內還學不會,那不好意思,我公司不歡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1990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穿越1990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夜訪邵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