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雲雷屯

第六章 雲雷屯

寧王回到江南,蟄伏一段時間后,終於起兵造反。他妄圖像當年燕王朱棣那樣搖身一變,做「永樂皇帝」,卻被王守仁鎮壓了。萬幸華夏大地很快就度過了一場浩劫,九州沒有被寧王變成曠日持久的修羅場,一切又都重歸於平寂……

大雪下了三日,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這日清晨雪霽,一群騷人雅士聚集在城樓上賞雪。賞雪的人不多,市民們都還蟄伏在家裏避寒。《陽春白雪》,曲高和寡。寧王道:「獨樂樂,不若與人樂樂!」清客相公們道:「與少樂樂,不若與眾樂樂!寧王有與民同樂的愛民之心,治下百姓安居樂業,托寧王的福!」寧王一笑,抬頭對着光天化日道:「蒼天庇佑!」

城門外,又來了一個賞雪的人,是一個青青子衿的書生,肩上挎著一圈繩子,手上提一根棍棒。有人問道:「此人有何貴幹?攻城略地么?」書生在一箭之外駐足,對堞口邊的大人們抱拳施禮。寧王的侍衛長見那書生形跡可疑,取箭射住來者。雖說目標在一箭之外,這位猛士也照射不誤。侍衛長想露一手,那書生卻並不躲閃,反而一棍撥偏那支箭矢。城樓上,眾文人喝彩叫好。那侍衛長被激怒,卻不敢發作,怕掃了寧王的興緻。寧王笑道:「問一下那後生,他所為何來?」侍衛長領命,大叫道:「小子,你意欲何為?」

廣場上那書生道:「我來作畫!」眾文人都疑問道:「作畫?如何作畫?」這雪地倒是一張畫紙,誰都想大展宏圖,但是這筆墨從何而來?莫非那書生想用繩子與棍棒捆做一把拖帕當筆來使?那書生卻將棍棒扎進雪地里,再把繩子打扣套在樁上,然後牽着繩子一頭向城門口走來。

寧王道:「無規矩不成方圓,他是想畫個大圈子!」侍衛長道:「未必!他畫圈子,應該走直線,丈量出直徑,他走彎路做甚麼?況且,他來時並不這麼走得艱難!」一文人道:「離王爺越近,他越心慌,慌不擇路!大人臉上有虎威,你還不知道么?」眾文人一笑,寧王也笑道:「既來之,則安之!」侍衛長又搭上一支箭,一文人道:「白送他一箭了,還要再送?」侍衛長道:「這個你就不甚了了了,他更進一步,就更難逃一劫!」

書生在雪地里走出十幾丈來,便不再往前。只見他拉直繩子,系在腰上,再以繩子為半徑,繞着插在雪地上的棍棒轉,走出一個百米直徑的圈子來。眾文人早就搖頭晃腦叫掃興了,寧王笑道:「這個圈子裏有玄機,不可小覷!」那書生收短繩子,走出一個兩丈寬的圓環,又向圓心返回,邊走邊收繩子。眾文人嘆一口氣,這就收工了?那書生轉身又畫了一個直徑五六丈的同心圓,並且踩實。寧王道:「這是做甚麼?誰下去畫個太極圖案出來,演示圈子裏面的奧秘!」那書生解下繩子放着,說道:「寧王請稍安勿躁,精彩還在後頭。」說時,拔起棍棒,就向著城門走來。侍衛長箭指那書生,那書生倒不打緊,只苦了侍衛長。那書生在雪地上走,來來去去,迴環往複。

侍衛長漸漸汗顏了,終於求援道:「請唐師爺去領衛隊前來!」寧王笑道:「無妨!粗人太多,怕會掃興!」唐寅道:「賞雪賞多了,今日倒想在這縞素之中看看血濺三尺,免得費事又去踏雪尋梅!」唐寅又吟詩道: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血,為有暗香來!

眾文人都稱讚王安石的好詩。唐寅的宿醉清醒了些,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他很疑惑,怎麼會跟這群人為伍的?似乎這群人都不排斥自己,

而自己卻大都不認識他們。一文人道:「在城頭看梅花,比在牆角看梅花,會別有風味!」寧王雅興大發,說道:「把箭收了,取我琴來!」侍衛長道:「王爺,城裏兵強馬壯,還唱《空城計》?」眾文人道:「這你就不甚了了了,這叫做雅興!」寧王道:「若再掃興,連你也退下,回家候着去!」侍衛長道:「不瞞各位說,在下今日來蹭酒喝,還沒蹭著酒喝,趕都趕不走我!」寧王道:「好,今日准你解饞!」因命人設宴。唐寅笑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風雅之間也!」此時,古琴「繞樑」已經取來,寧王親手遞給唐寅,唐寅也不謙讓,一曲《十面埋伏》彈過,那書生還未退去。侍衛長上前道:「那廝附庸風雅,果然作了畫!王爺不用理他,今日好好盡興,以解公務勞頓。在下有個不情之請,希望能聽到唐師爺再彈一曲《將軍令》!」眾文人道:「你也不多點兩曲!你聽《將軍令》,我們聽哪一曲?」侍衛長道:「各位也聽《將軍令》啊!難道唐師爺撫琴時,誰還能掩耳不成?」一文人道:「這不行,我要聽《高山流水》!」另一個道:「我聽《漢宮秋月》!」唐寅道:「敝人反而成了諸位的尤物了!」眾文人道:「這叫做能者多勞,勞心者治人!」一曲《鳳求凰》彈罷,唐寅起身道:「我看看那小子作畫去!」

城門口,那書生在雪地上跑動。在他腳下,一個漢代白虎瓦當已經初見端倪。唐寅叫絕道:「這樣也能畫!」又叫道:「你暫且停下!」那書生駐足道:「敢請唐寅兄不吝賜教!」唐寅道:「敝人不才,沒法評價你的畫,只是覺得你這辦法不妥!」書生道:「沒有辦法,只有為法,萬法歸一!」唐寅道:「但是確實還有好辦法!」書生問道:「甚麼好辦法?」唐寅道:「你喝壺酒不就熱了么?這樣跑熱了,也要餓肚子!」書生道:「謝唐兄賜酒!只是我來作畫,畫還沒作完!」唐寅道:「你畫沒作完,我們可以助你,這裏還有很多人手!」

寧王命侍衛長大開城門,也要下去喝酒作畫。侍衛長勸諫道:「那廝非比尋常,小人怕他使詐!」寧王道:「他非比尋常,寡人知道!大人虎變,君子豹變,小人革面,他畫的是白虎!至於他使不使詐,寡人要下去看看才知道!」城門洞開,寧王領一群文人走進書生的圈子。眾人將白虎瓦當畫好,在瓦當中間白虎背上那個圓內排宴。酒過三巡,寧王問道:「你畫個大瓦當做甚麼?」書生道:「揚我國威!」寧王道:「你在此示威做甚麼?」書生道:「非為示威,只為敬王爺一杯!」寧王道:「此間個個都是海量,你能浮幾大白?」書生道:「一醉方休!」說時,一飲而盡。寧王對飲,放下酒杯道:「你煞有介事來為我作畫,還不知道你尊姓大名!」書生道:「我乃杜陵毛延壽!」寧王一聽,心裏嚇了一跳,幾乎坐不穩。唐寅仔細再看這位毛先生,他天生一副好皮囊,骨骼清奇,明眸善睞,氣宇軒昂。特別是一頭秀髮與兩道劍眉,十分光鮮神氣。世上最長壽的人類叫做神仙,萬壽無疆的神仙大都有個鶴髮童顏的外貌特徵,可見毛髮確實是延年益壽的佐證。光看他模樣,就得天獨厚了,更何況他身懷異稟!寧王點頭道:「好名字,我記住了!如果人是好人,眾人也會記住!」毛延壽道:「不論如何,今日一飲,我是記住王爺了!」

據《西京雜記》記載:「元帝後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案圖召幸之。諸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后匈奴入朝,求美人為閼氏。於是上案圖,以昭君行。及去召見,貌為後宮第一,善應對,舉止閑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於外國,故不復更人。乃窮案其事,畫工皆棄市,籍其家,資皆巨萬。畫工有杜陵毛延壽,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陳敞、新豐劉白、龔寬,並工為牛馬飛鳥眾勢,人形好醜不逮延壽。下杜陽望亦善畫,尤善布色。樊育亦善布色。同日棄市。京師畫工於是差稀。」

毛延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著名畫家,王昭君是中國四大美女之一。一個成功男士遇上一個美女時,會激發出千金一擲的豪氣和壯舉,誰好意思裝窮酸?一個天才畫家遇上一個世界小姐時,怎麼可能伸手要潤筆?同樣是天才畫家遇上世界小姐的事迹,達·芬奇畫《蒙娜麗莎》的時候,是何其痴迷?蒙娜麗莎秀色可餐,達·芬奇到人家去混吃混喝,拖了四年才畫好,拿了潤筆又不交貨,還帶着《蒙娜麗莎》逃到法國去。由此可以想見,毛延壽遇上王昭君時,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達·芬奇造就了蒙娜麗莎,《蒙娜麗莎》也成就了達·芬奇。毛延壽毀了王昭君,而毛也因此自毀。藝術家難做,連李隆基、趙佶都以悲劇收場,閑雜人等就不要想得太美了!藝術是一種玩物,而藝術家卻連玩物都不是。做不成玩物,不甘心連玩物都做不成;做了玩物,又不甘心做玩物。即便如此心不在焉,古代中國藝術家的人品也優於歐洲藝術家,有很多事迹可以為證。譬如閻立本恥於為唐太宗李世民「躬廝役之務」,退誡其子,「辱莫大焉!汝宜深誡,勿習此末技。」再者,中國古代藝術家尊重他人私隱,就連唐寅這種好色之徒都不像歐洲藝術家那樣專門畫春宮圖。後來,歐洲有兩個業餘畫家戕起來,打了一場世界大戰。可偏偏就是這兩個人為畫畫的爭了臉面,讓世人敬畏!毛延壽的事迹是小說家寫的,小說家都喜歡以訛傳訛,《西京雜記》有損毛延壽等宮廷畫師形象的言辭不可信。相對而言,詩寫得工整,詩人就公正。王安石《明妃曲·其一》給毛延壽喊冤,其詩句有云:「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寧王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當場允諾毛延壽,向宮廷保舉他去做畫師。唐寅贈詩道賀:

琴心挑取卓文君,買酒臨邛石凍春。

狗監猶能薦才子,當時宰相是閑人!

能夠得到寧王舉薦,也算是平步青雲了。但是毛延壽表示拒絕,因為他不想再重蹈覆轍。想當年,漢元帝劉奭多才藝,善詩書,通音律,少好儒術,為人柔懦。在位期間,因為寵幸宦官,導致皇權式微,朝政混亂不堪,西漢由此走向衰落。寧王寬慰毛延壽,當朝皇帝與當年那個漢元帝不可同日而語,叫他但去無妨,等大展宏圖了再來道謝。毛延壽領命,告辭回家去整裝待命。寧王命唐寅陪同毛延壽一同前去,以示重視。到了毛家門口,見毛家寒舍的蓬門蓽戶與自家桃花庵的瓮牖繩樞相差無幾,唐寅起了鄉愁,就與毛延壽珠聯璧合,吟詩一首曰:

白日青天浮雲遠,佳禾萎靡憂田園。晚來酷暑得暫緩,星月難摘旱情嚴。

梨花帶雨當笑看,花好月圓是奢談。澍雨盈田連月盼,夙愁未釋防患難。

蕭蕭暮雨陋室寒,老母孑然默無言。壁上泥流如淚臉,舊痕未盡新痕斑。

門前補路欲登天,陷沒屋基負祖傳。室內漂盆積水漫,生前久已苦黃泉。

閭里喬遷俱煥然,吾廬獨破愧不堪。山人陋室丹青戀,市井寒門睨此間。

萬象更新功德滿,誰憐落伍畏殘垣?草民卜居休犯僭,獻賦明堂夢狗監!

玉碎方知玩物賤,寒門子弟求瓦全!頻繁地震危房險,天地不仁瘞草菅。

腹有詩書一二卷,尚需時日可謄完。安得五嶽藏經典,高枕長眠待機緣!

杜甫草堂被摧殘,此情此景情何堪?人窮家醜貽笑遠,詩聖豈未逢開元?

窗明幾淨塵不染,紅袖添香宜搦管。淡飯粗茶寄人間,為求築屋攢細軟!

進入毛家小院,見一塊照壁刻有劉禹錫的《陋室銘》,唐寅連忙上前去拜讀。毛延壽欲具雞黍謝唐寅光臨寒舍。見毛家庭院中雞飛狗跳,唐寅想起「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話,不忍心葬送毛家牲畜的光明前景,婉言相拒,催促毛延壽收拾行李,儘快啟程。毛延壽道:「不急!」尾隨毛延壽進入書房后,唐寅問毛延壽道:「你來見我,所為何事?」毛延壽回話道:「並非我來見你!你來見我,所為何事?」唐寅眼神遊移,支吾其詞道:「並非我來見你,是咱們相見了。」毛延壽道:「並非咱們相見了,是咱們夢見了。」唐寅道:「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毛延壽道:「周與蝴蝶物化,世人潛移默化,騷人墨客墨化,熱血男兒赤化!」唐寅道:「幸虧只是蝴蝶夢,而非鴛鴦蝴蝶夢!我們之間沒事了吧?」說時,示意要走。毛延壽道:「我這個人最愛無事生非,無事也想搞出點事來!」唐寅道:「彼此彼此!說說看,你想怎樣?」毛延壽道:「先不說我想怎樣,就說你罷!名利之徒,又有甚麼圖謀了?」唐寅道:「你不也在想正名么?」毛延壽道:「千秋功罪,都將灰飛湮滅。我那千古奇冤,不急着昭雪!我只是不甘心,劉奭連審判都不敢,就栽贓構陷殺害了那群手無寸鐵的文弱書生!」唐寅道:「手無寸鐵,卻有大把的金銀,還有渾身的銅臭!節哀順變吧!」毛延壽道:「我倒沒甚麼事了。你想博取功名,卻遇人不淑!你慌不擇路,這才到此間來了!」唐寅一笑解尷尬,說道:「我一向逍遙遊慣了,怎麼會慌不擇路呢?」毛延壽道:「人生苦短,你蹉跎歲月,能逍遙遊么!」唐寅道:「你也見不著能給你正名的人!」毛延壽問道:「為何?」唐寅道:「明知故問!」毛延壽問道:「咱們可以相互引見引見么?」唐寅道:「你都作古那麼久了,引未必見!」毛延壽道:「你也好不到哪裏去!」唐寅道:「我感覺良好,你怎麼就感覺不好呢?」毛延壽道:「你科場舞弊,欺君罔上,誰還會抬舉你?」唐寅道:「你言過其實了!我從小就沒欺負過人!有個叫曹阿瞞的人最欺人太甚,他說寧可我欺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欺負我!萬幸沒遇着他!」毛廷壽道:「這種想法很危險,不要學他,當心人頭不保!」唐寅道:「今日逢著精明人了,誰的如意算盤都打不響。」說時,唐寅從行囊中取出酒囊豪飲,然後遞給毛延壽道:「不如咱們先求一醉,稀里糊塗倒好說話。」毛延壽道:「難得糊塗!」酒過三巡,唐寅道:「有些人咱們既然不便相見,那就算了。不如咱們代為轉達一下訴求,如何?」兩人為了進一步達成共識,做了一些必要的交流討論。

毛延壽揭露道:「《六韜·文伐》有云:『養其亂臣以迷之,進美**聲以惑之。』漢元帝和親匈奴單於,為掩飾美人計,敷演出我毛延壽丑畫昭君像這一則來。」唐寅附議道:「你所言極是!《三十六計·美人計》也說:『兵強將智,不可以敵,勢必事先。事之以土地,以增其勢,如六國之事秦,策之最下者也。事之以幣帛,以增其富,如宋之事遼金,策之下者也。惟事以美人,以佚其志,以弱其體,以增其下之怨。如勾踐以西施重寶取悅夫差,乃可轉敗為勝。』四大美女中,西施、貂蟬都是色間。昭君出塞,不可能是醜人計,而是連環計,先使醜人計,再使美人計,殺招疊出。美人計是一些烏龜王八蛋想出來的餿主意,這種下三濫的招數幾乎天下無敵!」毛延壽道:「昭君出塞后,果然蠱惑匈奴單於鑄金人。鑄金人所為何事?據賈誼《過秦論》所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匈奴自鑄金人,不正是向漢朝示弱么?」唐寅道:「外患既平,內憂如何處置?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讓庶民手無寸鐵,就可以加強統治了。」毛延壽道:「鑄金人十二、鑄九鼎,費不了多少破銅爛鐵,劉奭對此舉不會感興趣!」唐寅道:「那就進諫劉奭,收諸王之金,築鐵塔。」毛延壽道:「天子受命於天,豈願受制於佛?」唐寅道:「鐵塔並非佛塔,而是通天塔!皇帝們熱衷於道家煉丹術,築通天塔,鼓吹皇權天授之論、聲援道家天人合一之說,還能彰顯昇平鼎盛、又表示與匈奴修好的誠意。秦始皇為防禦匈奴,築萬里長城。一看那巨龍強壓萬里山頭,便知秦始皇是真龍天子!漢家真命天子,何以為證?」毛延壽憧憬道:「築成通天塔后,可以作為瞭望塔,威懾匈奴,讓匈奴不敢輕舉妄動。還能讓天子更接近皇天,受皇天庇佑。除了佛塔之外,真不知那通天塔將築成甚麼形狀,方能超凡出世!」唐寅道:「據我一個金蘭兄弟所說,就是這個真字形狀!這個真字很有意思!能彰顯真命天子的尊崇,還能深得民心。炎黃子孫,最講道理。在所有道理中,天理最大。舉國上下,不論是君臣還是官民,都崇奉天理。天理何在?天理即真理,一望而知,盡在真字塔上!一個從四面看去都是真字形狀的通天塔,八面玲瓏、左右逢源,讓人皆大歡喜!都希望夢想成真,築成此塔,可以讓眾望所歸!」毛延壽拍大腿叫道:「真沒想到,我毛延壽堂堂御用文人,居然不認識這個真字!」

毛延壽二進宮后,唐寅在未央宮外遞招,以一首歌詠西施的艷詞敬獻劉奭,脫穎而出。其詞《迷神引》曰:

西施蹙顰捧芳心,汗珠如澍雲鬢。噙淚眼睛,浮光掠影。花飄零,嬌鳥驚,流水幸。雙成扶將傾,西施寢。太醫不知情,相思病。一國之君,疾走采香徑。屟廊不平,朝鞋印。守宮殷殷,黛眉顰,酡紅暈。瓊梭輕,指連心,情絲隱。刀光縈劍影,聞血腥,滿園落花影,西施醒。

受劉奭知遇之恩后,毛延壽兢兢業業為宮廷服務,畫出一系列深受權貴們青睞有加的傑作,一時間搞得「洛陽紙貴」起來。某年冬月某日,劉奭賞雪,命毛延壽作畫。毛延壽如法繪製出一個青龍瓦當來。龍顏大悅,賜宴厚賞毛延壽。席間,劉奭微醉,問毛延壽有否想過作一件大作?毛延壽受寵若驚,磕頭拜求劉奭明示。劉奭道:「在朕看來,這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瓦當精美絕倫,卻不如霍去病墓那幾匹烈馬石雕有氣勢!」毛延壽叩頭謝恩道:「願為陛下效力!」待回去后,毛延壽將此事向唐寅一說,唐寅拍案而起,道:「機會來了!」於是剽竊東漢雕塑《馬踏飛燕》,獻給西漢皇帝劉奭。

一日,劉奭激賞《馬踏飛燕》時,樂極生悲,十分失態。近侍召喚毛延壽過去斥責,嗔怪毛延壽惹惱天子。毛延壽心裏尋思,必是劉奭不甘心百年之後默默入土,他見到陵寢雕塑《馬踏飛燕》時,想飛龍在天卻手足無措,故有此態。覲見天子時,毛延壽道:「天子洪福齊天,必能得天獨厚,不要煩惱!」劉奭道:「朕確實還想得天獨厚,請先生指教!」毛延壽將唐寅說的通天塔獻給劉奭。此事雖與劉奭一拍即合,卻頗受朝中大臣非議。都說邊患未平,築鐵塔工程浩大,恐怕勞民傷財。事關國運,須從長計議。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轉機還是來了。三大輔政大臣史高、蕭望之、周堪火併后,為轉移眾目睽睽的視線,安撫臣民人心惶惶的燥動,維護帝位堂而皇之的尊嚴,劉奭不惜工本,重啟通天塔建造計劃。通天塔果然通天!劉奭直追秦始皇築長城的豐功偉績,天庭不但大力擢升他,還讓大漢王朝延年益壽二百年。毛延壽的功績可以對古埃及金字塔的創建者伊姆霍特普望其項背了,天庭也表彰了他。後來,法國那位艾菲爾站在這兩大巨人肩上雄視天下,也令世人敬仰萬分!

喜極哀來。毛延壽功高震主,鋃鐺入獄,罪行是丑畫昭君像。劉奭高居明堂之上,御審毛延壽。晴空霹靂,天威震怒。漢元帝劉奭高聲叫道:「毛延壽,你損人利己,污人形象,你人品低劣,你作品能好?」毛延壽跪在地下回應道:「微臣並未污人形象,更未損人利己!畫工賣藝,無他,懇請陛下寬宥!」毛延壽又道:「微臣所畫昭君像,是微臣畫得最好的畫像!是微臣的代表作!微臣畫昭君像時,雖說不甚寫實,然而十分傳神!看那不寫實的畫法,可見作畫時候的慌忙與緊張。作者何至於此?只因被畫外的人驚艷到了。畫外的昭君,初見時,不敢奢望再見。所以畫得快。昭君像也確實畫得很美,雖說臉上五官都往上下拉長了些許,然而這就是美人最美的神態——有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不但美人如此,大人也是這副神態,大人們臉拉得更長!」

意大利畫家莫迪里阿尼畫美女像時,就是毛延壽這種狀態,也取得了毛延壽意想中的效果。莫迪里阿尼享譽全球,憑甚麼毛延壽就要永遠背負千古罪人的罪名、被釘在恥辱柱上遭人唾罵?君子動口不動手,動手的人總是落下罵名!

劉奭道:「你膽敢欺君!朕是大人們的大人,朕的畫像就沒拉長了臉!」毛延壽道:「陛下臉上有神威,不用拉長了,也讓人敬畏陛下威儀!」劉奭道:「你希望王昭君拉長了臉讓朕看她臉色,她乾脆棄朕而去,你現在如願以償了!」毛延壽道:「陛下所見昭君畫像,難道只是拉長了臉?」劉奭道:「難道還有甚麼好臉色看么?」毛延壽道:「臣畫昭君像時,還運用了靈動顫抖的筆觸,深淺濃淡的水墨,讓畫像產生恍惚迷離的效果,看了會有一種浮動於畫面的感覺,如同霧裏看花、水中望月一樣凄美。看出一種虛幻感來,也就畫出了人物靈魂。」

如此說來,毛延壽畫的昭君像還有雷諾阿的印象派畫風。遺憾的是他太超前了,沒遇上明眼人!自古以來,女的喜歡畫眉、傅粉,搽胭脂、抹口紅、穿花衣裳。毛延壽從中悟出天機,畫大花臉就能畫出夢中情人的神韻。毛延壽的昭君像被劉奭抹殺了,但抽象派與印象派的畫風卻抹殺不掉,風靡全球。

毛延壽接着說道:「陛下早年有喪偶之痛,微臣畫出昭君的靈魂來獻與陛下,可表赤城!」劉奭嗔怪毛延壽放肆,毛延壽道:「陛下息怒,臣萬死!」

在呼韓邪單於和親之前,劉奭還遭遇過鬼王搶親的不幸。劉奭從前有個太子妃司馬良娣,不幸死於巫蠱詛咒術之後,劉奭就在睡夢中頻頻夢見閻王前來朝貢。最近一次,天子劉奭夢見閻王許以萬壽無疆的承諾,卻提出以司馬良娣和親的非分之想。劉奭深感恥辱,沒有答應,為此又鬱鬱寡歡了。正月昭君出塞,五月漢元帝劉奭鬱鬱而終。常言道:「鳥之將亡,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更何況劉奭秉性原本就是善類?劉奭御審毛延壽丑畫昭君像一案,給了毛延壽一線生機。毛延壽自視甚高,十分驕傲自負,他深感愧對昭君,但求以死謝罪。被人橫刀奪愛,一次再次,劉奭傷勢不輕!昭君出塞,劉奭舊傷未愈又添新疤,而毛延壽揭了傷疤還撒鹽,無非是自尋死路,想以死明志!

昭君出塞三年後,呼韓邪單於逝世,昭君上書漢庭求歸,劉奭之子漢成帝劉驁敕令昭君從胡俗,昭君被迫遵照匈奴風俗改嫁呼韓邪單於長子復株累單於。《禮記·曲禮上》有云:「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據《漢書·匈奴傳》載:「匈奴父子同穹廬卧。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盡妻其妻;無冠帶之節、闕庭之禮。」又過了十一年,復株累單於死了,劉驁仍敕令昭君從胡俗,改嫁復株累單於之子;昭君不堪其辱,服毒自盡。

入宮之前,王昭君家教很好,她有深厚的文化基礎。進了漢宮之後,王昭君等於進了藝術學院,研習琴棋書畫。她讀書更多,素質提升更快,文化修養更高。改嫁父子,王昭君忍辱負重。-改嫁爺孫,王昭君不堪其辱,服毒自殺。據說,王昭君進宮數年都不見寵於漢元帝,因而心裏十分哀怨,竟請纓和親。王昭君有聰明才智與自尊心,這樣的人即使會自投火坑,也絕不會自取其辱!

昭君出塞是件甚麼性質的事?其實就是漢朝皇帝們性賄賂匈奴單於們,同時要求王昭君做色間。王昭君做不成色間,只是做了**而已!這是千古國恥,而袞袞諸公們卻當作千古佳話來傳說了兩千年,真是恬不知恥!

君子是中國古代的特產,專職為大眾制定標準與規則。譬如「大白若辱」這條潛規則,甚至被《道德經》提升為一條標準的規則。君子們評選四大美女,一面逼良為娼,一面又立牌坊,說她們是絕世美女。這就是大白若辱!

菜市口,市民們對眾畫師吐唾沫、吐髒話、扔果蔬、扔雞蛋,把精英們搞成人渣模樣。臨刑前,眾畫師沒時間鳴冤叫屈了,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畫師們還在探討藝術的出路。胡瑞德道:「西域有個叫做泰西的地方,那裏盛產雕塑師及雕塑。若有來生,願意轉世投胎去泰西做雕塑師。」陳敞、劉白、龔寬、陽望、樊育、樊皋、呂德、席里客、畢家鎖、魯奔肆、毛延壽等人頷首稱是。

眾畫師人頭落地,在血泊中滾動。血淋淋的頭顱啃了一口後土,然後無語望蒼天。「雲雷屯,君子以經綸。」蒼天有所回應,大雨傾盆而下,清洗眾畫師的血污。唐寅前來為眾畫師送行,泣血不已。雨過天晴,九霄雲外響起天籟之音。唐寅收殮眾畫師完畢,自己也元神出竅了,他魂飛天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琅繯學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琅繯學院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章 雲雷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