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1顆頭

第七章 第1顆頭

唐寅生性張揚,關鍵時候能夠忍氣吞聲,萬幸他沒有附逆,避免了比科場舞弊案更大的失敗。飽受摧殘后,唐寅心灰意冷。他安分守己,日子過得貧困潦倒,連老婆都跑了。唐寅無所事事,潛心作畫,聊且排遣內心的苦悶,他的書畫真跡成為國寶級藝術品。美中不足的是,唐寅寫的酸詩太多,有損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才氣。唐寅夢遊太虛幻境,從文字獄中出來,心有餘悸,不能安居樂業。擔心遭到天譴,怕連累家人,就想離家出走,獨自去承受。因一時不能下定決心,在家裏坐立不安。唐母見狀,說道:「好男兒志在四方,但去無妨。」唐寅只說不想出門。唐母又道:「娘想出去看看,你一路上照顧著就是了!」唐寅陪同唐母出門旅行,這天傍晚來到一個庄前,望門投止,那門楣上懸有一塊匾額,題寫「史家莊」三個大字。

敲門許久,兩個莊戶從圍牆上探出頭來張望,問道:「誰在敲門?」

唐寅退後幾步,回答道:「路人唐山,與老母在路上行了月余,來到貴寶地,欲投貴庄借宿一晚。明日早行,按例要算些房錢,萬望行個方便。」

莊戶道:「因這方圓內韶華山上有三個山寨王到處下書借糧,只怕早晚就要到俺們莊上來啰唣。俺們庄戒嚴防範,近來不曾留宿過客。請見諒!」

唐山道:「請放心,我絕非歹徒。」

唐母也發話道:「二位小哥,哪有土匪帶着老娘一起上路打劫的?大凡強盜打劫失手,哀求告饒時,總是說他上有八十老母無人贍養。」

莊戶道:「即便如此,也不敢留,山寨王早晚就來,只怕禍害了你們。」

唐山笑道:「我身懷絕技,從沒怕過。若那山寨王今晚來時,我可保貴莊上下平安,拿下那廝們解送官府請賞去。」

莊戶道:「你既如此說,且等一等,待問過莊主,若肯留客時,才敢開門。」

一莊戶去不多時,回來開了門,請唐家母子二人進去,隨即又緊閉大門。一人牽了唐家的三套車去,一人領唐家母子二人去見莊主。

史莊主與一群莊客在院子裏說事,唐山上前道:「在下南京人氏,姓唐名山,出門月余,來到貴寶地,借宿一晚,謝史莊主留宿,明早按例拜奉房錢。」說時,抱拳行禮。

史莊主道:「客人不用客氣。俺大小是個莊主,不缺那幾個房錢。」

唐山道謝,史莊主吩咐莊戶帶去吃晚飯,然後又帶去安歇。

當夜無話。翌日早晨,史莊主不見唐家母子前來辭行,吩咐莊戶道:「昨晚來的客人想是太勞頓了,這時候還不見起來,你去看看。」

莊戶看了來報,說是老太太身體不適,起不來床。少莊主史泰隆聽說,極不耐煩,說道:「卻又作怪!她想賴在我們莊上做甚麼?」

史莊主道:「莫非是韶華山派來的細作?我去看個虛實!」

見史莊主前來詢問,唐山回說:「實不敢瞞太公說,老母旅途勞頓,昨夜心疼病發。」

史莊主道:「令堂也犯心疼病?」

唐山道:「正是。」

史莊主道:「客人不要急,我有個醫心疼的方子,救過好幾個有緣人,想能治好令堂。」

唐母勉強撐起來,說道:「不勞莊主操心,我剛吃藥,並無大礙。將息半天就好。」

史莊主道:「你好好將息。」

出了客房,史莊主心裏盤算著韶華山寨借糧的事,便叫莊戶殺豬宰羊,

請莊員們吃酒議事。鄰近三四百家莊戶都有人到史家大院裏序齒坐下,史莊主把盞敬酒。酒過三巡,史莊主道:「我聽說韶華山上近日湊齊了一群烏合之眾,為首的三個是朱騖、滕達、屠信,專門做那傷天害理的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為了讓那廝們不敢正眼覷我莊上,從即日起,本庄加強戒備,天天都要訓練民兵,辛苦大家了!」

莊戶們三杯黃湯下肚,十分壯膽,都一致擁護道:「我等莊戶,唯莊主馬首是瞻。梆子響時,誰敢不來?」

史莊主見群眾擁護他,叫囂道:「他膽敢太歲頭上動土,定教他有來無回!我史挖心豈是浪得虛名的?」說時,捋起袖子來曬肌肉。

想當年在天子腳下當禁軍的時候,史挖心因一身橫練肌肉頗具觀賞性,成了皇子的健身教練,能夠進出宮闈。後宮佳麗三千人,從未見過這樣有血有肉的男子,莫不把史挖心當做春閨夢裏人,這個「史挖心」的綽號正是宮女們送的。若私底下見了,宮女們對這個「史挖心」的怨氣全消,都嗲聲嗲氣的喚作「史挖心哥哥」。如此一來,老朱家就不高興了。幾個跳樑小丑順勢跳了出來,批評史挖心「練為看,不為戰」,史挖心遂被打成冗兵,復原回家。那些「練為戰,不為看」的禁軍就來勁了,爭當宮女們的春閨夢裏人。一宮女批判道:「你就只知道練、只想着戰,這是沒有腦子的體現!你知道用兵之道的最高境界么?」該禁軍恍然大悟道:「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練為看,不為戰,果然好過練為戰、不為看!」出宮后,史挖心身價大跌,俠女們嫌他中看不中用,莫不叫他死了心。史挖心好不容易找到一位賢內助,是一個叫做穆惜衲的村姑,這才完成了傳宗接代的任務。可惜獨子史泰隆那副身板相對於老子來說,太走樣了,史挖心對此經常流露出遺憾的神色。

座中,唐山走上台前去毛遂自薦,願意協助莊主教練莊戶。

莊主疑問道:「令堂卧病在床,你侍候老母無暇,如何肯來效力?」

唐山道:「老母並無大礙,將息兩天就好。我在莊上叨擾,若不效力,過意不去。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史大郎道:「你原說借宿一晚,又想賴著不走,不是來當細作是甚麼?」

唐山道:「哪有強盜帶着老娘上路打劫的?」

身旁一莊戶道:「別人倚老賣老,你年紀輕輕賣老娘,真沒出息!」

唐山一大耳刮子將這莊戶打翻,眾莊戶大驚失色,就要動手。莊主旁邊一個彪形大漢史兕喝退眾人,走上前來單挑唐山。令人失望的是,這個史兕在唐山手下連一個回合都沒能過。一個人在眾人跟前耍了威風,就會話多,唐山問道:「還有誰不是媽媽生的?」

史泰隆暴喝道:「你敢來我莊上撒野,真是缺少老子教訓了!」

唐山斜了史泰隆一眼,卻盯着史挖心道:「我看你不行,別丟了令尊的臉面。」

史挖心道:「這麼說,你是要挑戰老子咯?」

唐山道:「連日叨擾貴庄,豈能以怨報德?」

史挖心聞言,怒不可遏,袖子捋得更高,指著唐山訓斥道:「你敢欺主,打我莊戶,還說風涼話!本來老子是應該跟你掰一下手腕,但是老子從來都不欺負你這種路人,就讓我兒子跟你玩一下。」

史泰隆一聽,扒掉衣裳,曬出九條龍形刺青。在江湖上,人送史泰隆的外號叫做九天龍。

唐山裝客氣道:「莊主息怒,我一時口誤,還請多多擔待。」

史泰隆道:「行了,趕快滾!不論你是路人也好,還是朱騖的探子也罷,你最好多帶上幾個嘍啰,再來耍威風,不要帶着你老娘來受氣。」

唐山慍怒道:「你這個屎太濃恐怕要便秘了!憑我唐山的本事,就連宋江那廝都不放在眼裏,會給那個誰當嘍啰跑腿?既然你不識相,唐某恭敬不如從命!」

史挖心沒想到唐山藝高膽大,會不留餘地,只得硬著頭皮讓史泰隆應戰。史泰隆剛才見唐山一出手就干翻兩個莊戶,早就躍躍欲試了。見唐山肯跟他打,一下子跳進人圈裏去。史挖心連忙叫停,說道:「比拳腳沒勁,比槍棒如何?」

唐山問道:「誰槍誰棒?」

眾莊戶道:「當然是大郎使槍,你使棒了,我們在規則上都能贏你,你今天是輸定了!趁早滾回去吧,沒有小弟跟着,千萬不要一個人出來混!」

唐山道:「我若怕了就不是好漢,你們這樣贏了也不光彩!」

史挖心道:「聽你這麼說,心虛了?那就兩個都使棒,我們不佔你便宜!」

兩個莊戶扛了兩根大棒上來,將一根鐵棒捧給史泰隆,將一根木棒擲向唐山。唐山一閃,借力打人,笑道:「我就算赤手空拳,也不怕誰!」

史挖心道:「你不想打就算了,盡說大話作甚麼?今天就算你贏了犬子。改日待老子退了朱騖等人,再來理會你!」

一莊戶道:「這位客人有兩下子,又講道義,是條漢子。如今俺們庄大敵當前,正是用人之際。在下想請莊主恕他失禮,容他在莊上效力。」

史挖心應允,又對唐山道:「令堂卧病在床,我會派人照料好。」

當晚,眾莊戶向史莊主謝了酒肉,各自回家去準備裝備了,不在話下。

翌日一早,唐山隨大夥來到莊子正北方的練武場,只見場子前沿有一座牌坊,左右各有一頭門獅鎮守。進了牌坊,只見碩大一尊雕塑,塑造的是史莊主及已故夫人兩人手舉鐮刀與鎚子,邁上新台階,他兩昂首挺胸,迎著新風氣,看着遠方,憧憬未來。史挖心原計劃是讓那個男塑像手舉戰斧,讓那個女塑像手舉鈎鐮,會更勇猛。後來,石匠向莊主建言,將戰斧改為鎚子,將鈎鐮改為鐮刀,這樣更有意思,也更有型。史挖心十分贊同,這樣更能體現出自己具有全民皆兵這一重要的軍事思想素質。私底下,那個石匠為這尊雕像又另起一個名稱,叫做《工匠與史家莊女莊員》,可知是那位大師的得意之作。

一連幾日,唐山在練武場上跑腿,幫忙拾掇一下器械而已。這日唐山忍不住,對教頭史泰隆說道:「你這棒法有破綻,贏不了真好漢!」

史泰隆聞言,勃然大怒,用力將鐵棒往地上一杵,喝道:「你前幾日不敢跟我比試,今日又恁的說,是何居心?」

唐山道:「我是為了你好!」

史泰隆道:「你若敢比試一下,我願意奉陪。你若不敢,就給我閉嘴!不要以為你會兩招拳腳功夫就樣樣充行!實話告訴你,山賊來時,拳腳不濟事。」

唐山道:「內行按照外行的意思去做,以致好多行業不能進步。我不能再眼睜睜看着你們這些年輕人誤入歧途耍花棒了,請賜教罷!」說時,去槍架上拿了一根棍棒,在史泰隆對面使個旗鼓道:「若不分個雌雄,不是好漢!」

史泰隆大怒,舞著鐵棒直奔唐山而來。唐山拖着木棒便走,史泰隆窮追不捨。史泰隆負重,就首先累了。唐山聽他氣喘急促,怕他不來追趕,轉身撩撥一下又走。如是者幾。二人沿着訓練場跑了幾圈,唐山轉身一棒往史泰隆頭上劈來,史泰隆急剎住,舉起鐵棒擋格。唐山這一棒並不劈下,凌空掣回,再往史泰隆腋下捅來。史泰隆反應不過來,手舉鐵棒僵在原地,面色發白,直冒冷汗。

唐山收手,抱棒拱手道:「承讓了!」

莊戶們詫異道:「又沒捅著,怎麼就贏了?」

唐山轉身就走,史泰隆扔下鐵棒,直奔過來抓住唐山手腕,拉上將台去坐着,退後兩步,跪下說:「我枉自錯拜了許多人,沒學到半點真本事。今日多虧唐山師傅考驗出來,讓小子及時撿回這條性命。師父,沒奈何,只能請教!」說了,又磕下頭去。

唐山走來,扶起史泰隆,說道:「兄弟言重了,敝人只是一個過客,來去匆匆,不值得你行此大禮!」

眾莊戶道:「男兒膝下有黃金,你這樣不行!」說時,就有兩個莊戶上前,想把唐山拉去坐了,要史泰隆敬茶敬酒拜師。

唐山這次拒絕不坐,說道:「拜師收徒不是兒戲,豈能草草行事?還是先去問過莊主,看他怎麼說。」

莊戶們聽唐山有意,十分高興,說道:「莊主一向慣着大郎,絕無異議。」

唐山推開莊戶,說道:「各位還是問了再說。好了,你們練著,俺先回去了。」

一莊戶奉承史泰隆道:「真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大郎是機靈人,才交上手就曉得此人有本事。我們這些粗人現在還想不通,明明是大郎追打他,怎麼就不打了?」

另一莊戶道:「你懂甚麼?大郎這是不甘寂寞了,又想玩玩貓捉老鼠的把戲!虧他還當了真,擺了那麼大的譜!他今天甩手就走,過些日子,看他怎麼滾蛋!」

史泰隆喝道:「你懂個鳥!閃開!」

兩莊戶面面相覷。莊戶們為史大郎拜師的事高興,莊上必定慶祝,少不了要大魚大肉撮一頓。當時也就不練了,簇擁史泰隆回去,找莊主計議拜師的事。

史挖心在屋裏聽人稟告了,十分高興,就帶着史泰隆去唐山房裏,問道:「聽說唐師傅要收我兒作徒弟。」

唐山道:「是令郎要拜我為師,我叫他先問你答不答應。」

史挖心道:「不要問我答不答應,先問我這鐵腕答不答應!」說時,提起鐵腕鑒賞起來。

唐山上下打量史挖心,只見眼前這個巨人在閃耀光芒,說道:「掰手腕啊,我甘拜下風!」

史挖心一拍胸脯,說道:「莊上瑣事太多,史某沒有閑功夫教我兒子。我看你是個漢子,就將犬子託付於你,拜託了!」

唐山道:「我有個條件。」

史泰隆問道:「甚麼條件?」

唐山道:「你趁早扔了那條鐵棒,跟莊戶們一起從頭學起,我才好指正。」

史泰隆道:「全聽師父的就是。」

於是將唐山請到省耕堂上去坐着,叫史泰隆拜了師父。莊上歡天喜地,殺豬宰羊,置辦酒席,大肆慶祝,不在話下。自此之後,唐山在史家莊做了教頭。

這天傍晚,眾莊戶從練武場回來,得知莊裏拿獲了兩個強盜,說是韶華山上派來的姦細。當時男丁們不在,這兩個強盜進村碰瓷,因兩個小孩子踢球,打在一個人身上,他們借題發揮起來,擰著小孩去找大人,索賠乾淨衣服,在人家門口起鬨,引一群人圍觀。那兩個強盜耀武揚威,其中一個脫下衣裳,叫人看他白衣服上的球印。莊戶們看那人曬肌肉,稱讚他快趕上史泰隆了。再看那人胸膛上的紋身,是一個虎頭蛇尾鷹翅膀的格里芬,便知道是韶華山打家劫舍的強盜。

韶華山大當家名叫朱騖,綽號神驥天驕;二當家名叫滕達,綽號跳峽虎;三當家名叫屠信,綽號九頭蟒。這個強盜胸膛上的紋身,綜合山寨裏頭三個當家大哥的代號而成。虎代表滕達,虎尾上長個蛇頭,代表屠信,鷹翼代表朱騖。這個圖徽出自朱騖的手筆,可見這個神驥天驕還真有點意思。

老弱病殘們對這兩個強盜毫無懼色,一撥又一撥成群結隊迎上來。當時兩個強盜見黑壓壓來了這麼多人擋住去路,自己慌了陣腳。叫囂道:「怎的?人多欺負人少?有本事就單挑,怕的不算好漢!」

唐母聞言,走上前去。那匪還兀自嘴硬,唐母抬手一拳打在肋下,那匪站不住腳,蹲下去喀血。

另一個強盜十分驚駭,連忙賠笑道:「俺是過路的!」

唐母道:「看得出來,過路的狗不咬人!過路的人都打狗,俺也是過路的!」

那強盜說道:「聽口音,俺們是老鄉!」

唐母呵斥道:「你出來打劫,丟老娘的臉,老娘碰到了你,真是晦氣!」

一小孩插嘴,提醒唐母不要動怒,她才從病床上下來!

那強盜聽了,笑道:「是么?去死吧你!」說時,伸手就推。唐母伸手一擋,哪裏推得動?唐母順手擒拿了那強盜,遂將二人拖到史莊主家大院裏省耕堂前的將軍柱上綁了,一路打罵個不停。史家父子回來見了盜匪,已經打得頭破血流,面目全非;又聽說是唐母以一敵二拿獲的,無不驚駭。

莊上當晚商議定了,待擇日審問明白,畫了押,就要將兩個強盜扭送縣衙請賞。唐母那個老鄉扛不住嚴刑拷打,招了。那個紋身的死活不肯招供,打得血肉模糊。拖了幾天,仍未送到縣裏去。

不曾想,這個不招供的人正是韶華山寨子裏的二當家。山上不見跳峽虎滕達歸山,兩個頭領幾日都不得安生。探知大蟲滕達落網,兩個頭領在省斂堂上聚眾商議,想設法營救。

朱騖手書一封信,差人帶上一百兩銀子到史家莊贖人。史挖心雄踞在省耕堂上,升堂召見來使,讓唐山代拆那信。唐山後來收到寧王朱宸濠給他的聘書,想起朱騖這封書信,字跡一模一樣。當時,唐山看了第一句就不高興,對使者說道:「你看,你們寨主措辭不當,甚麼叫做『某朱騖拜奉史君挖心莊主足下』?」

使者反問道:「這有甚麼問題嗎?」

唐山道:「朱寨主將他的名諱強加在俺們莊主之上,你說這算不算是一個大問題?回去叫你們寨主仔細推敲一下,措辭好了再來!」

眾莊戶附議,唐山將信擲還使者。使者拾起信來,帶着隨從走了。此後,史家莊上上下下都等著一場惡鬥。過了幾日,那個使者又送了信來。信中寫道:

史君挖心莊主足下,某朱騖拜奉:

前日因氣候惡劣,山上入不敷出,兄弟們吃緊得很。某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很想差人來向史兄乞糧,又恐史兄手頭不方便,敝寨只好自己克服時艱,不曾到貴庄來乞糧食。幸好近日天氣好轉,山上兄弟們已經解決了溫飽,史兄不要介懷。

遺憾的是,敝寨有兩個兄弟下山經過貴寶地時,因與貴庄莊戶小有齟齬,竟被史家莊私自扣押。朱某管教不嚴,有過!某手下不只兩個小的們,幸虧有滕達、屠信兩個好漢幫忙管教,就沒太丟人現眼。望史兄垂憐,某在此奉上細軟一百兩,替那兩個鳥人贖身,請款到放行,敝山寨都將感戴大德,有生之年再不來犯!

聖人云:「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盜亦有道,朱某眼裏絕非只有眼珠子,朱某眼珠子裏也絕非只有錢糧!朱某一向重情重義,視朋友如兄弟,視兄弟如手足,希望能結交史莊主做個朋友!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世道艱難,敝寨一千多人口,比小人與女人難養!史兄莊上人口也不少,日費不貲是必然了。史兄日後若有難處,千萬來信告訴一聲!朱某真心誠意希望能與史莊主睦鄰友好!

今年本月近日

朱騖書於韶華山省斂堂

史挖心聽唐山念完來信,收了銀子,為俘虜餞行。席間,史挖心與來使對飲,特意叫來使回去轉告朱騖大頭領,史挖心攜犬子史泰隆及教頭唐山向他致以誠摯的問候。來使回話道:「小的代三位頭領在此謝過莊主!」

待史莊主送走好漢,唐山請辭道:「敝人來時,曾誇過海口,說是在貴莊上一晚,可保貴庄一晚平安。如今危機已解,敝人也該走了。」

史家莊上上下下哪裏肯放?史泰隆跟定了唐山,想要學盡唐山的本事,大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之意。沒辦法,唐山又在史家莊逗留了大半年,教會大郎十八般武藝以及兩三門文藝,再次請辭。

史泰隆見唐山去意已決,說道:「師父有了着落,捎信回來,弟子好來看你。」

唐山道:「你有過那麼多師父,都被你打發走了。我以後不想見你,你也不要來找我,倘若有一天俺們再見了,我會忌憚三分。」

大夥都笑,說道:「大郎不是那種人!」

當日史家莊置辦筵席,恭送唐家母子。席間,史挖心喚人端上一盤銀子來,堅持要謝唐家母子收徒、練兵、擒賊並且退敵。卻之不恭,唐山只好收下,辭別史家莊。

承蒙唐山操練過後,眾莊戶漸漸形成較強的戰鬥力,威震當地,強盜們不敢從史家莊地界上越雷池半步。因此,縣裏將史家莊莊主史挖心評選為全縣裏正的模範,給史泰隆在縣裏掛個小旗的名額,放任他在家裏閉關鑽研武學。

史家莊作為全縣的模範庄,給莊戶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春耕灌溉農田時,旁的莊子不敢對史家莊截流。夏季售賣瓜果菜蔬時,史家莊出產的農作物都暢銷。秋收納糧時,史家莊總能如期完成縣裏下達的任務。冬季畋獵時,縣裏總是讓史家莊莊戶們隨從。幾年下來,因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人氣攀升,史家莊的土地大了一圈,史家莊的人丁增長一倍,史家莊的財源廣進,還出了個秀才。史家莊上上下下都對莊主感戴不已,幾欲奉若神明。

這一年,倒春寒比往年來得更凶,史莊主帶領莊戶們防災減害,為了將莊裏的損失減少到最小,史莊主廢寢忘食,積勞成疾,一病不起。莊戶報知史泰隆,史泰隆放下槍棒,出關回家照料父親。四處去請名醫看治,都不見起色。史泰隆十分內疚,在父親病榻邊自責,恨沒有為父親分擔責任。史挖心道:「我兒不要難過!為兒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是為父分內之事。若來世再做父子,為父也會讓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史泰隆聞言,暗下決心,一定要將唐山師父教的武藝練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以此報答父親的培養。史挖心教誨史泰隆,儘早娶妻生子,這才是最盡孝的事。但是必須找個賢內助,好幫忙打點莊子,帶領莊戶們緊抓生產,解決了溫飽問題,大多問題就能夠迎刃而解。在這種時候,免不了又要進行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史莊主要求兒子:「學好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史泰隆一一答應。臨走之前,史莊主還表示,殯儀從簡,要與穆惜衲合葬。後事交待完畢,嗚呼哀哉,史挖心歿了!訃告一出,縣裏來人,為史莊主主持修功勞簿、獻功德傘、立功德碑等諸多事宜,以此表彰史家莊里正史挖心兢兢業業、以鄰為善、造福於民的高風亮節。莊戶們更是家家守靈、人人扶柩,爭相為史老莊主披麻戴孝。鄰近各村莊都有代表前來觀禮,代表們當堂表示,要向史家莊取經,學習史老莊主治村致富的經驗,繼承史老莊主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宏揚史老莊主卓越的領導藝術。不僅如此,就連韶華山上也送厚禮來,強烈要求要風光大葬這位莊主。朱騖還表示,雖然山上近來度日維艱,但是砸鍋賣鐵也要略表敬意,希望史泰隆不要嫌棄。

韶華山寨中知道史挖心歿了,三個頭領立即坐到一起議事。

滕達道:「史挖心死的好!只因寨主當年要他放我一馬,許下諾言,有生之年再不犯他。如今,史挖心歿了,跟俺們陰陽相隔,彼此再也犯不着了,諾言自動失效,咱們正好去史家莊借糧。」

朱騖道:「兄弟不可亂來!倘若失手了,必定斷送了性命!」

滕達道:「寨主,咱們仁至義盡了!這些年來,因斷了華縣的財路,守着韶縣過窮日子,兄弟們十分艱苦。人家史家莊以前也是窮鄉僻壤,這些年添膘了!兄弟連累山寨這麼多年,若不去華縣好好乾兩票,沒臉再在山上混下去!」

屠通道:「那個九天龍史大郎這些年來練了不少功夫,十分了得,二哥不可以去撩撥他。」

滕達道:「他練了不少功夫,俺也沒有閑着。」

屠通道:「二哥,你當年也是不聽奉勸,硬是要去史家莊走那一趟,結果怎麼樣?現在這個史泰隆更臭了,現在這個史家莊也絕非當年那個史家莊。」

滕達厲色道:「你不要揭俺的老底!俺還非去不可了!」

屠信問朱騖道:「寨主,你怎麼說?」

朱騖道:「史家莊可惡!慣着他逼良為娼,他還要逼媽媽為娼!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是,請問二位兄弟,你們有把握斗得過史泰隆么?」

屠通道:「我鬥不過!」

滕達也不敢保證。朱騖依然喝着閑茶,不再多說。憋屈了很久,滕達道:「二位不敢去,俺就一個人去!俺寧可做個窮鬼被史泰隆殺了,也不能因為怕他,在這山上做一輩子窮人!俺若被俘,在解往華縣殺頭之前,總能吃上他史家莊兩頓飽飯!倘若運氣更壞,死在史泰隆手裏,只求兄弟們在俺忌日用史家莊的酒肉饅頭祭俺!」滕達心裏悲壯,忍不住嚎啕起來,省斂堂上的人全都被他感觸了。甲乙兩個小嘍啰當眾表示願意同往,三人轉身就走。

朱騖叫住三人,說道:「在沒把握斗得過史泰隆之前,誰都不許去!個人死生是小,山寨名聲是大!」

屠通道:「二哥,想當年你被史家莊一老嫗打翻,要不是寨主想辦法保全,這山上如今哪有甚麼名望、哪有甚麼跳峽虎!」滕達聞言,豪氣全都泄光。

朱騖叫道:「兄弟快回來,咱們另想辦法借糧。」屏退小的們,朱騖笑道:「史泰隆不是不可戰勝,老二想去他莊上大快朵頤,也不是不可以!」

滕達詫異,不知道說甚麼好。屠信詫異,笑道:「寨主一定是有辦法了!」

朱騖輕拂羽扇,笑道:「辦法倒是有一個,不知道老二願不願意去做?」

滕達笑道:「任憑寨主差遣!」

朱騖點頭,笑道:「此次史老太公歿了,咱們山寨從此就可以放開手腳去華縣大幹一場,俺怎麼會坐失良機呢?」

滕達、屠信都道:「祝願寨主馬到成功!」

朱騖點頭,笑道:「人們常說鬥智斗勇。史泰隆那廝神勇,如何斗得過他?楚漢之爭,劉邦對項羽如是說:吾寧鬥智,不能鬥力!」

滕達、屠信都道:「請寨主指教!」

朱騖道:「這事很麻煩,不是一招半式就能見個分曉,要慢慢來。也不是俺們弟兄三個就能斗得敗史泰隆,要想辦法借力打力。」

滕達、屠信都道:「全聽寨主差遣!」

朱騖點頭道:「若要取之,必先與之。先去弔唁史老太公,送份大禮!」

滕達道:「這個容易,兄弟願去!」

朱騖道:「你去可以,只是不要多事,弔唁了就回來。」

滕達領命,朱騖又面授機宜,然後撥銀兩與隨從給他,去史家莊走一遭。弔唁回來,住了半年,滕達天天追問朱騖下一步怎麼辦?朱騖不說,只是帶着大家一起研究一些盜劫技巧。

講座上,屠信舉手問道:「寨主常說,盜亦有道。兄弟為盜已久,還不曉得為盜之道,請寨主指教!」

朱騖一拍桌子,說道:「問的好!為盜之道不可不學,俺今日和盤托出,這就告訴大家!」

盜跖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后,義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為盜之道,遠遠不只這些。為盜的翻箱倒櫃掏腰包,防盜的就會鎖緊捂實拴牢靠。為盜的又怎麼對付呢?負匱、揭篋、擔囊而走,箱子、柜子、口袋,一個不留!為盜要立大志。學會翻箱倒櫃、飛檐走壁、撬門開鎖,很有前途么?沒有前途!偷雞摸狗,人人得爾誅之;偷天換日,人人都得服他。田成子殺齊君而盜其國,雖有盜賊之名,身處堯舜之安,小國不敢非議,大國不敢譴責。為盜的最高境界,莫過於此。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話不對,說得好像勝利只是王者的私事,而失敗卻要大家共同分擔後果。勝敗關係到很多人的前途命運,兄弟們要群策群力。山寨變成朝廷,朝廷變成山寨,是歷史規律。為盜太勞苦,最好是以逸待勞,剪徑打伏擊就成了首選。為盜的四體不勤,五穀不耕,六畜不牧,吃了上頓,沒有下頓,不能一味的守株待兔,還需要主動出擊。為盜是一門技術活,老子曰:「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即是說為盜這門技術活很講究技巧性,為盜的能否生存下去,關鍵就在於技巧。俗話說,熟能生巧,多干幾票,自然而然就能掌握更多盜劫技巧。為盜風險高,一旦被捕,九死一生。為盜的要有視死如歸的氣概,還要有絕境求生的信念。為盜名聲不好聽,為盜的要往自己臉上貼金,給別人臉上抹黑。莊子曰:「聖人生而大盜起。」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官逼民反、民不聊生,為盜的被逼無奈,這才落了草。為盜的替天行道,以劫富濟貧為己任,不幸被捕時,務必要大聲疾呼這些宣傳標語。莊子曰:「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掊擊聖人,縱舍盜賊,而天下治矣!」為盜的在說這一套時,首先自己要堅信不疑,才能打動人心。即使是在遊街示眾時,不論人們扔了多少果蔬雞蛋來,為盜的都不可以垂頭喪氣;也不論人們吐了多少唾沫髒話,為盜的都不能默不作聲。為盜的要有自豪感!在官僚眼中,為盜的是強盜;在草民眼中,為盜的是混混;在自己眼中,為盜的是好漢——珍稀動物!

底下,滕達、屠信帶領小嘍啰們探賾索隱,將朱騖的歪理邪論高度概括為這句至理名言:「流氓不可怕,只怕流氓有文化!」

此後,甲乙兩個小嘍啰去打劫,大有收穫。回山途中,兩個小嘍啰不忘繼續探討朱騖的理論。

「咱們寨主似乎是叫咱們去跟聖人同歸於盡,這件事太危險了!」

「不是同歸於盡,而是不共戴天、決一死戰!」

「不要去管聖人的死活,干好自己分內之事就行!」

「聖人死完,大盜終止,確實就是咱們小打小鬧的天下了!所以,聖人該死,大盜該止。俺們寨主的理想又不止於此!聖人死了,大盜搖身一變,就能變成聖人。現在,俺們寨主的身份是盜匪,他就要詛咒聖人死快些!等俺們寨主或者別家寨主變成聖人,俺們或者別家小嘍啰變成聖人門徒以後,也同樣水火不容、勢不兩立!為盜之道,關鍵在於找准自己的位置!」

「懂嘍,醍醐灌頂啊!」

「走嘍,喝酒去!」

時機成熟,朱騖吩咐滕達帶上七個小嘍啰去華縣其它村莊作案。不論多少,只管多干幾票。若有人捉拿,不要到處逃竄,只許從史家莊這個方向返回山寨里來。別的村莊捉拿,萬不得已,不能被他拿獲。若是逢著史家莊的人,只要逃回兩個來報信,其餘的大可束手就擒,寨主自會設法營救。

滕達親自帶的三個小嘍啰竊得二百兩銀子,正想送回山寨,失主追來了。滕達聽從朱騖指教,往史家莊方向逃竄。正好逢著史家莊莊戶。滕達掩護兩個貼身嘍啰走脫,帶着一個小嘍啰去史家莊。

眾莊戶將滕達等人推倒在地,史泰隆暴喝道:「哪來的蟊賊,敢來作死!」

滕達哀求道:「莊主饒命!小的是韶華山的滕達,只因近日山寨吃緊,弟兄們食不果腹,小的沒法,只好繞過史家莊,去旁的莊上餬口。今日運氣不好,被人追捕,慌不擇路,竄入貴庄,冒犯了莊主虎威!」

史泰隆道:「原來是你!半年前,你來我莊上磕過頭,怎麼就到了這步田地?」

滕達道:「小的沒福!若能投著大郎這樣的衣食父母,何至於此!」

這時,莊戶來報,說是高老莊莊主帶人捕盜,到了村口,求見莊主。史泰隆命人將滕達等人帶下去,叫人恭請高老莊莊主。這位莊主來了,抱拳行禮、溜須拍馬、看茶請坐。史泰隆問道:「高大姐一向很忙,緣何今日到此?」

高翠蘭道:「實不相瞞,高老莊近日鬧賊,被竊去三百兩銀子。俺追捕一日,經大郎莊上過,口渴得很,特來討杯茶吃!不知大郎莊上可有人看見那幾個強盜的行蹤?」

史泰隆心裏尋思,滕達身上明明只有二百兩銀子,她如何說是三百兩?若將滕達並贓銀交給她,她不領情不要緊,只怕還說宰她婦道人家一百兩銀子。因此,史泰隆只好說道:「我莊上若有人見到了,量他不能走脫。」

高翠蘭聞言,起身告擾要走。史泰隆挽留她吃飯,高翠蘭道:「俺今日帶了乾糧,勢必不能讓賊走脫!」

送走高翠蘭,莊戶們問史泰隆,如何處置滕達等人?史泰隆道:「先關押幾日,然後帶上三百兩贓銀,解往縣裏請賞。」

史泰隆正要將兩個強盜解往縣裏,一莊戶飛報,山寨里朱騖、屠信來了!史泰隆道:「來得正好!再去置備幾輛陷車!」說完,飛身上馬,帶領眾莊戶操著傢伙,奔出庄門。史泰隆一看,只有朱騖、屠信兩個,都下了馬,跪在地下。史泰隆疑惑,奔馬過來,問道:「你兩個跪下怎麼說?」

朱騖抬起頭來,神色凄苦,回話道:「小人兄弟三個,因不堪官府盤剝,不得已,上山落草。當初發了盟誓,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雖不及劉關張那麼大義,手足情深則同。今日俺兄弟滕達誤入貴庄,冒犯了莊主虎威,要解往縣裏。小的無可奈何,自願遣散山寨,單單帶了老三屠信來向莊主請死。莊主是遠近馳名的好漢,只求將俺們兄弟葬在一處,不要解往縣裏受辱!」

史泰隆心裏思忖,若這麼殺了他兩個假仁假義之徒,便成了方圓百里之內各山寨的眾矢之的。因說道:「想救滕達,多帶些人手過來!限你十日,過時不候,自將滕達解往縣裏——可別說俺沒有給你機會!」

朱騖、屠信走後,莊戶們問道:「莊主,擒賊先擒王,剛才為何不擒拿了這兩個賊頭?」

史泰隆答道:「聞說朱騖智計過人,他會下山來束手就擒?這兩個鳥人是冒名來的,我若拿了,惹天下好漢笑我不義。」

莊戶們聽了,都唱頌歌。又問史泰隆道:「莊主要等他來救滕達,又是為何?」

史泰隆答道:「我若今日將滕達解往縣裏,朱騖必來打我莊子,或者在路上劫人。何不將計就計,咱們退守莊子,暗地裏派人去附近村莊支會一聲。朱騖來時,一起捉賊請賞,將這伙強盜一網打盡,方顯史家莊的威名!」莊戶們接着唱頌歌。十天過去,韶華山的強盜只來騷擾過兩回,並不像史泰隆想的那樣熱鬧。這晚,史家莊門可羅雀。史泰隆心裏正在憂慮,一莊戶帶了屠信和一個隨從來見。屠信解開衣裳,亮出紋身,自報家門。史泰隆看他紋身與滕達的紋身差不多,十分詫異,問道:「那天跟你一起那人,果真是朱騖么?」

屠信笑道:「正是我家寨主!」

史泰隆斂容,說道:「回去告訴朱騖,想要滕達回去,除非打贏史家莊!」

屠信問道:「莊主還指望甚麼?無利不起早,即便到時旁的村莊來人了,他們會為你白白賣命?大郎一表人才、身懷絕技,值得為高翠蘭那棄婦強出頭么?」

史泰隆道:「我要怎樣就怎樣,你管得着么?」

屠通道:「還是我家大哥說的那句話,誓與滕達共死生!我不怕你殺我!他人殺我兄弟者,必殺之!我家二哥一定要回山寨里去,不論他是死是活。即便我家山寨里十個兄弟換史家莊一個莊戶,也再所不惜!」

史泰隆呵斥道:「你這狗賊放肆!」

屠通道:「令尊在世時,我家寨主向他老人家作過保證,有生之年,再不來犯。倘若大郎欺人太甚,我家山寨只好寧死不屈!俺今晚來見大郎,沒想過要活着回去!俺還帶來三百兩銀子,希望大郎網開一面,給條生路!」

史泰隆沉吟良久,說道:「真是盜亦有道,俺就做這個人情!只是此事不可如此施行。這樣罷,你明日帶兩百個人等在路上樹林里,俺差遣一百人押解,你們自己劫了滕達等人回去,只是不可傷害莊戶,否則必定尋仇。還有,若下次再犯我莊上,就地正法,絕不手軟!」

屠信別過史泰隆,私下謝了領路莊戶二十兩銀子,回去復命。翌日,果然救了滕達等人。一月以後的一個月黑之夜,滕達奉朱騖之命,送來二百兩銀子,拜謝史泰隆網開一面。敲開史家莊側門,賄賂了門子,滕達的來意傳達給了史泰隆。史泰隆來到側門,問滕達有甚麼話說?滕達說道:「承蒙莊主兩次開恩,小的備了份禮來,酬謝莊主不殺之恩。不要推辭,望乞笑納。」史泰隆推不脫,受了銀兩。禮尚往來,史泰隆贈朱騖一身披掛,並且囑咐滕達,若日後老朱家肯招安時,一定要歸順了朝廷。

旁的莊主在縣裏告史泰隆徇私枉法,放縱韶華山的強盜。縣裏畋獵時,就冷落了史家莊,史家莊上下好不自在,連獵物也都跟着一起瘟頭瘟腦的。老子曰:「馳騁畋獵使人心發狂。」縣裏去旁的村莊畋獵,令史泰隆心寒。

冬至那天,小嘍啰呂吉等三人化妝成獵戶,扛了一匹鹿來,在史家莊門口雪地上叫賣,驚動了史泰隆,出來要買。呂吉賤價賣了。此後,呂吉常送些野味來敬奉史泰隆。元宵節前夕,呂吉又來了,這次有五個人抬着一頭熊來到庄外。

史泰隆出了庄門來問:「呂吉,俺出的錢少,你如何還肯賣與俺?」

呂吉道:「稟莊主,實不相瞞,小的們有些來歷,不是旁的獵戶。我家寨主敬重莊主是一個大蟲,特命小的們送這頭熊來獻生!」

史泰隆心裏尋思,怎麼能厚著臉皮白吃他那麼多?當時收了厚禮,領呂吉進他屋裏喝茶,私下對呂吉說道:「你家寨主今日送這頭熊來,俺不能獨吃。想置一桌酒席,請朱寨主賞月同喜。」

呂吉道:「我家寨主多有不便,請莊主多多海涵!」

史泰隆笑道:「放心,史某是一個好漢,若要拿誰,便是在千軍萬馬當中,也只憑一刀一槍的本事去拿,絕不用那些下三濫的手段。再者,縣裏那些鳥人不義,十分辱沒史某生平之志,史某絕不肯為他出力。」

呂吉道:「謝莊主厚愛。倘若莊主肯親筆下書,我家寨主想必不會推辭。」

史泰隆便寫了一紙便條,叫呂吉騎了快馬去請。史泰隆的原意是想擺個鴻門宴,威懾一下朱騖。然後出趟遠門,去找師父唐山,請教些問題。高手最寂寞。自從做了高手以後,史泰隆反而度日維艱起來。這次出門,即便找不到師父,也要在江湖上找兩個高手切磋一下。

韶華山寨果然很給面子,朱騖大駕光臨,到史家莊赴宴,還有滕達、屠信隨行。酒過三巡,史泰隆手下一個猛男史虓上來,舞槍助興。這邊,屠信願意陪練,兩人耍了幾個回合,退了回去。史泰隆手下又上來一員猛將史兕,滕達請命奉陪,史泰隆首肯,朱騖只好准了。門外,小嘍啰扛上滕達的槍來。滕達摘下槍套,只見槍尖折了寸許。史泰隆色變,命史兕退回,親自下到場子裏來,奪了這條槍去。朱騖、滕達、屠信甘拜下風,奉承史泰隆好功夫!

史泰隆問道:「這條槍俺以前見過,怎麼到了你們山上去的?」

滕達道:「早些年有一個叫做熊恆的好漢到過敝寨,幾乎就要坐了一把交椅,又走了。因與兄弟交厚,臨行之前,交換刀槍作紀念!」

史泰隆問道:「你說的可是實話?」

滕達道:「句句屬實!」屠信附和,當年熊恆走時,山上齎送他五十兩銀子。

朱騖問史泰隆,也跟熊恆相識么?史泰隆實話實說,熊恆是教他開手的師傅。朱騖道:「原來如此!那麼這條槍就請大郎留着,以慰念想。」

史泰隆叫左右扛槍下去,心裏尋思:「俺此番去江湖上走動,若尋不到熊恆音訊,定要回來報了師仇!」當時只裝作無事,喚莊戶把盞勸酒。

正喝着,忽聞庄外鬧哄起來,知道是縣裏來拿人了,省耕堂上眾人面面相覷,史泰隆尤其焦躁。朱騖道:「史莊主,俺兄弟三個甘拜下風,只求給個痛快!」

史泰隆面有愧色,說道:「朱寨主不要誤會,並非史泰隆告官!」

滕達問道:「今晚將如之奈何?」

朱騖道:「莊主須將我兄弟三人綁縛出去,以免連累貴庄!」

史泰隆道:「如何使得!恁地時,惹天下好漢笑我!你們稍坐片刻,等探個虛實回來,再作打算。」便叫人去看了回來,說是人不甚多。史泰隆道:「我量他不敢打我村莊,只叫人在牆頭抵賴,問他們是哪個山寨的,再撥兩百莊戶,從小門打出,一路高喊殺土匪,只是不許害了他性命,衝散嚇退了就行,你們全都走脫,俺只跟他們抵賴就是了。」

庄外早有韶華山壓寨夫人領數百人埋伏好了,接到朱騖等人,在路上截殺官兵,射死射傷數十個,回山寨里去了。散兵游勇逃回縣裏,搬來重兵,圍了史家莊,史泰隆叫苦不迭,到牆頭去交涉。縣尉旁邊,呂吉出面指證史泰隆暗通山賊,劫掠附近良民,殺害華縣官兵,陳屍在史家莊門口,還有那張邀請函為證,史泰隆無法抵賴。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朱騖拔寨下山,直撲史家莊。縣尉不敢招架,引軍退去。史家莊雖然解圍,卻坐實了罪行。史泰隆心裏有愧,離家出走,去尋師父。朱騖與史家莊新任莊主史虓交往,兩家聯合成立了「呼嘯山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琅繯學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琅繯學院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章 第1顆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