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詔令

第六十六章 詔令

「賞誰,又是罰誰?」光緒疑惑地問道。

「賞,自然是賞奉朝廷詔令,安撫南洋華人,蘇松太道道台,聶緝椝,罰么,當然是罰那個來歷不明,冒充羅山公後裔,擅開邊釁,險些讓我朝與英國再次開戰的林瑞。」翁同龢一臉鄭重地說道。

「.......這,翁師傅,這聶緝椝上奏的摺子里可是說了,此次立下功者,就是這個林瑞,而且聶緝椝已經確認這個林瑞就是羅澤長的侄外孫,況且,朕看那些報紙上也是這麼個說法,天下百姓大概都已經知道了,你讓朕的詔書如何下得?」光緒一臉不解。

翁同龢心中不禁暗嘆,自己這個皇帝學生,實在有些迂腐,看來是自己光顧著給他灌輸聖人之道,而忘了教其「學以致用」了。看來還得自己私下多輔助幾年。

「皇上,其身份是真或是假,這功勞是姓聶還是姓林,還不都是憑皇上一人說了算?至於天下悠悠之口,只需一明詔一口諭便可解決難題。」翁同龢道。

「依你的意思?」光緒疑惑地問道。

「明詔中只提聶緝椝,予以獎賞便可,可命人口諭李鴻章,命他尋個由頭,遣人秘密捉拿林瑞,提京審問,這樣便可一石三鳥。」翁同龢得意地說道,這是宿務自治的消息傳至京城后,他經過多方消息匯聚,分析朝中動向,深思熟慮得來的方案,自認為是完美無缺。

「翁師傅,您就別賣關子了,詳細說來給朕聽聽。」光緒有些急了。

「這一么,聶緝椝是朝廷的欽差,差事辦的漂亮,自然該賞,這一點沒有人會反對,也安了天下臣工的心....

......其二,李鴻章與英國人一向走的很近,這林瑞在南洋惹惱了英國人,所以李鴻章接到密令后,必然會透露給英國人,這樣無形中也化解了兩國間的齷齪......

......最後么,命李鴻章遣人捉拿,則是為了分化湘淮兩家,自長毛亂起,先是湘軍獨大,后朝廷扶持淮軍以平衡,誰知道,自左宗棠逝去,又經歷中法之戰,湘軍幾乎再無戰力可言......

......反觀李鴻章,近年來,淮軍增建營頭不下十多個,去年北洋水師又已成軍,淮軍如今可謂是水6相濟,國內無一相抗衡者......

......皇上不必驚慌,」見光緒聽到淮軍勢大,臉sè有些白,翁同龢連忙解釋道「朝廷大義仍在,李鴻章此人也是忠心耿耿,自不會行那犯上作亂之事,但其年事已高,淮軍後輩中是否有心懷叵測者,尚不可知......

......然皇上net秋鼎盛,為將來計,自然需早早預備......」

光緒長嘆一聲,道:「師傅所言,果真是老成謀國,朕到底是年輕,自嘆不如啊…」

翁同龢一聽,趕緊回道:「臣只是偶生此計罷了,皇上天資聰慧,親政時間尚短,加以時rì,必能比肩秦皇漢武,建不世功勛。」

殿內再無聲息,許久,又聽光緒說道:「朕仔細琢磨了一下,淮軍勢大,應該扶持湘軍以平衡才是,這林瑞也算是湘軍後起之秀,聽聞更兼經世練軍之能,若是讓李鴻章捕拿了去,豈不可惜?」

翁同龢笑了笑,說道:「那林瑞回國,自然是投奔聶緝椝與曾國荃,那上海是兩江總督的地方,依著曾老九那暴脾氣,會讓李合肥在自己地盤上抓了自己的人?再者說,我這裡自可露出一些風聲,湘軍雖然式微,但在朝中盤根錯節的關係仍在,只要有人通知江寧,那麼李鴻章就不一定能拿到人......

......見不到人,皇上正好可以懲戒下李鴻章,敲打一下他,好讓他知道,現在皇上已然親政,不必事事先去頤和園請示......

......要是真的抓到了,正好押到京城,皇上可秘見林瑞,松其縛,收其心,料想此等山野小民必然感激流涕,為皇上效死,rì后再加以栽培,說不定能在湘軍之內,江南之地,為皇上練一支強軍,以為強援.......」

光緒不禁連聲道:「好極,好極,就這麼辦......」

「傳孫毓汶………………」

翁同龢見光緒已經急不可待召見軍機大臣,草擬詔書,於是便主動告退,光緒親自將自己的老師送到殿門口。

在步出殿門的一瞬間,翁同龢突然心中一動,自己剛才說淮軍中有人rì後會心懷叵測,那麼湘軍呢?這個林瑞一旦扶植起來,rì后是否會真的忠心耿耿?

唉,走一步是一步吧,這大清國啊,就像一個破房子,能維持下去就算是很好了......

~~~~~~~~~~~~~~~~~~~~~~~~~

在軍機大臣、兵部尚書、太子太保孫毓汶奉命起詔的同時,林瑞已經登上了「唐山」輪,準備啟程返回上海。

與來到宿務不同的是,船上多了幾個人,謝纘泰、周岳、黃國瑜三人已經決定正式追隨林瑞,並一道返回上海,而其餘幾人則在白斯文勸說下,同意稍遲時rì北上,白斯文給出的理由很簡單,船上沒有多餘的床位了。

而任招商局書記的楊衢雲,則正好要北上述職,於是也搭乘了唐山輪。

除了新招攬了幾個青年,讓林瑞覺得有些躊躇滿志外,還有口袋裡的一張貸款意向書,更讓林瑞覺得前途一片光明。這份文件上面有阿爾法斯·洛希爾與林瑞親筆簽名,同時還有見證人——第十位港督德輔爵士的親筆簽名。

貸款總額高達五十萬英鎊,年息僅為2%,期限為十年,貸款到期前,無需償付利息。

當德輔爵士見到如此優厚的貸款條件時,眼珠都快掉下來了,他甚至覺得聞名歐洲的洛希爾家族是不是得了集體癔症,又或者被人抓住了把柄。

人一旦被激起強烈的好奇心,那麼是勢必要追根究底的,尤其是如此敏感的大額金融交易,作為大英帝國的殖民地總督,德輔爵士有充分的理由向國內秘密通報了這一信息,獲知這一消息的英國情報局便立刻忙碌起來。

其實德輔爵士還有一件事沒弄明白,那就是自己作為見證人的事情,據阿爾法斯說,是林瑞主動提出邀請其作為見證人了。

作為英國香港總督,德輔爵士自然知道,林瑞在南洋與英國人的關係並不如何融洽,但是為什麼這個中國人確是這麼做了?

直到十天以後,分別來自兩個國家都的電報,才讓這個香港總督恍然大悟。

清國京城的消息是英國公使來的,內容只有一句話,清國直隸總督已經受命密捕林瑞。

而來自倫敦的電報則由唐寧街十號出,接收方不止德輔爵士一個,而是包括了所有遠東地區的英國駐外使節和殖民地總督,內容則是,鑒於林瑞與洛希爾家族達成某種協議,現將林瑞從極端民族主義者目錄中刪除,列為可接觸的、潛在的地區利益代理人。

在德輔爵士內心的一個疑問得以消除的時候,林瑞已經抵達了長江的入海口。

「海洋號」拖輪正吃力地拖拽著一千五百噸的唐山號,逆流而上。站在唐山輪瞭望台上,林瑞極目遠眺,這條中國第一大河的入海口,近處沙鷗飛翔,濁浪滾滾,數個暗灘若隱若現,遠處數個島嶼之間白帆點點。

「上海,我回來了額!」林瑞心中暗暗呼喊。

「林大哥,剛剛接到海洋號的通知,我們需要拋錨等待一段時間。」一直負責唐山輪值守的吳正榮來到瞭望台報告道。

「為什麼?遇到什麼問題了?」林瑞奇怪的問道,「這江面雖然寬闊,但風力不大,天氣也是晴好,最是適合航行的。」

「哦,是這樣,長江口雖然開闊,但處於鹹淡水交匯處,泥沙淤積,導致航道狹窄,千噸以上船舶進出必須選在漲chao期,否則會有擱淺的危險,唐山號沒有動力,如果不等漲chao,強行通行的話,危險則更大………」吳正榮解釋道。

「那我們就等吧,反正一天之內總有幾個小時是漲chao時間,安全第一么,不急,我們還是下去看看,今天中午白斯文兄妹做什麼好吃的吧!」說完,林瑞便率先下了瞭望台。

~~~~~~~~~~~~~~~~~~~~~~~~~

相較於林瑞的不緊不慢的行程,上海的聶緝椝可謂是心急如焚。數天前,朝廷的詔令通過明文邸報已經傳遍全國,其中對聶緝椝南洋之行是大為褒獎,誇其在南洋是揚我國威,宣慰僑民,於各國間勉力周旋,終致大功告成。

並賞聶緝椝單眼花翎,賜黃馬褂,擢從三品,並加俸一年。但詔書中卻對林瑞隻字未提,似乎朝廷根本就不知道此人的存在一樣。

如果說是因為林瑞沒有官身,而得不到封賞的話,那麼在聶緝椝的奏摺中,一併提名褒獎的吳益亭,朝廷的詔書倒是有回應的,儘管只有一句話:賜舉人出身,准其於泉州故籍建宗祠,吳益亭及子孫往返內地,各地官府須與方便…云云…但起碼也是個交代不是?

而輿論對於朝廷的詔令卻是一片嘩然,先是上海《申報》刊文說,這是朝廷迫於英國人的壓力,而做出的決定,實在有傷國人報效之心。

而香港《循環rì報》的黃詠商則直接撰文指出,朝廷遲遲不予林瑞封賞,是朝中有人心存派別之見,是對湘人後起之秀**裸的打壓,並隱隱將矛頭指向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

憑藉多年的官場經驗和敏銳的政治洞察力,身在局中的聶緝椝,則隱隱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味,林瑞的處境有些不妙。

劉坤一和曾國荃對林瑞可謂是關注之至,自唐山輪從香港拔錨起程,東南沿海各大中城市便得到命令,如現唐山號的行蹤,必須向廣州和江寧電告,所以聶緝椝才能推算林瑞到達的時間。

「前天已經過了舟山,為何今rì還沒到上海港?」聶緝椝自言自語道,「難不成是有人想在海上動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復興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復興夢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詔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