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一石三鳥

第六十五章 一石三鳥

「你是怎麼知道我到了香港的?」林瑞請黃詠商坐下后,有些疑惑地問道。

黃詠商指了指立在一旁,有些慌亂的黃國瑜道:「這是我的堂侄,有他通風報信,如何不知?」說完大笑。

林瑞看了一眼謝纘泰,心道:這樣也好,正好利用報紙,為自己造造勢。在後世,那些善於利用媒體的政客就不用說了,就連忙於賺錢的商界jīng英們,哪個不是經常出現在各種報刊雜誌上,表一些言論,博取大眾關注,讓自己的名聲更為響亮?而今,自己想要成大事,不先製造些聲望,怎麼行?

心中雖然這麼想,但看向謝纘泰的眼神卻是帶有一些責備的意思,這讓謝纘泰有些惶恐,連忙拉了一下自己的朋友黃國瑜。

此刻,黃國瑜已經基本鎮定下來,見到林瑞表情有些不豫,便拱手,斗膽道:「聽聞林司官在南洋,以一己之力,聚力華夏同胞,先抗西班牙,后斗英吉利,才有我華人治下之宿務港,林司官可堪稱當今青年人之楷模,華人中的豪傑。然晚輩有一事不明,望請教!」

陪林瑞前來的吳標不禁喝止道:「你隨便透露林司官的行蹤,還有理由不成?」

其餘人也都暗暗責怪黃國瑜,你小子怎麼這麼大的膽子,還敢反問?大家都為黃國瑜在心裡捏了一把汗,生怕林瑞作。因為經過數月來的磨礪,自驚濤駭浪、腥風血雨中走來的林瑞,之前的言談舉止中,已經隱隱讓眾人產生了難以抗拒的感覺。

但林瑞其實內心並不生氣,只是做做樣子罷了,總不能扮出,等候記者多時,非常願意接受採訪的架勢吧!在眾人緊張的時候,林瑞卻心中不禁暗暗讚歎黃國瑜,有膽量,是個可造之才。

於是故意地用冰冷的語氣說道:「有什麼問題快說?」

其實黃國瑜還是有些緊張的,他暗暗咽了咽口水,說道:「為何林瑞司官來香港前,不通知各界?須知香港也是南洋華僑聚集之地,大家對您在南洋的壯舉都心懷敬佩,為何不能邀請大家,公開聚會,好讓更多的人能瞻仰您的風采?」

黃國瑜的話說的很是客氣,但也隱隱指出,為什麼林瑞的行程要如此低調,有些不合常理,不近人情。

林瑞心說,問的好,正好借題揮一番,便開口道:「既然你問了,我不妨作答這個疑問,正好你叔父是報紙的主筆,讓他也聽一聽我的想法………

「宿務事件爆之後,各國介入,朝廷也應邀派聶大人為欽差,下南洋為華人爭取利益,此後又倡導華人共同出資,創立復興基金,又與我等並肩作戰…………

……最後,宿務自治終致成功,然聶大人將捷報上奏京師,十幾rì已過,朝廷卻無半點音訊,似乎宿務事件未曾生過,朝中諸公均鴉雀無聲………」

「你們說,我若是大張旗鼓,返回國內,會是什麼結果?我只恐怕會被鐵鏈鎖拿,難免牢獄之災…」林瑞故作黯然狀。

周圍人一聽林瑞所言,臉上都露出訝然的神sè,黃詠商問道:「為何?林司官你在南洋立下如此功勞,不亞於開疆拓土,不說封侯拜將,起碼也得賜個出身,怎會把你當罪犯一般?」

其餘人也紛紛點頭,贊同道,「是啊,立下如此功勞,朝廷怎麼會如此行事呢」

「就是,自中興以來,無論是文治還是武功,朝廷還算振作,那北洋水師去年不也成軍了么?」

……………………………………………………………………..

「朝廷?」林瑞冷笑一聲,「諸位不知道,朝廷給聶大人的詔書里不是有這麼一句話么,不得生事?何謂生事?就是不能與西洋諸國起爭執………

大概你們也聽說了,聶大人為我南洋同胞爭奪權益,與英人很是爭論了幾次,最後如果不是英國兵艦自己生意外,導致英人不得不妥協的話,只怕宿務一場惡仗難免,朝廷必然是不願意看到的,故此,朝中一定有人對此固持己見…….

……….但因礙於劉、曾兩位總督大人的原因,朝中大佬必然不會遷怒與聶大人,但我這個籍籍無名之輩,自然會被他們惦記上,加之宿務自治即成事實,英人定然會給朝廷施壓,以報一箭之仇,所以我需謹小慎微,低調行事才可…….」

林瑞一席話,說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雖然對朝廷最後將如何行事的分析,大家可能都不敢相信,但林瑞對南洋形勢和個中內情的一番剖析,卻是合情合理,不得不讓人生出贊同之感…………………………………………….

~~~~~~~~~~~~~~~~~~~~~~~~~~~

běijīng,紫禁城西苑,勤政殿內,剛剛大婚、親政一年的光緒,正在東閣的御案前坐著。面前的一張酸枝木凳上,一個花白鬍子的老人正細細地讀著一份奏摺。

水面上陣陣涼風,透過支起的蒙紗窗戶吹進來,讓屋內清爽了了不少,而屋角銅盆內放置的一大塊冰,則更是人覺得沁涼無比,讓剛剛從烈rì下進入殿內的翁同龢覺得周身舒泰。

剛剛滿二十歲的光緒,手中一遍把玩著和田玉的鎮紙,一邊不時抬頭看著自己的老師,臉上露出一絲焦躁的神sè,但口中卻在說道:「老師,您再仔細瞧瞧,這個旨意究竟該怎麼下?不賞吧,會寒了天下人的心,賞吧,可按照李中堂的意思,雖略有建功,但險與英人衝突,有擅開邊釁之實………」

「看上面的落款,這封奏摺已經擱了好幾天了,想必皇上已經有了主意。」翁同龢慢慢抬起頭,問道。

此刻的光緒,其儘管是清帝國的皇帝,擁有四萬萬臣民,萬里疆土,但其終究還是個人,一個剛剛二十歲的年輕人。

當南洋宿務事件爆后,光緒便一直予以關注。可是,因朝廷只在新加坡設立領事館,所以官方渠道傳來的消息,往往還不如那些報紙靈通。於是,這些天里,軍機處的那些筆貼式們便多了一項工作,就是每天收集京師和天津的報紙,只要載有與宿務有關內容的,一律送入大內,供光緒瀏覽。

官辦的《京報》,光緒是不怎麼看的,因為上面的內容大都是從朝廷邸報上抄錄而來。

而天津的《時報》是光緒必讀的,因為《時報》的主筆是英國人,關於宿務的消息最新,也最詳細,其中還有各國對宿務事件的看法,讓光緒著實大開眼界。

其中最吸引光緒興趣的,還是那個二十齣頭的,名叫林瑞的年輕人。此人與自己年齡相仿,卻在南洋率眾憤然抗擊西班牙,又與大英帝國的海軍對峙,與強國間周旋,終致宿務自治。

每每看到林瑞的事迹,光緒就生出強烈的代入感,恨不得新聞里的主角是自己才好。二十多歲便建下如此功勛,還讓世界第一強國英國摔了個大跟頭,折了一艘大兵艦,這不就是當代的岳武穆、關雲長么。

這自然讓自幼長在深宮,rìrì處於慈禧yín威之下的光緒心折不已。這其實也是極為正常的,因為世界上的每個**絲內心都有一個奧特曼。

於是光緒按捺不住自己內心的激動,說道:「李中堂老了,他對洋人的畏懼已經到了骨子裡,自然不敢強拗英國人的意思…………

…..朕想法便是,賞!要重賞!無論是領旨下南洋的那個聶緝椝,還是舉薦他的劉坤一和曾國荃,都應該賞,特別是那個林瑞,更是年輕,有為,堪稱年輕人之楷模,國家之棟樑.............」

說完,光緒一臉興奮。

翁同龢確是暗暗搖頭,心中暗嘆,皇帝畢竟還是年輕啊,遇到此類事件便是熱血沸騰,情緒激動,難怪頤和園那位常常能找到籍口,干預朝政。皇帝,你還需要多多歷練啊。

「那輔大臣,禮親王的意思呢?」翁同龢又問。

「師傅,那你還不如直接問太后是什麼意思呢。」光緒有些不滿,在他眼裡,禮親王世鐸就是慈禧跟前的一條狗而已,光緒在親政之初便yù將其趕出軍機處,也私下裡透露過自己的想法。

世鐸也知道小皇帝並不喜歡自己,也上過摺子請辭軍機大臣,但慈禧就是不允。因此,光緒愈的覺得世鐸就是慈禧安在軍機處的一顆釘子,自己親政路上的絆腳石,所以翁同龢提到世鐸,光緒便氣不打一處來。

「皇上,軍機大臣便是前朝的宰相,無論如何,總要徵詢他們的意思,世鐸不成,也可以徵詢孫毓汶,許庚身,張之萬,額勒和布等人,即便此事可以乾綱獨斷,但形式總是要走一走的。」翁同龢耐心地勸說道。

聽到翁同龢的這麼說,光緒有些泄氣地說道:「他們的意思都差不多,不罰不賞...朕已經在召對的時候訓斥過他們了,現在您又問他們的意思,要是什麼都由著太后和這些大臣............這皇帝當的,可真沒意思。」光緒小聲嘟囔著。

翁同龢慢慢皺起眉頭,有些生氣地說道:「皇上,這些話只能憋在心裡,不能說出來,當心禍從口出啊......」

「那師傅你怎麼看,朕已經是駁了他們,金口玉言,沒法挽回了,要不然朕的臉面往哪兒擱啊?」光緒急切地看著翁同龢道,這時,無論是誰都能看得出,這小皇帝又沒了主意。

「......皇上,不賞不罰確實有些說不過去,難以對,依照臣的意思,可賞一人,罰一人,如此可對天下天下臣工交代,也可應付洋人,也可以打壓一下某個人,可謂一石三鳥......」翁同龢緩緩說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復興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復興夢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 一石三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