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智慧與幸福生活

第3章 智慧與幸福生活

盂蘭盆節的因緣是什麼呢?佛的弟子目健連尊者為墮在餓鬼道的母親送上飲食,母親吃飯時即變成火而不能食,尊者問佛怎樣能讓餓鬼道的母親吃上飲食,佛說此乃惡鬼道的業力所成,你母親生前有這種業力。

所以必須要受此報,如果他能吃上飲食就超脫了惡鬼道,這種巨大的業力,非一人一力所能為之,必須集所有僧人以他們的心力,才能抵禦這種業力而救脫你的母親,佛說你可以供養百味飲食,供養所有的僧人,以這種供養的因緣來集眾僧的心力,打開惡鬼道之門,救度你的母親。

母親得到了飲食也就超生了善道,所以用百味飲食供僧只是一個因,集齊僧人的心力是緣,打開惡鬼道救母親是果,達到警省世人斷惡修善!種菩提因結菩提果是報。目連救母的第一步就是供養僧,然後以僧人的心力救助母親。

在佛法里無我利他最為重要,不要說你有物質,就一定能請到三寶,也不要說你什麼都沒有就請不到聖人,因為真正的聖人看你的發心,而不是看你物質的擁有,如果你的發心不正,就算你擁有再多的物質,也請不來真正的聖者。

如果你發心純正,以一顆大愛至孝的心念,以目連尊者為榜樣,不但能救度母親,也能夠超脫自己到達解脫的彼岸。

覺悟的慧命從哪裏來的呢?經說:智慧廣大深如海,內心清凈絕塵勞;超過無邊惡趣門,速到菩提究竟岸;像大海般的智慧從何得到呢?那就是長久保持內心清靜的境界。

絕塵勞不是什麼活也不幹,六祖慧能大師曾說,弟子以心役物,而不以物役心,所以不會累,這就是對絕塵勞最完美的解釋,身在塵勞,心在蓮邦,出污泥而不染,無一絲一毫執著心,才能得到無邊自在,這才是絕塵勞,這是真修行的境界。

普通人心隨境轉,不但嚮往蓮花還貪執污泥,這樣不但不能成就,六道輪迴也非常可怖,所以內心清凈絕塵勞,是修行智慧最根本的方法,擁有智慧的生命,就可以超惡趣門,到菩提岸。

人怎樣才能面對孤獨呢?如果說:世間法是繁華的外向,那麼佛教就是孤獨的內觀,佛捨棄了繁華的王宮生活,而獨自一人走入了深山,踏上了孤獨寂寞的求道生漄,修道者必須選擇獨立的的內觀生活,因為人只有孤獨內觀,才能徹底的依靠自己,而走向與心靈為伴侶的覺悟生活。

這是悟道的總前提,越繁華越讓人有依賴心,越有依賴心的人就越執著,面對壓力時,心靈就會越脆弱,容易走向痛苦的深淵。

孔夫子說:人要三十而立,就是說人三十之前要完全過着孤獨的日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日日與聖賢結伴,與反思相伴,與自己的靈魂相伴,這樣培養出一顆堅強的心,為以後的種種痛苦和壓力建立起強大的資源,這也是無我利他菩薩行的根基。

如何改變人挑剔的壞習慣?富貴人在豪華的家中挑三揀四,這不好那不美的,可是如果他要到窮親朋的家,就算要住很長時間,環境再怎麼艱苦,他也絕不會挑這挑那的。

因為他心中有一個完美的家,那個家已經完全佔滿了他的心裏,這個家再不好再破,他也只是身體的暫住,而沒有裝在心中,我們修行也是這個道理,如果我們確認家在極樂世界,我們還會在乎這個無常的家嗎?

現在的人什麼都看不過,對什麼事都橫挑鼻子豎挑臉的,其主要原因就是把這個世界當做真的,把這個身體當做真正的我,把這個家當做自我永久的住所…,這種觀點越重代表世欲越重,沒有出離的心,於正法修行沒有進步。

真正的修行人不在乎人事環境的好與壞,因為他真正的家在極樂世界,就算他示現在乎這些人世環境無常的東西,那也是為了更好的度眾生的一種手段,願我們心歸連池凈土,放下世間恩怨情仇,以普度眾生的心愿,來過好我們現象界的每一個當下。

最好的道場是哪裏呢?出世之道既在涉世之中,只有站在最高峰的人,才有能力指點,教化那些迷失的眾生,這樣的大心弘願,不僅僅是為了利他而發起的,更重要的這種弘願。

使我們有了前進的動力,只要有了這弘願的加持,才會使我們有了莫明的執著和固執,我們在菩提路上才能更好的修習佛法,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怎樣能消除回憶時的悲傷呢?「記得少年騎竹馬,看看又是白頭翁」,對於普通人來說,老人節是一種悲觀的節日,因為他不知道這個身體是因緣所幻現的,所以到了「紅粉佳人滿頭雪,白面書生兩鬢霜」的年紀。

自然感到無限的悲涼,而修行人知道身體是為了結緣了緣的,而心性的智慧才是真正的生命,所以世間的聖人,把立功立德立名稱為真正的生命,所以祭祀就是提醒人們,人不但有身體的身命,還有善心凈心的慧命。

為什麼說:膽小的人不如意的事就會多?人都有煩惱,我見過很多不如意的師兄,覺得他們有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膽子特別小,一個蟲子一個大聲就能把他們嚇得半死,祖師大德說講膽小就是壞人。

現實中很多的疾病都是因為驚嚇所得,佛法中很多精神類的疾病也都是因為驚嚇所得,佛說:一切唯心造,膽小必然多疑,而且氣恨心特別重,疑心生暗鬼,心動搖疑畢生真。

信佛只是為了成佛,心中有佛,日久必定信願具足,一切鬼怪煩惱都無所畏懼,如果膽小說明你心中的鬼過多,日久必定心想事成,而成為三惡道之因,所以佛法的修行就是修一顆大心,修一顆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這說明心中只有佛法,而沒有那些我執物相,對物相害怕的多少,也說明修行的工夫。

修行的重點是什麼呢?佛法不但針對無常,更重要的是確認物相的無我,保任守護心靈的重要,身命是有時間限制的,保任心性也須漫長時間的守護。

而且也極容易被思想外境所干擾,所以必須每年,每月每時每刻的都給自己一個強大的壓力,壓力越大保任心性才會越有動力,所以月初月末,都是在提醒自己,是日已過命亦隨減,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為了精進修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生命的覺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生命的覺醒
上一章下一章

第3章 智慧與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