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覺悟的好處

第2章 覺悟的好處

人在幹活中怎樣升華自己呢?人的幹活工作等,這是物質有相的東西,是隨着無常而變化,要看破放下,事相上的東西是要歸於心靈的,如果不能歸於心靈,一切都將歸於空無,如果能化歸於心,那就是常樂我凈的。

一切的物相都將因你的有成而有福德,如果你沒有歸於心靈,那麼所有為你服務的人事物,都將因你而有過,在大棚栽苗,每當汗流浹背的時候,我都想這些物質身體,有相上的東西跟我毫無關係。

如果不能放下這些,那就是絲毫沒有修行,身體上的眼、耳六根是幻化不實的,看到的苗,聽到的聲音也是夢幻泡影的,但看、聽的這種能力,才是常樂我凈的心靈,以心為主,以身為輔,才能轉挨累為喜悅,炎熱為清涼。

紅福與清福的區別是什麼呢?物質上的得到叫做紅福,心性的擁有叫做清福,也就是說,過多紅福的執迷而不如意會昭至苦難,而修行者用清福來抵消這種求不得的心,你沒有得到物質精神上的滿足,皆是因為心性的推動力出現了錯誤,就像走路一樣,目標正確的才有光明的前途。

如果把目標定錯了,前途只有一片黑暗,所以說物質和精神的如意,都是因為有一個正確的心性作為指導,很多人都非常焦慮、脾氣暴躁…,這主要的原因就是心的推動力不強。

沒有用心靈來統治物質與精神,如果你覺悟不到本心,那麼你就被萬法所役,如果你真能覺悟本性那麼萬法為你所用,你才能真正體悟到,今天你所有的作為都回歸於你自己,紅福也好清福也罷,人生不就是為了福嗎?

付出與回報有什麼關係呢?有一個故事說,閻王爺打發兩個人去輪迴投胎,問他有兩條路選擇,一個是付出,一個是索取,選擇索取的就是,過着要百家飯的生活,而選擇付出的卻是當富翁,救濟黎民百姓,人生最大的意義是覺悟,人生最大的價值是奉獻。

人覺悟是比較難的,再選擇奉獻的生活卻是很容易的,好的物質生活雖好,不能覺悟就不能成佛做主,不奉獻卻一味的索取只會沉淪下去,在佛法里這是最痛苦的生活,而在普通人的心中,卻把這種生活當做很好,這就是法弱的代表。

所以作為一個修行人,必須在奉獻中覺悟,奉獻的最高境界是無我利他,只有把自己放下,才能真正的做到利益眾生,而覺悟的標準也是無我,所以覺悟和奉獻只有一條,那就是把我徹底的放下,這就是利他的最高體現。

當你把自我完全放下的時候,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將全部消亡,這時浮現在你面前的,靈明覺知,了了分明的境界,這就是我們寶貴的心性,就是究竟的的覺悟,長久保持這種境界和狀態,在現實生活中以這種心情為根本,以物質和精神為輔助,這樣才能達到一切唯心的美好境界。

脾氣不好來源於什麼呢?每當空虛、寂寞、孤獨…的時候,總會有一種悲涼、狂躁的感覺,這時只能用貪瞋痴的方式來發泄,或者用嗔恨別人的方式來抒發壓抑。

普通人遇到不如意時,只能氣自己或氣別人,而修行的人可以完全繞開這條路,而另外尋找一條路,普通人只有一條路一條命,而修行人卻有兩條路兩條命,普通人只有物質的生命,生命環境好就隨着好,環境不好也隨着不好,而修行人有另一條慧命,所以能不隨環境所變,人事環境不能影響他的情緒,這是一種修行的功夫。

也代表着修行的高低。所以每當情緒低落的時候,就把關注點完全移到慧命上,身體只是一瞬間的存在,而慧命卻永不消失,生命存在的意義,就是自覺覺他的過程,人受到環境情緒所累,這就是保護身體的結果,人如果能保護心靈,這一切都雲開霧散了。

應該怎樣處理大事與小事呢?小事用情大事用心,人什麼事都喜歡用心考慮,不管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是解脫生死的大事,只要想一定用心考慮,這會使人的心力渙散,影響心智健康。

其實在人生中大事都用心,小事就交給思想去考慮,該用心考慮的時候不用心,該用思想考慮的時候,不用思想,那麼人處理事情的能力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心的容量是最大的,心是不變的,是不屬於身體生命的,所以用心考慮的事情只有最大的事情,終極的事情。

而思想是因人事環境而有的,它是隨着環境生命滅亡而滅亡的,所以用思想考慮的也是我們這一期生命的事情,因為思想只是這一期生命的事情,所以不是人執著修行的對象,把這些放在次要,把思想和心靈分別開來,把這種作用轉化為幸福。

為什說只有把握好當下,才有幸福的人生?法會儀軌中說「返照回光,直下自承擔,何處不樂邦」。

人應該從五欲六塵回過頭來,依無我利他的心量,來無愧於我們走過的人生,直下自承擔,就是說人不應該以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變化來改變自己的初心,發願要以無我利他的行動來正己化他,在面對利益的誘惑時,也是看你修行程度的時候,心能轉境即是如來,心被境轉,即是眾生。

修行是這樣,做人更應該這樣,不應該以現在的苦而忘記當初的快樂,不應該以現在的不如意,而忘記自己的初心。

修行就是無論什麼樣的環境,也不能忘記法的重要,做人也要無論經歷什麼樣的坎坷,也不能忘記自己無我利他的願心。這樣才有隨心的修行,擁有幸福的人生。

為什麼修好自己,才能對得起別人?經中有一句話說:若不自度而度他者,菩薩發心,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修行分為五道的境界,資糧、加行、見道、修道、無學道。

人只有到無學道才是徹底解脫,但只是達到見道位,即是明心見性還沒有保任,這個境界是可以以見性的道理度眾生的,知道什麼是見性,並時刻的保任,身相物質世界,及思想精神都是自性無明幻現的的,將這一切都看破放下。

你當下能見能聽,能覺知的能力,才是真正的佛性,「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讓我們以無我利他的發心,來點亮心中見性的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路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生命的覺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生命的覺醒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覺悟的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