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智慧的生活

第1章 智慧的生活

如果把人比做宇宙,人可見的、可聽的、可覺知的能力是宇宙萬事萬物的本身,有形有相的是明物質,人的思想意識是暗物質,人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慾等就是暗能量,三者相輔相成。

宇宙未生時只有原始自性,自性具萬德萬能,有可見、可聽、可覺知的一切能力,但宇宙之初沒有任何東西,本具一切能力,卻沒有作用的對像,久久自性便產生了無明,無明暗則土生,無明亂動則風生,風土相磨則火生,火借風勢燒地大則水生,四大和合則宇宙山河大地生。

自性取少許物質為身體,便有了人及形形色的萬物,我與宇宙萬物的對立,產生了思想意識及七情六慾,了知這些便可以解釋宇宙與人生、自然萬物的關係了。

人生中有很多解不開的心結,如果心態不好迷惑顛倒,就會漸漸引起身體的不適,師父運用生活的智慧,為這些有心結的開示,很多人都打開了心扉,由於心情好身體工作也會如意很多,本書意在讓你以智慧打開自己迷惑的心靈,去擁抱美好的明天。

本書以我的所見所聽為因,融入日常的生活中為緣,有了智慧人的心情會好一些為果,心態好疾病痛苦自然都能好一些為報,當你好一些的時候,自然能更好的為家為國做出貢獻,你就會究竟的體會到利益別人才能真正的利益自己,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人的成長分什麼呢?人從生下來開始就不斷的成長,人學習的東西不同,經驗閱歷不同,所以成長也有很多的不同,有一個故事說,種一顆竹子三四年間才長三厘米,到了第五年才長了十五厘米,之後卻在短短的六周內長了十五米,而成為參天大竹,那四年的時間內,竹子卻幹了什麼呢?

竹子用四年的時間來紮根沃土,根深蒂固之後,短短的六周就能長到十五米,這也就是成長,人生物相上成長人都能看到,而內心的成長卻是沒人看到的,所以您的成長也分外在的成長和內心的成長,注重外在成長的人,重視於物質的五欲六塵,而重於內心的人,才是真正的菩薩行者。

為什麼說柔和才是真正的財富?老人常說一口氣一口窮,是說普通人看不開較真,結果氣壞了自己,身體不好霉運自然常在,而有所成就的人,知道這個道理,別人怎樣氣他,他都能輕鬆應付,由於他不生氣相反會氣到別人,所以只能是一般的聖人。

而菩薩給人講道理,不但自己不生氣,也不會氣到別人,由於講道理的緣故,會使別人化怒為喜,這才是菩薩行,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佛教典集裏有個死灰的故事,死灰是一個修行很好的人,他覺得修行就是修正貪嗔痴慢的心,所以把自己叫做死灰,這是警示自己好好修行的意思,他每天都做善事。

在一個沒有橋的河中,每天都背着人過河,如是一年又一年,有一次他背着一個老太太過河,在他路過最難走地方的時候,這個老太太不斷地重複地問他一段話,你叫什麼名字?他說我叫死灰,於是連續的問十幾次之後,死灰終於煩了,於是大聲怒吼老太太,我不是告訴你死灰死灰了嗎?還問什麼?

這時那個老太太騰身一躍變成了觀音菩薩,菩薩說你一念恨心再修十年吧,古代修行重在身體力行,現代修行重在念佛誦經上…,如果你正念佛誦經沒有完事的時候,被別人打擾了,你還能和顏悅色的令他歡喜,那麼你念誦的功德將會增長,如果生氣煩惱,那就說明你把善知識當做惡人而墮落了,了悟這種道理,人生才會如意。

真正的母愛體現在什麼地方呢?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我們當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然而這只是世間人的看法,父母給我們的財富,連死後也會讓我們擁有,因為祭祖掃墓這是思維意識上的想念,這已不是身體物質上的,而是給我們精神心靈升華的空間。

電視劇中三聖母因動了凡心,天庭把他壓在華山下,三聖母說:我之所以受盡苦難還活着,就是給我後人一個救我的理由,他有這個動力為指導,就會學好在三界中活下去的本領,這也是我唯一給後人留下的東西,這就是愛的延續。

沉香不負眾望,學得了縱橫四海的能力,學佛也是這個道理,涅槃不只是死,而是以死來留給後人真正的東西,由無常的物質身相,升華為心性的常樂我凈,這才是「厚德載物」的慈母精神!才能擁有慈母的愛。

快樂的來源是什麼呢?人人都在尋找快樂,小孩時,心定在家庭,對這個家庭死心塌地沒有任何改變怨恨的想法,由於心定的堅實,所以小孩子的快樂是最多的,青年時為了工作家庭等事,選擇的多了挑剔的就多,這個人心中的快樂就少了。

到了壯年時,工作等種種可變動的事也都穩定了,這時心中的快樂也會增多,這個人到了老年時,雖然什麼都很隨心如意了,但每天都憂愁不斷,由於人的心情不好,以至疾病連連,既然已經有了定力了,為什麼還不快樂呢?人事環境的定是無常變幻的,快樂一段時間后,更多的是痛苦的煎熬,意識心靈的定。

這種快樂雖然很長,但快樂中仍然帶有一絲無名迷惑解不開,所以人最根本的定就是自性大定,因為這種定能帶來彼岸涅槃,人如果定在物慾上,那麼他的智慧就是世智辯聰,定在意識的精神上,他就有**遠矚的智慧,如果他把目標定在心性上。

那麼他就能開發出最高的智慧,聖人說:法界不是物質成就的,物質有成住壞空的階段,也不是思想意識精神的,因為思想意識有變異生滅,最根本的就是自性建立的世界,這個世界是凈心成就的世界,擁有一顆凈善的心,才能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

普通人的生日與聖誕日有什麼區別呢?是因為普通人的出生只能給這家,這一小部分人帶來快樂,而菩薩的誕生,給眾生帶來真正的吉祥,可見能利益眾生的多少,決定這個人的成就多少,每個人都有自性,都可以發揮出巨大的能力,之所以普通人的能力很低。

而菩薩能力很高,就是因為普通人把這種能力集中在一身幾家之中,而菩薩把這種能力用在一切眾生身上,如果把這種能力束縛在一身,那麼身體就是佛性的束縛,而菩薩把這種能力用在無量無邊的眾生上,這就好比是自由的佛性,普通的眾生和佛菩薩的佛性本來相同。

由於作用小和大的區別,造成的結果卻是天壤之別,普通人隨業力流轉生死,不但不能度別人連自己都度不了,而佛菩薩卻成了普度眾生的大智者,讓我們以一個顆無我利他的大心,活在無我利他凈心凈土的彼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生命的覺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生命的覺醒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智慧的生活

%